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宝宝若有多动症,也会有不少明显表现,如活动过度等,家长了解这些表现很关键,以便能尽早察觉异常,给予孩子合适的关注与引导,或带其就医。
1、活动过度:小宝宝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总是不停地跑来跑去,在家里各个角落穿梭,很少能安静地坐一会儿,就算是看喜欢的动画片,也坐不住,手脚不停地动,不是摆弄身边的玩具,就是在沙发上爬上爬下,很难安定下来。
2、注意力分散:对任何事物的注意力都维持很短时间,比如玩一个玩具,可能刚拿起来摆弄几下,就被别的东西吸引过去了,像看到地上的小纸片、旁边的小玩偶等,马上就丢下手里的玩具去玩别的,很难专注地玩某一样东西较长时间。
3、冲动任性:想要什么东西就立刻要拿到手,一刻都等不了,如果家长没能及时满足,就会大哭大闹,情绪很激动,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也常常不管不顾地去抢别人的玩具,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行为十分冲动。
4、睡眠问题:入睡变得困难,以往到点就能乖乖睡觉,现在却要在床上折腾好久,翻来覆去,要么就是夜里频繁醒来,睡眠质量明显下降,这使得白天精神也不太好,容易犯困、闹情绪,可即便如此,活动时还是停不下来。
5、饮食异常:吃饭的时候也不安分,很难乖乖坐在餐椅上好好吃饭,总是边吃边玩,手里拿着勺子或者食物到处比划,或者吃几口就跑去玩了,过一会儿又回来吃一点,一顿饭要吃好久,而且食量也不太稳定,时多时少。
6、语言发育受影响:相较于同龄孩子,语言表达可能会稍显迟缓,比如别的小朋友已经能说简单的短句了,患有多动症的宝宝可能还停留在只说单个字词的阶段,或者说话时前言不搭后语,因为注意力难以集中去学习和模仿语言,影响了正常的语言发展。
7、情绪不稳定:情绪变化很快,一会儿还开开心心的,可能因为一点小事没顺心意,比如玩具没找着,就立马变得大哭大闹,很难安抚,而且这种情绪波动在一天当中会多次出现,让家长有些不知所措。
2岁宝宝若出现上述这些表现,家长要加以重视,留意观察是否有多动症的可能。若怀疑有异常,可寻求专业医生帮助进一步判断,以便能早发现问题,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多动症日常怎么预防
- 做好孕期保健:准妈妈在孕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摄入充足的营养,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一样都不能少,避免吸烟、饮酒,远离辐射源及有害化学物质,预防感染,保证胎儿大脑能健康发育,从源头上降低孩子患多动症的风险。
- 营造良好环境: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氛围要温馨和谐,减少争吵、冲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陪伴,让其内心有安全感。尽量避免孩子接触过于嘈杂、刺激、混乱的环境,比如少去噪音大、人员拥挤混乱的场所,防止外界环境过度干扰孩子的注意力发展。
- 培养规律生活: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按时吃饭、休息、活动,让身体生物钟稳定运行。合理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阅读、做游戏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锻炼专注力与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