马长生医生简介

马长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房颤和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尤其擅长各种类型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导管消融,包括心脏外科术后和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房颤、房扑;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瓣膜病的球囊扩张术,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治疗。

1998年完成国内首例房颤导管消融术,开创了我国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事业,并推动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10余年间系统建立了我国房颤消融的技术和方法,在国际上率先报告单导管法和“2C3L”术式等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并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将操作时间和花费减少20%,并大幅降低了关键步骤的操作难度和培训周期。应邀多次在美国心律学(HRS)年会、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年会等国际会议上做“2C3L”术式的专题报告,“2C3L”术式在2010年香港CardioRhythm会议和2015年波士顿房颤会上被实况转播。
作为术者完成各类心血管介入治疗近万例,创立了我国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一系列技术规范,20余年来应邀至国内260余家医院开展各项心血管介入治疗,直接培训了数百名技术骨干,其中多数已成为各大医院学科带头人。目前,我国能独立进行房颤导管消融的200名术者中半数以上均采用马长生团队创立或改进的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达到欧美领先中心水平。对于特发性和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国际上首创倒U形导管塑形消融右侧旁路、右侧心外膜旁路的识别与消融方法、右前斜位45度透视下房间隔穿刺和主动脉无冠窦房速的三维标测与消融等,成为该领域的标准方法。
牵头研制成功自主知识产权的磁定位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首套房颤导管消融模拟器。主编《介入心脏病学》《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图谱》和《心脏病学实践》等大型教科书为心血管介入医生必读书目。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医学论文730篇(其中SCI收录10),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心律分会介入医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JCE,Europace,JICE, CMJ等国内外30余种学术期刊的编委。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心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主任。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高层次卫生技术领军人才”、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专业擅长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颤、房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马长生
教学职称
博导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所在科室
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任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执业地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社会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心律分会介入医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JCE

Europace

JICE

CMJ国内外30余种学术期刊的编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主任

国家心血管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获奖荣誉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