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多动症需要治疗吗

杨晓敏精神科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甲全国第90

多动症医学上全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否需要治疗要依据多方面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若多动症比较轻微,可以暂时不治疗,如果多动症持续到青少年乃至成年阶段,需要及时进行系统治疗,来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 从症状的严重程度来看,如果多动症症状较为轻微,比如孩子只是偶尔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稍微多动、冲动,但这些情况并未对其学习、社交以及日常生活造成明显的干扰,可能暂时不需要立即开启严格的药物或专业心理治疗等手段。
  • 家长和老师可以协助孩子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培养其专注做一件事的习惯,像每天安排固定时间进行阅读、拼图等能锻炼专注力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 当多动症的症状比较严重时,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孩子在课堂上根本无法长时间坐在座位上,频繁地离开座位、跑来跑去,严重影响课堂秩序,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或者在与小伙伴相处时,总是因为冲动、多动的行为而引发冲突,使得社交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出现被孤立的情况,在这种时候,仅仅依靠常规的引导就远远不够了。
  • 从年龄阶段考虑,对于学龄前儿童,即便有多动症的部分表现,由于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天性就较为活泼好动,可能更多的是先采取观察以及家庭引导为主的方式,着重培养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但如果到了学龄期,多动症症状依旧突出,已经对学习等重要方面产生了阻碍,就需要积极介入治疗,否则可能会影响孩子后续的学业进展以及自信心的建立。
  • 有些孩子因为自身难以控制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长期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内心会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厌学等心理问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即便症状相对不严重,也应当尽快采取治疗措施,比如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缓解心理压力,结合行为治疗等方法改善多动症状。

多动症是否需要治疗不能一概而论,要充分考量症状严重程度、年龄、心理影响等诸多因素,从而做出最适合的决策,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更好地融入社会。

多动症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1、生活作息: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同年龄段孩子所需睡眠时间有差异,但总体要确保孩子能得到充分休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孩子的精神状态,对改善多动症状有积极作用。

2、饮食安排:注重饮食均衡,多给孩子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为大脑发育提供必要营养,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各类矿物质。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食用,比如糖果、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这些可能会加重孩子的兴奋、多动状态。

3、学习环境:为孩子营造安静、简洁、有序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因素,书桌上只摆放必要的学习用品,避免过于花哨、繁杂的布置,便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学习时可以将任务分成一个个小目标,适当增加趣味性,引导孩子逐步完成,提高专注度。

2025-02-27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