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抽多动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谈跃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三甲

抽动多动症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环境因素、脑损伤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了解抽动多动症的发病原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抽动多动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抽动多动症患者,亲属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具体的遗传机制可能涉及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代谢,从而导致神经功能的异常。对于有家族病史的儿童,应密切关注其行为和发育,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干预。

2、神经递质失衡: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失衡可能引发抽动多动症,多巴胺能系统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症状,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改变则可能与抽动症状相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维持神经递质的平衡。

3、环境因素:孕期和儿童早期的不良环境因素可能增加抽动多动症的发病风险,若母亲在孕期吸烟、饮酒、感染、中毒等,都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暴露于铅、汞等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或者长期处于高压力、紧张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也可能诱发抽动多动症。创造一个安全、和谐、轻松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4、脑损伤:出生时的早产、低体重、窒息等情况,或者在儿童时期发生的脑部外伤、脑炎等疾病,导致脑损伤,可能破坏大脑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而引发抽动多动症。对于存在脑损伤风险的儿童,应定期进行神经发育评估,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大脑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5、心理社会因素:孩子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可能与抽动多动症的发生有关,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学校压力过大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应激,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进而诱发或加重抽动多动症的症状。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关爱和支持,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抽多动症除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外,还可能伴有抽动症状,如眨眼睛、耸肩膀、转肩膀等,严重者可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家长和社会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其更好地应对抽多动症。

2024-08-2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神经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