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多动症通常被认为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多动症主要分为肝肾阴虚、心脾两虚和痰火内扰三种证型,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药物治疗等。
1、肝肾阴虚:
- 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冲动任性,伴有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咽燥等症状。
- 治疗上以滋养肝肾,平肝潜阳为主。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滋补肝肾作用的中药,如熟地、山药、山茱萸等,再配合平肝的药物如钩藤、石决明等。通过调理肝肾,使人体的阴阳平衡得到恢复,从而改善多动症的症状。
2、心脾两虚:
- 会出现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而不暴躁,伴有面色萎黄、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以养心健脾,益气安神为主。
-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等健脾益气,再加上酸枣仁、远志等养心安神。通过补益心脾,增强孩子的体质和精神状态,减少多动症状。
3、痰火内扰:
- 表现为多动多语,烦躁不安,冲动任性,难以自控,伴有口苦、痰多、便秘等症状。
- 治疗以清热泻火,化痰宁心为主。可以使用黄连、黄芩等清热泻火的药物,配合半夏、竹茹等化痰的药物。清除体内的痰火之邪,使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得到控制。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多动症孩子的症状。同时,家长也可以配合一些中医的养生方法,如饮食调理、推拿按摩等,帮助孩子更好地恢复健康。但中医治疗多动症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