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怎么样让孩子心理放松

戚元丽心理精神科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34
主页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见很多突发事件,导致孩子出现心理不安、恐慌、紧张等情绪。所以想让孩子放松,家长可以从营造舒适环境、养成规律作息、培养兴趣、运动、均衡饮食等方面入手。

1、营造舒适环境:有时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家庭不和睦、孩子内向等原因,使孩子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建议家长稳定好自己的情绪,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学会鼓励孩子,夸奖孩子,给孩子树立信心。同时家庭氛围很重要,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或者吵架,家庭和谐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可以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和同龄人交流,也能帮助孩子放松;

2、规律作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白天好好学习,保证一定的活动,晚上按时睡觉,保持充足睡眠时间的习惯,有利于放松心情;

3、培养兴趣:每个孩子心理得到放松的方式有不同,只要能在活动中得到放松,就是适合的方式。有些孩子处于安静时就会觉得放松,有些孩子在游戏或其他兴趣爱好中,会得到快速放松。建议家长多了解孩子,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听音乐、看电影、看书、做手工等。有些孩子可从宠物身上得到放松,可以养小乌龟、小白兔、猫、狗等,从相处的过程中得到放松,孩子也能学到责任感,负责任对待小生命,养宠物也可能会使孩子心理放松;

4、运动:科学的运动是要每周有固定量的运动,比如每周运动4次,30分钟的运动时间,每次都达到微微出汗的运动量,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5、均衡饮食:孩子能有良好的生长发育,饮食很重要,均衡孩子的饮食,不要让孩子养成挑食的习惯。生活中可以给孩子多补充蛋白质,比如牛奶、鸡蛋、鱼肉等,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2023-12-08浏览5593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张玉玲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怎么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
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供良好环境:了解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是由于抑郁、焦虑,还会强迫症,有一定的共性,或可以针对孩子自身特点,采取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方法。首先要给孩子提供温馨、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在家庭氛围中尽量不要过多言语训斥或肢体打骂,尽量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其次父母起到榜样作用,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才能够最大限度让孩子心中得到安慰;2、树立自信心:不要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原因,找到针对性办法,不能一味训斥或打骂,将其自信心彻底消磨。当问题解决后家长要给予言语或者物质上的肯定,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信心,当自信心提高后心理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除此以外要注意,经过家庭处理,问题不能得到正确解决时,需要及时到专业的心理咨询门诊或精神心理科,进行专业救治。
冯杰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三甲全国第3
经常挨骂的孩子心理
经常挨骂心理有以下几种情况:1、可能会出现所谓较常见自尊心缺乏或不自信,因为做错什么事都不被认可,不被承认,不被接纳或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对,都做不好,所以才挨骂;2、另外也可能成为脾气暴躁,行为冲动的人,学会打骂、激烈冲突;3、同时变成归属在自己世界,不和人交流和接触,不敢走入社会,因为害怕、担心会被骂。所以经常挨骂孩子心理所谓创伤和影响呈多方面,可能和所谓人格基础即个性特征都密切相关。
庞宇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新冠感染医护人员如何进行心理放松和干预
新冠感染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护人员接诊压力较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对心理进行干预:1、抽出时间和家人或外界联络,来自家庭的理解和支持能疗愈自身,增强与疫情的战斗力;2、激励和表扬自己,认可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即使是很小的方面;3、肯定自己所做的每个医疗活动、每次救援,哪怕是对患者的一个笑容都有价值;4、不要自我否定,放下内心的包袱,每次进入诊室或者病房都是充满希望的全新开始。
梁军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怎么样克服心理紧张
心理紧张在人群里普遍存在,与焦虑类似。每个人都会经历心理紧张,仅是需要适应,并非真正的病态。如果患者仅是偶尔出现,或者是短暂现象,想方法应对即可,不一定非要克服。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紧张,或者紧张持续时间较久,可能是病态。此时需要进行处置,但也不一定能将其克服。如紧张,尤其是遇到某些对象时紧张,以及某些人怕一种动物,遇到此动物或与此种动物相关的东西时则紧张,躲开即可。部分人有幽闭恐怖症,若坐电梯,会在密闭环境中紧张,此时会拒绝坐电梯,甚至爬楼梯。如果患者心理紧张症状较轻,或者时间短,对其影响较小,完全可以不去克服。在较长时间之后,就可以适应。如果患者心理紧张症状较剧烈或持续时间长,可以预防性地使用抗焦虑药。
苏朝霞主任医师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三甲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是怎么样的
一提到抑郁症要强调抑郁症的心理或者心情都可以,既然叫抑郁,大家想到抑郁肯定是没心情,可能是心理上觉得很没有阳光,可能觉得很郁闷,可能还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意思,不仅心理上或心情上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意思,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而且还有一些严重的都会觉着做什么都没意思甚至于连活着都没意思,所以这是最常见的情绪上的一些表现,除了情绪上的表现,抑郁的这些患者朋友有的还表现为睡眠不好,这就是为什么提到睡眠这么重要了,因为它也常常是抑郁的一个症状,比如抑郁的患者最常表现不仅睡眠不好,而且更容易早上醒得过早,而且有的晚上经常多醒,而且有的彻夜难眠,所以这也是常见的症状,除了睡眠的问题还有一些抑郁症的患者又会表现在躯体上,比如躯体上的各种不适,当然尤其是抑郁伴有焦虑的时候,更容易表现为以这种身体不适为主,有的人就是这种胃肠功能紊乱、便秘、腹泻,有的人可能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的一些问题心慌、胸闷等,还有一些人表现神经系统的问题,就是大脑的一些问题,头疼、偏头疼、头晕等,都可能是表示着已经得了抑郁或是已经出现抑郁的一些症状了。
周伯荣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三甲
长期心理压抑会怎么样
任何人只要是压抑都会痛苦,如果是长期压抑,通常来说肯定是有忧郁的,而且会产生极其不好的东西。人的情感表达需要分成七个层次,压抑就属于最差的层次,定义为-3分。如果能够做到积极生活,能够做到长跑等,这也只是+1分或0分。压抑会产生极其不好的情况,轻一点是自残,患者自己残害自己,通过残害自己能够得到一时的放松,或者刺激或缓解,或者是物质依赖、吸烟、喝酒、吸毒等残害自己。压抑还有一个是直接毁灭自己,直接跳楼自杀。压抑还有一种危险就是他杀,因为患者压抑到一定程度,他要把所有的痛苦发泄出来,有可能直接发向造成他压抑的对象,也可能更可能会产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伤害。比如在中国,在世界都可以看到拿着刀去砍小学生滥杀无辜的,多数都是压抑下的心理模式长期形成的。所以压抑是一个社会的非常危害的心理行为,任何人都要尽可能的不压抑。
于得澧主任医师
三亚市妇幼保健院三甲
怎样发现孩子心理行为有问题
由于受到遗传因素、社会学因素、生物学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与社会行为规则可能相违背的情况。孩子的这些行为只是一过性的,并没有影响孩子整体的发育水平,这种情况就叫做心理行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发现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观察:第一、要观察孩子的注意力,因为注意力是学习知识的能力之一,小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正常的,但是家长一定要拿孩子和其他同龄孩子进行比较。家长可以向老师了解孩子是否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东张西望以及学的东西记不住,有这种情况要考虑孩子是不是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第二、要观察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因为0-6岁是孩子运动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一般1岁的孩子会走,2岁的孩子会跑,3岁的孩子会跳,4岁的孩子会单脚蹦,5岁的孩子可以去拍球、跳绳等。假如在这个年龄段,其他的小朋友都会做这些动作了,而你的孩子还不会做,就要考虑到孩子的运动发育水平可能是落后的;第三、要观察孩子情绪的程度,小孩子有哭、有笑,情绪不稳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观察孩子每天的情绪,他是高兴的、郁闷的还是活泼的、悲伤的。如果孩子的情绪跟其他孩子相比,有过度的兴奋或悲伤,这些都是孩子心理行为异常的表现;第四、要观察孩子的社会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孩子2-3岁的时候就有愿望能跟小朋友进行交往了。如果老师反映孩子不合群,不愿与小朋友交往,或者老师说话他不太听指令,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孩子跟人交往方面有问题,或者孩子到新的环境下他的适应能力的问题;第五、要观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1岁左右的小孩他就懂得语言,会听指令,然后能发出单字。假如孩子在2岁半左右还不会发有意义的字词,或者是孩子会说话,但是他语言表达不清楚,或者有口吃或者语言不理解,别人说话他不懂,或者他有时候自言自语,经常说着别人听不懂,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关注他的语言发展能力,有可能孩子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王志新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怎么疏导拔毛癖孩子的心理
疏导拔毛癖孩子的心理,可以缓解其紧张情绪、转移注意力、改善家庭氛围。如果情况严重,则可以就医。1、缓解紧张情绪:孩子出现拔毛癖,一般要进行心理疏导,要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事实上在孩子出现紧张、情绪特别压力大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安抚孩子的紧张情绪,尽量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孩子能够得到理解,紧张和压力有宣泄。对于拔毛癖的缓解,则会有帮助;2、转移注意力:尽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因为拔毛癖可能是因为孩子特别关注,或孩子出于模仿、好奇的心理,觉得好玩,可能会拔毛。尽量进行注意力的转移,可能对拔毛癖也会有帮助;3、改善家庭氛围:部分孩子的拔毛癖,因为家庭氛围不好,孩子可能是一种情绪转移。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进行家庭行为改变,尽量使家庭氛围比较温和,人与人之间多些关爱。在这种氛围下,拔毛癖孩子的心理压力和压抑也会得到缓解,症状也可能会好转;4、就医:如果比较严重,可以找正规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症状可能相对缓解得更快。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孩子有厌学心理吗
孩子容易出现各种厌学的心理,比如有可能特别讨厌上学,去上学的时候特别紧张、焦虑,而且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学习,不想念书,而且没有求知欲望,严重的时候逃学、厌恶上学,与同学发生很多矛盾、冲突,还会和老师、家长因为上学问题而发生争吵、打架等问题。 如果已经有以上的表现,很可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厌学问题,有可能造成学习成绩下降、与家人关系紧张,以及与老师、同学关系不好,还有没有办法学习等一系列的问题。
张玉玲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特征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特征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极端:不愿意与人交往,总是喜欢独处,在与人交往时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容易与人发生争吵,甚至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严重时出现自残行为;2、注意力缺陷:对任何事物均无法集中注意力,即使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游戏,或者看电视也不能集中注意力,超过0.5个小时即会进行下一个项目;3、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可能会对未发生的事情产生莫名恐惧,如突然间害怕某一件事情发生,总是觉得有东西要掉下来砸到自己,或觉得能够听到意外声响等。经常处于紧张害怕的状态,睡觉时可能频繁做噩梦;4、抑郁情绪:过于紧张、焦虑、抑郁,从而导致孩子总是咬手指甲,或总是出现抠手指头等不良行为,通过不良行为缓解自己紧张焦虑的心理。这些均证明孩子心理方面可能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家长需要及时发现,及时与其谈心,必要时需要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