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多动症与抽多动症区别

王锦霞精神科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多动症与抽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神经发育障碍,在症状表现、发病机制、影响范围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症状表现不同

  • 多动症主要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例如,孩子可能难以保持注意力,不能安静地坐着,容易分心,容易冲动行事,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些症状通常在多个环境中出现,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交场合。
  • 抽多动症主要症状是不自主的肌肉运动,如眨眼、耸肩、摇头、咬牙、清嗓子等。这些症状可能伴随发声性抽动,如发出怪声或秽语。抽动症状通常只在特定的环境中出现,并且可以在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但也可能持续存在。

2、发病机制不同

  • 多动症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缺乏、心理社会因素以及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多动症是一个复杂的症状群,涉及多个认知和行为方面,如注意力控制、冲动控制和执行功能等。
  • 抽多动症主要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有关,可能由于大脑皮层和基底节的功能紊乱导致肌肉不受控制的运动。抽多动症还可能与神经递质失衡、遗传、心理压力等因素相关。

3、影响范围不同

  • 多动症主要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能力。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与同伴关系紧张、自尊心受损以及情绪调节困难。
  • 抽多动症除了可能影响学习和社交外,抽动症状还可能引起他人的异样目光,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频繁的抽动症状可能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导致社交回避。

4、治疗方法不同

  • 多动症治疗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等。行为疗法如注意力训练、行为奖励和惩罚制度等,旨在改善孩子的注意力控制和行为表现。药物治疗如使用中枢兴奋剂或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以改善注意力和冲动控制。
  • 抽多动症治疗包括行为干预、心理支持、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行为干预如习惯逆转训练,旨在帮助孩子识别和抑制抽动行为。心理支持如认知行为疗法,旨在帮助孩子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药物治疗如使用抗抽动药物,以减轻抽动症状。物理治疗如针灸、推拿等,可能有助于缓解抽动症状。

多动症与抽多动症在症状表现、发病机制、影响范围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于疑似患有这两种障碍的孩子,家长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

多动症与抽多动症能一起治吗

  • 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而抽多动症表述不太准确,可能是指抽动症合并多动症的情况。通常是可以一起治疗的。
  • 从治疗手段来看,部分药物对于改善这两种情况都能起到一定作用,比如一些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药物,在医生严谨评估、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可同时对多动症状以及抽动症状有所缓解。
  • 心理治疗方面,像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既可以帮助孩子增强自控能力,减少多动冲动行为,也有助于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抽动表现,缓解因抽动产生的心理压力。
  • 此外,家庭和学校营造的良好支持环境,如规律作息、给予理解包容等,对改善这两种病症引发的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都有益处,综合起来能共同助力孩子更好地康复。
2024-12-09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精神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