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珩医生
管珩主任医师血管外科
三甲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博导
  3. 教授
腹主动脉瘤、颈动脉狭窄、毛细血管瘤、下肢深静脉血栓、动脉瘤、血栓性静脉炎、颈动脉硬化、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性浅静脉炎、静脉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性溃疡、动脉狭窄
管珩,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各种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1963年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1992年晋升为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教授,1995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并享受有突出贡献专家的国家政府津贴待遇。从事外科工作47年(基本外科年限长达24年,开展血管外科24年),专业为腹部外科和甲状旁腺外科,在赴美学习血管外科技术后,于1986年筹建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协和医院首届血管外科主任,承担大量医疗、教学、科研任务。研究工作逐步从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已取得初步结果。现有科研课题四项。1995年参加首批临床药理试验培训,取得资格。承担7种药物临床试验工作。其中6次是作牵头人。2003年参加了亚洲国际PAD-research流行病学调研工作,中国方负责牵头,文章已发表(中华糖尿病杂志)。通过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准许在国内上市。带领全科多次获协和医院医疗成果一等奖,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疗成果奖一次,科研成果奖一次,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次,优秀论文奖一次。参编《现代血栓病学》等专著3部,发表论文90余篇。曾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优秀论文奖各1项。培养博士生17名,硕士生2名。管珩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血管外科学会主任,协和医院首届血管外科中心主任,《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及北京协和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央保健专家。卫生部国家药物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协和医院博士生导师,医科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及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首席专家。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和互联网搜索结果
纠错

管珩医生的问诊服务

预约挂号
暂未开通挂号服务
挂号指引
极速问诊
根据病情智能推荐医生
去问诊
全国医生随机分配
管珩的预约挂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第一执业
本出诊医院平台无号,请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
管珩的挂号方式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协和医院”进行预约;
2.
APP:可下载“北京协和医院”APP后进行预约;
3.
电话:可拨打010-69156114进行咨询;
4.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管珩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 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管珩同科室医生

血管外科相关科普

医生本人未创作科普,推荐医生同科室相关内容
血管瘤按压会不会褪色
2024.10.21
血管瘤按压后会出现褪色的现象,这一特征性的表现与血管瘤的病理结构和生理特点密切相关。 血管瘤是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其内部包含大量扩张的血管。这些血管的结构相对脆弱,且对外部压力的反应较为敏感。当对血管瘤进行按压时,外部压力会导致血管瘤内的血液流出受阻,进而引发局部血管的收缩。由于血管内血流量的减少,血管瘤的颜色会因此变浅甚至消失,呈现出明显的褪色现象。 然而这种褪色现象是暂时的,一旦压力解除,血管瘤内的血液流通将迅速恢复正常,血管瘤的颜色也会随之恢复。因此,通过观察血管瘤按压后的褪色情况,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其血管反应性和血流状态,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血管瘤按压褪色的现象并非绝对,其具体表现还受到血管瘤类型、位置和深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浅表血管瘤由于生长在皮肤表面且较为浅表,按压时更容易出现褪色现象;而深层血管瘤则由于与皮肤表面的距离较远,按压时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褪色。 此外,血管瘤按压褪色也需要与其他皮肤病变相鉴别,如过敏性紫癜或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按压后皮肤淤青的现象。因此,在发现血管瘤或其他皮肤异常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张天华副主任医师
1064
颈动脉斑块会引起脑梗吗
2024.10.21
颈动脉斑块有可能引起脑梗。颈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大脑的主要血管之一,当颈动脉出现斑块时,会对脑血管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从而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 颈动脉斑块可能会导致颈动脉狭窄。随着斑块的逐渐增大,颈动脉管腔会变得狭窄,血流通过的空间减小。这就使得流向大脑的血液减少,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可能会出现头晕、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颈动脉狭窄严重,甚至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时容易破裂。不稳定的斑块表面可能会出现溃疡、破裂,暴露出斑块内的脂质核心和促凝血物质。这些物质会激活血小板,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就会随着血流进入脑血管,堵塞脑部血管,从而引发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还可能引起炎症反应,斑块内的炎症细胞会释放出多种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的形成。同时,炎症反应还会吸引更多的炎症细胞聚集,进一步加重斑块的不稳定,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 而且,颈动脉斑块的存在也可能反映出全身血管的病变情况。如果颈动脉有斑块,那么其他部位的血管,如心脏血管、脑血管等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病变。这就意味着患者发生脑梗的风险不仅仅来自于颈动脉斑块本身,还与全身血管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可以延缓斑块的进展,降低脑梗的发生风险。同时,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等检查,监测斑块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宋超副主任医师
1328
防血栓有效药物,守护血管健康
2024.10.17
🎯血栓的形成是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环节,预防血栓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健康话题。然而,在药物治疗领域,并不存在所谓的“最有效”药物,因为每种药物都有其适应症和局限性。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防血栓药物: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是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药物。它们通过干扰血液凝固过程中的某些环节,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从而减少血栓的风险。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控凝血功能,确保药物剂量适宜,避免出血等副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主要作用是阻止血小板在血管内壁聚集,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这些药物常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有血栓形成高风险的患者,它们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服用时需注意可能的胃肠道副作用。 👉溶栓药物:溶栓药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链激酶,用于急性血栓事件的治疗,能够迅速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恢复血管通畅。由于溶栓治疗有一定的出血风险,因此必须在医院环境下,在医生的严密监控下使用。 👉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剂: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剂如达比加群,是一类新型抗凝药物,它们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这类药物的使用也需要严格的监测,平衡血栓预防和出血风险。达比加群尤其适用于不能接受传统抗凝治疗的患者。 🌸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和血栓患者的饮食建议,详情见图。你在使用防血栓药物吗?你是否有关于药物选择的疑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问题,我们一起探讨。
叶奎副主任医师
577
如果您的问题未能解决,您还可以选择:
三甲医生

极速问诊

3万名三甲名医
7*24小时极速响应
1对1

找专家

血管外科专家
对症找医专科专治

全国血管外科可咨询医生

更多
  • 0~50元
  • 50~100元
  • 100~200元
  • 大于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