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以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等,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经医生评估后可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干预等改善。
1、症状:
- 注意力不集中:患儿难以长时间专注于某项任务或活动,容易分心,经常从一种活动迅速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
- 过度活跃:患儿通常比同龄人更加活跃,表现为手脚不停、坐立不安、喜欢东张西望、话多等,在课堂上可能不停扭动、做小动作、爱插嘴,影响课堂纪律,下课后则可能狂奔、乱跑,惹是生非。
- 冲动行为:患儿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爱冲动、好发脾气、任性,行为不考虑后果,可能经常做出冲动的决策,甚至冒险或进行破坏性行为。
- 学习困难: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患儿在学习上常遇到困难,如上课不注意听讲,导致学习成绩低下。
- 社交问题:多动症儿童可能因行为问题而难以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导致社交障碍。
- 神经发育异常:部分患儿可能存在神经发育异常,如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共济活动不协调、精细运动不灵活等。
2、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来控制症状,帮助患儿集中注意力,减少冲动行为。但药物治疗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避免滥用和误用。
-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多动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心理教育等。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儿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和认知方式,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 行为干预: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行为干预来帮助患儿改善行为问题,如设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对患儿的良好行为进行奖励,对不良行为进行适当惩罚。日常也可以通过感统训练等方法来帮助患儿恢复大脑功能紊乱。
- 教育辅导:对于学龄儿童,主要采取教育的方式进行辅导。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生活规律,训练患儿的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精神卫生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患儿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
家庭在多动症患儿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给予患儿充分的关爱和支持,避免过度批评和指责。家长也应积极参与患儿的治疗过程,与医生、教师等共同协作,为患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