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原因:
- 遗传因素:多动症具有较高的遗传度,约75%的患者其直系亲属中有患多动症或其他精神类疾病的人。
- 神经生物学因素: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可能会影响大脑对注意力、行为控制等方面的调节。
- 家庭环境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如父母关系紧张、教育方式不当等,可能会增加患者患多动症的风险。
- 心理创伤:如早期经历过重大的生活事件或心理创伤,可能会引发多动症。
2、症状:
- 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一项任务,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分散注意力。
- 多动:患者难以安静地坐着,总是不停地动来动去。
- 冲动:行为冲动,缺乏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如在回答问题时经常未经思考就脱口而出。
3、诊断:
- 临床观察: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如注意力、多动、冲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初步判断。
- 家长和教师评估:医生会向患者的家长和教师了解患者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表现,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 心理测试: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如注意力测试、行为评估等,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多动症。
4、治疗:
- 药物治疗:医生主要使用精神振奋剂和非精神振奋剂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症状。
- 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行为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学会自我控制和管理行为,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家庭治疗可以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和理解。
5、治愈性:
- 虽然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家长、教师和社会应共同关注多动症患者,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多动症患者比较重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和进行心理治疗,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