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妈妈如何克服分离焦虑

常卫利精神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全国第19
咨询

妈妈存在分离焦虑多是初次、长期与宝宝分离所致,个人内心过于担心、紧张。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干预克服分离焦虑,必要时还需联合药物治疗。

一、心理干预:

1、正确认知:通过与妈妈沟通、交流等,使之了解分离是正常现象,不必戏剧化、过于悲观地考虑分离后状态,应当相信宝宝可以适应新环境;

2、互相交流:一家人可以通过谈话、示范、讨论等措施,使妈妈了解新环境、新事物、后续活动等,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减轻个人担忧、焦虑的不良情绪;

3、选择看护人:妈妈可选择自己信任的看护人,减少对宝宝的过分担心,也可缓解分离焦虑;

4、分离演练:可先在可视范围内进行短时间、短距离分离演练,观察、了解宝宝活动、状态,再逐渐增加分离时间、距离,使妈妈逐步适应,有利于克服焦虑;

5、转移注意力:妈妈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游戏、看书、听音乐等,也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措施使机体放松,均对克服分离焦虑有帮助。

二、药物治疗:

1、抗焦虑药物:如妈妈分离焦虑过于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阿普唑仑片、地西泮片等;

2、抗抑郁症药物:若妈妈存在分离焦虑的同时,存在心境低落、闷闷不乐等异常情绪,可遵医嘱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如利培酮片、盐酸丙米嗪片等。

2023-12-11浏览2834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张玉玲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如何克服儿童分离焦虑
克服儿童分离焦虑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1、儿童分离焦虑症主要表现在上幼儿园的阶段,所以在上幼儿园之前家长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要上幼儿园的阶段,经常领儿童参加社交活动,比如上早教课或者兴趣班,家长不要时刻陪在身边,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儿童多与其他人和老师一起做游戏、上课,逐渐有适应的过程;2、在上幼儿园刚开始的阶段,可以给儿童逐渐适应的过程,比如刚开始的1-2周,可以先上半天,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3、在上幼儿园的阶段,家长要多给儿童鼓励,多讲上幼儿园能够学到有意义的知识、能多交朋友,要让儿童知道上幼儿园的好处,这样才能逐渐克服上幼儿园导致的分离焦虑症。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如何克服焦虑
克服焦虑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需要正确对待社会上或者是自身经历的不良事件,比如丢失重要的财物、失恋、失业,同时要树立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使用宽容的心态看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和周围的人群;2、对于任何事物尽量往好的方面想,如果仅仅是考虑不好的方面,就会容易产生焦虑。对于很多事情不要钻牛角尖或者是过于认真,不要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且不能图慕虚荣;3、定期进行心理医师的治疗,疏导心理的阴霾,同时积极投入到社会中,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的行为和风格;4、如果确实已经患有焦虑,并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克服,必要时可以服药,抗焦虑的药和抗抑郁比较接近,抗抑郁的多种药物主要是针对5-羟色胺,抗焦虑药也是针对5-羟色胺,部分可能是针对去甲肾上腺素类的药物。对于轻度焦虑的人群,一旦确诊是焦虑症,首先要经过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治疗。要多做适合自身的事情,而不要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并且要放松心情,对于身边发生的任何变故都要保持平常的心态,甚至佛系的心态处理事情,才能使焦虑的情绪逐步缓解。
易军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三甲
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成人之间或者儿童与某个人(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产生亲密的情感联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从而产生的伤心、痛苦、不舍、担心、焦虑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过分担心亲人离开后,自己发生危险或过分担心自己无法独立生活。
王薇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甲全国第50
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者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表现包括三个阶段:\n第一个阶段,反抗阶段,患儿会嚎啕大哭、又踢又闹。\n第二个阶段,失望阶段,这个时候孩子依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n第三个阶段,超脱阶段,这个时候孩子可以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比如正常的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n会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幼儿环境的巨大变化,先从生活规律到生活习惯,都与在家里、周围的情况有所不同,所以会造成孩子的分离焦虑。"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如何克服心理焦虑
心理焦虑是常见现象,遇到不了解或者困难事情时都会产生这种焦虑情绪。如果是有明确原因的相关焦虑,可以调整对事情的认知,明确这件事情对我们的意义到底多大,做完整分析,考虑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通过自我分析,把自己的焦虑点了解清楚,思路也会更清楚,这样焦虑情绪就会减轻。如果没有明显的外界原因或者对自己而言轻微的事情,还是有严重的焦虑,这种情况考虑有病理性焦虑,需要重视。如果焦虑让自己痛苦,特别是影响到对下一步对事情的处理时,应尽早找精神科专科医生去就诊、咨询。
铁常乐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克服焦虑的方法
焦虑是人的基础情绪,也是很普遍的情绪表现,人人都会焦虑,但如果上升到病理水平或者出现躯体症状,这时就需要进行干预。如果患者明确诊断为焦虑障碍,需要进行系统药物和心理治疗,如果仅仅是平时的焦虑情绪,很多人可能在面对紧张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焦虑,主要体现为紧张、担忧等情绪,还可能因为压力过大、调试不好产生的情绪体验。如果出现上述问题,可以采取心理治疗的手段,比如系统的心理咨询或者治疗,把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整地慢一点。还有些焦虑产生可能是预期目标和目前状态不相符造成,这时需要调整整体目标和计划。还可以通过适当运动,比如有氧运动,光照或理疗方式,也可以改善情绪状态。患者多参加团体性活动,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对缓解焦虑情绪也有帮助。
曲姗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如何克服心理焦虑
如果想要克服心理焦虑,要对焦虑有一个科学的看法。焦虑不能完全消除和控制,焦虑有客观性,不可能实现完全不焦虑,焦虑通常与生活相伴,只有严重与轻微、多与少等程度不同而已,常见的可以缓解焦虑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认识、接纳焦虑:在某些背景下,相应的就会有焦虑的反应,是一个天然、生物、不可避免的反应,如在危机时刻或重大灾难面前,一定会伴有焦虑,所以要认识、接纳客观性;2、隔离或调整引起焦虑的原发原因:通常需要寻找导致过分焦虑的背景和原因,如是否是工作压力过大、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过于紧张等因素导致焦虑。对于此类导致焦虑过多的背景,可以进行隔离或调整,如可以把工作放缓或把学业负担相对调整;3、释放压力和焦虑:要增加一些渠道,去释放过多的压力和焦虑的负荷,如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较好的改善焦虑的活动。还要鼓励患者倾诉,把内心的不快、担忧、恐慌分享给别人,当获得支持、理解、肯定时,焦虑的感受通常会好转。还建议患者接触大自然、欣赏艺术,或做些让身心放松的娱乐活动,都可以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如何克服焦虑的心理
"如果想克服焦虑的心理,可以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自我调整治疗。心理治疗方面推荐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以及系统脱敏疗法、森田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如果自己的焦虑来自于童年期不良经历,比如遭遇了遗弃、暴力、虐待等问题,可以考虑精神分析疗法。如果自己的焦虑心理是因为夫妻感情不和、家庭矛盾等问题引起,也可以考虑家庭疗法。在药物治疗方面,对于严重的焦虑患者,可以考虑服用苯二氮卓类的抗焦虑药物,比如劳拉西泮、奥沙西泮、地西泮、氯硝西泮等,也可以服用维生素B1及谷维素进行调整和治疗。在自我调整方面,一定要关注当下,为所当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尤其是多做自己感兴趣和更有价值的事情,只有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工作上,才能够获得充实,变得快乐和幸福。也应该积极的运动,每天适当的跑步、散步、打球、游泳、做瑜伽,这些活动都可以有效的缓解焦虑的情绪。"
黄建军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如何克服紧张焦虑
紧张、焦虑是人们经常体验到的一种正常情绪。面对困难、挫折、麻烦,甚至一些巨大挑战的时候,一部分人会出现过度紧张、焦虑,以至于影响发挥,影响事情的进展,产生负面的影响。面对紧张、焦虑,需要有接纳的态度,人在紧张、焦虑的情况下,会调动自己的内在资源积极面对,接纳事情好的方面。积极的调整思维和心态,避免只想到事物不好的方面、不好的结果,有的时候甚至会夸大负面影响,此时意味着思维出现了一些偏差,忽略了好的因素。所以需要有意识的调整心态,看到积极因素,找到平衡,在消极和积极之间进行转变。另外,在行为上一定要积极的做事情,踏实、务实、一点一滴的去做,就会有成绩,就可以缓解紧张、焦虑,而不是一味的沉浸在负面情绪体验当中。如果个体经过调整,依然不能够有效缓解这种焦虑、紧张的情绪体验,也可以及时的寻找专业帮助,通过心理医生的评估,使用药物或通过心理疏导分析自己的性格原因,分析自己为何如此紧张、焦虑,其一定和自己的认知模式有关,需要在心理疏导的过程当中进行有效纠正。通过上述处理,最终能够摆脱一些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甲全国第12
克服焦虑的方法
"克服焦虑是综合的方法,可以有物理、化学治疗,也有医师的指导、自我的调节、文化体育的活动,还有劳逸结合、负担的改变等,具体如下:\n1、发生焦虑一定要找出原因,是原发的情绪性的疾病,还是有重大疾病的早期症状表现,治疗好原发病,克服病因之后,会缓解症状;\n2、转移注意力,锻炼身体,适当的参加文体活动,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多和人沟通,多和人交流,避免个人独处;\n3、可以去散步、旅游,还可以去做绘画书法等业余爱好活动,调节身心,适应各种各样的外界刺激,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调节;\n4、有些焦虑的病人思虑过重,可以放下想不通的问题,还可以把不良刺激尽量甩开,放下烦心事和思想负担,不要制定过高的目标,增加过多的压力;\n5、请专业医师进行化学、物理的治疗;\n6、调节作息时间,调节工作量,适当的放松,减轻不必要的过多负担,可以修改努力奋斗的目标,留出回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