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多少米算恐高症

杨放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三甲全国第15
挂号

恐高症又称畏高症,是指身体处于一定高度时会产生恐惧感,对于高度的限定并没有明确规定,恐高症患者的症状轻重不同,能接受的高度也会因人而异。如少数人站在距地面二层楼高,差不多5-6米的地方,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而部分人群在四层楼高或以上,即10米以上,才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有的人站在数百米高处,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恐高症具体的表现为在高处时会陷入恐慌,感到腿部发软、眩晕等感觉,同时伴有出汗、呼吸加速、手足无措等症状,甚至无法对周围的事物作出正常的反应,但当离开高处后,上述的症状大多可以得到快速缓解。而且临床上导致恐高症的原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

治疗上可分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如果紧张、焦虑等感觉一直不缓解,可以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盐酸舍曲林等抗焦虑药物来缓解情绪。日常可通过非药物疗法来克服恐高,可以制定登高计划,逐步接触不同的高度,帮助克服恐惧的心理。

2023-10-18浏览2588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理咨询科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精选
曹长安主任医师心理咨询科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
7天后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35人
¥300
擅长:青少年心理、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发育行为障碍心理疾病、网瘾、失眠、顽固性失眠、入睡障碍性失眠、非器质性失眠症、睡前强迫症、强迫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妄想症、睡眠障碍、心境障碍、器质性焦虑障碍、老年期抑郁障碍、躁狂症 、轻度抑郁症、思维障碍、惊恐障碍、忧郁、轻躁狂发作、中度忧郁发作、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重度抑郁发作、睡前行为障碍、轻度人格障碍、惊恐发作、应激相关障碍、心理障碍、抑郁性神经症、妄想、紧张症、物质成瘾、难治性癫痫及儿童心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连凤
精选
李连凤副主任医师临床心理科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三甲
7天后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36人
¥33
擅长:青少年心理、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发育行为障碍心理疾病、网瘾、失眠、顽固性失眠、入睡障碍性失眠、非器质性失眠症、睡前强迫症、强迫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妄想症、睡眠障碍、心境障碍、器质性焦虑障碍、老年期抑郁障碍、躁狂症 、轻度抑郁症、思维障碍、惊恐障碍、忧郁、轻躁狂发作、中度忧郁发作、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重度抑郁发作、睡前行为障碍、轻度人格障碍、惊恐发作、应激相关障碍、心理障碍、抑郁性神经症、妄想、紧张症、心理治疗、恋爱情感、婚姻家庭咨询、社交恐惧、青少年成长、升学压力心理问题、亲子关系、儿童教育心理咨询经验丰富。
朱凤艳
精选
朱凤艳主任医师心理行为医学科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明天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12人
¥300
擅长: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与疾病(如睡眠障碍、情绪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饮食障碍、社交障碍、学习困难等各种心理行为异常)的诊断、治疗、康复指导,情绪管理及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咨询等。
查看更多心理咨询科医生

相关推荐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什么是恐高症
"什么是恐高症,恐高症是恐惧症的一种症状,或者一个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一个症状表现。它的表现是个体对某些高处,或者处于高度以后,产生一种逐渐加重的紧张、焦虑,以致恐惧、不安。在心情紧张,焦虑加重的过程中,也会伴随一些身体上的反应、生理反应,像心跳加快、心慌、呼吸急促、呼吸越来越快、感到呼吸不畅,甚至有憋闷感,也会出现头晕,有些患者会表现晕倒这样的反应。如果在患者认为的这个高处,不能很快离开这样的高处,那这些症状会逐渐加重,最后达到一个比较严重的恐惧发作。如果患者能够有条件离开,他快速离开这个环境,这些症状、紧张会很快得到减轻,但是那种过后的疲劳不适感,可能还会持续一定的时间。"
魏辉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83
听力多少米算正常
"听力一般五米的话算正常,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当对方距离你五米左右的时候,如果你能听到对方说话,那么就表明你的听力在正常范围之内,这是一种粗略的计算听力的方法,是因为以前没有专门的测试听力的工具。目前要想精确的测算听力,需要进行听力测试,即纯音听阈测试,这项检查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整体听力,即低频、中频到高频的大概听力,所以说你想了解自己的听力有多少就可以来进行这项测试。"
卢和丽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三甲
恐高症怎么治疗
"恐高症是恐惧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该病的治疗最主要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首先,要正确看待害怕高的情况,因为高处本身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威胁,恐高也不意味着胆小,可能只是恐高症的存在对生活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情绪;其次,行为治疗多采用系统脱敏疗法或暴露疗法。其中,系统脱敏疗法是逐渐增加登高的高度,在登高的时候用学会的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来抑制登高给自己带来的紧张情绪,逐渐增加增高的高度,最终当登上很高地方的时候再也不出现紧张,就算治疗完成。如果经过上述系统的调整,仍然对高处特别恐惧,而且严重影响生活,可以借助药物进行干预,使用最多的是舍曲林等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恐高症怎么克服
"恐高症是恐惧症比较常见的表现。患者典型的表现是站在高处,高处不一定是绝对多高,只是患者自己认为处于相对比较高的周围,在他看来保护性不足的地方都可以出现这样的症状发作。如果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要不断上到高处,比如有些患者对上6-7层以上的楼,对他来说就是恐惧的体验。\n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每天回避不了这样的情况,自己要克服,一方面先要认识到自己是一种病理的表现,不是自己意志不坚定,也不是自己能力不强,这是一种病的表现。但这个病程它是可以克服、可以战胜的,一定要建立这种信念。一般在恐惧的时候会产生联想,比如在高处自己会分析、联想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多大,逐渐降低对高处不良联想的发生,从而降低症状的反应和表现。\n当然有部分恐高症自己不一定完全能克服,在这种前提下药物治疗还是有效的,现在常用的多种药物都可以用于治疗恐惧症,如果自己难以克服要及时去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药物治疗和其他专业的心理行为治疗。"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如何治疗恐高症
"积极有效的治疗恐高症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药物治疗;另一个是心理治疗。药物方面可以使用的很多,常用的有苯二氮卓类药物,比如劳拉西泮、奥沙西泮、地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这些药物的效果非常好,而且起效比较快,服药以后60分钟以内就有明显的效果,对于恐高症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不要长期服药,因为这类药物有一定的依赖性。心理治疗中对于恐高症这类恐惧症以及神经症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认知行为疗法,也推荐系统脱敏疗法、森田疗法等,无论哪种治疗方法,心理治疗最关键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治疗师,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温暖、安全的治疗环境下积极主动的治疗恐高症的问题。"
李轶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三甲全国第36
听力多少米算正常
通常认为5米范围内可以听清楚耳语音,说明听力基本正常。这种方式相对粗略,并不精确,无法较好确定听力的下降程度,仅适用于常规体检。如果进行专业或正规、详细的检测,需要借助于测听设备,在隔音屏蔽室内进行,通过专业的纯音测听的检查方式检测出听力结果。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定义,<20dB的听阈水平是正常水平,如果检测出的听阈水平>20dB,可以定义为听力受损或者听力下降。听力下降的程度根据不同的听域水平存在分级,听域水平20-40dB定义为轻度听力损失或轻度听力下降,40-60dB是中度听力下降,60-80dB是重度听力下降,>80dB的听域水平可以定义为极重度听力损失。
吴硕琳副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三甲全国第26
恐高症怎么治疗
恐高症可能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缓解,也可能延续到成年。恐高症治疗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疗法,以倾诉为主心理咨询疗法、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即如果只是站在四层楼恐高,可以先让他假想从一层楼、二层楼、三层楼逐渐把层高提高,一步步消除恐惧。暴露疗法其实是对场景暴露,比如重新呈现在认为恐惧场景和高楼。暴露疗法有一定风险,恐高症常合并有其它形式焦虑症,或者只是焦虑一种表现形式。如果焦虑比较严重,暴露疗法可能会损伤到患者本人,需要做客观心理评估,帮助医生跟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解昌国主任医师
泰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级
恐高症怎么治
"恐高症实际上是恐惧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方面与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患者的个性特征有关。患者对高处过度恐惧、害怕,或者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因为恐高患者往往有回避行为。对于恐高症的治疗,一般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主要有系统性脱敏治疗以及暴露疗法,以帮助患者克服恐高症状。药物治疗以新型抗抑郁剂治疗为主,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例如赛乐特、喜普妙等。"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得了恐高症会出现哪些症状
"得了恐高症会出现哪些症状?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患者到高处位置会产生紧张感、恐惧感。如果是有计划到这样的地方去,去之前一想到要去高处,就会开始出现紧张的反应,心情紧张、不能放松,也会伴随着心跳快、呼吸急促,身体的其他不适像皮肤发紧等等体验。\n如果无意中到了某个高处,或者不得已要到高处的位置,在那个位置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紧张、不安,心跳快、呼吸急促,内心总想快速逃离这个地方。一些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失控,头脑一片空白,甚至有濒死感,会非常痛苦。一旦离开这个环境,这些症状就能很快减轻,这是比较典型的表现。这个高处不见得说是特别高的地方,可以是患者自己认为的高处。\n曾经有一个患者,他只要走到楼上,如果是十几层楼,不靠近楼体边缘、不靠近窗户,就没问题。如果楼的位置靠近楼梯的边缘,或者靠近窗边,即使在5-6层楼就会感到明显紧张,是这样的一个表现。一般的恐高症患者,也会存在其他一些焦虑的症状,容易担心或者睡眠紊乱等等。所以要接受系统、规范的评估,在这个基础上再接受相应的治疗。"
曲姗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恐高症怎么克服
恐高症是对于特定环境下诱发的一种焦虑发作,是在高处环境下会诱发,最主要的的办法是心理干预,包括脱敏治疗、暴露疗法。所谓脱敏治疗是逐渐适应高处,比如可能对五层楼特别恐慌、紧张,可以在有专业人员陪伴下,从低到高逐渐适应,升到一层,然后到二层、二层半、三层,逐渐的去接触高处,逐渐耐受焦虑的从无到有,从轻到重,逐渐耐受之后发现恐惧、紧张像潮水一样慢慢涌入,开始上升高潮,消退,逐渐可以适应高处。对于暴露疗法,我们会发现其实并不是高处使我们恐惧,而是在高处想象使我们恐惧,会经常想掉下去,风吹下去发生意外,这些想象是真正恐惧的原因,对想象做工作,在一些场合,比如平地通过一些活动,比如蹲起、快跑诱发紧张跟恐惧,认识到其实在平地也会有类似紧张发生,并不是高处环境使我怎么样,而是内心的想象使我恐惧、害怕,这两个疗法可以很大程度改善恐高问题,但是,自己操作有困难,建议在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