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是以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为主要特点的一组神经症,其特点是脑力工作不能持久、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烦躁、睡眠障碍,不是继发于躯体或其他脑器质性疾病。以下从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面进行分析。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是本病最常见的原因,工作、学习紧张,难度大,注意力需高度集中,为完成任务而不注意劳逸结合,生活不规律,长期如此易导致神经衰弱;
2、长期的情绪紧张和思想矛盾:如事业的挫折、家庭矛盾、婚姻不顺利、亲人亡故及人际关系紧张,这些因素容易使人感到压抑、怨恨、委屈、悲观等负性情感而诱发神经衰弱;
3、个性因素:高级神经活动属弱型或中间型的人,其性格往往表现为自卑、敏感、胆怯、多疑、急躁、不自信、依赖、自制力差等,加之以上心理社会因素的长期影响,较无人格缺陷的人群更易发病。
二、临床表现
1、精力易疲劳:这是本病的基本症状,患者自感精力不足,思维迟钝,工作不能持久,精力不易集中,脑力劳动效率下降,做事丢三落四;
2、精神易兴奋:患者对指向性思维感到吃力,而非指向性思维却很活跃,如看报纸看电视时,不由自主的联想和回忆增多且杂乱,患者感到分心且无法控制,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声、光的感觉过敏;
3、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容易烦恼和易激惹,患者常感现实问题困难重重,因无法解决而烦恼。另一方面自控能力下降,遇事易激动,好发脾气,但事后又后悔,或伤感、落泪。约1/4的患者有焦虑情绪,另外约40%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短暂、轻度的抑郁情绪,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多在10分以下,一般不产生自杀意念或企图;
4、睡眠障碍:是患者主诉较多的症状,最常见的是入睡困难,患者感到疲乏、困倦,但上床后又觉兴奋,辗转难眠。其次是多梦、易醒,或自感睡眠浅,还有一些患者缺乏真实睡眠感,即睡醒后否认自己入睡过。
三、治疗
1、心理治疗:是治疗神经衰弱的基本方法,可选用集体心理治疗、小组治疗、个别心理治疗、森田疗法等;
2、药物治疗: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β-受体阻滞剂等均可应用;
3、工娱治疗和体疗:有助于改善脑神经活动的功能,如体育锻炼、太极拳、跳舞等。
出现此种情况后建议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导致疾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