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多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活动过度、冲动任性等症状,教育需多管齐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包括营造稳定环境等,以助力其健康成长与发展。
1、营造稳定环境:为孩子打造安静、整洁、有序且有规律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固定的作息时间表能让孩子形成稳定的生物钟,减少因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安与分心。房间布置简洁,减少不必要的视觉刺激,如过于花哨的装饰或过多玩具。学习区域光线充足、桌椅舒适,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开启良好的学习状态。
2、强化正面激励:当孩子展现出专注、安静、守纪律等积极行为时,立刻给予肯定与奖励。可以是言语上的表扬,也可以是小奖品,如贴纸、小玩具等。通过这种正强化,增强孩子重复这些良好行为的动力,逐渐建立起积极的行为模式,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3、设定明确规则:制定简单易懂、切实可行的家庭规则与学校规则,在家庭中规定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在学校里遵守课堂纪律、排队等候等。规则需明确告知孩子,并张贴在显眼位置时刻提醒。每次孩子违反规则,温和而坚定地指出并给予相应小惩罚,如减少玩耍时间,帮助孩子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学会遵守。
4、运动辅助调节:鼓励孩子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跳绳、踢球、游泳等。运动能促进大脑分泌神经递质,改善大脑功能,有助于缓解多动症状并提升注意力。每天安排0.5-1小时的运动时间,让孩子在释放过剩精力的同时,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5、家校合作共育:家长及时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表现,老师向家长告知孩子在校情况,双方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并定期评估调整。老师在课堂上可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吸引孩子注意力,家长在家中配合巩固学校所学知识与行为规范,可以促进恢复。
家长要避免过度责备孩子,以免损伤其自尊心与自信心,不要随意给孩子服用所谓的聪明药,这类药物可能存在严重副作用且未经专业评估不应使用。
怎么护理多动的孩子
- 饮食调整:注重营养均衡,增加富含蛋白质、ω-3脂肪酸、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及含有人工添加剂的食品。合理饮食有助于维持大脑正常代谢与神经递质合成,稳定情绪与注意力,减轻多动症状。
- 任务分解:将复杂任务分解成多个小步骤或小目标,面对大任务时多动孩子易产生畏难情绪而难以专注。例如整理书包可分为整理书本、放置文具等小任务,帮助孩子逐步建立成就感与专注完成任务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 社交技能培养:引导孩子学习社交规则与技巧,如眼神交流、倾听他人、轮流发言等,可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训练。良好的社交技能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减少因社交困境导致的情绪问题与行为失控,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与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