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2-3天就没了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结核等所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内分泌失调:如果在月经期间不注意饮食、作息规律,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从而影响月经,出现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等。此时建议调整饮食,注意作息习惯,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等,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女性分娩、流产、宫腔操作等手术后细菌进入子宫内膜创面,引起感染所致,也可能由阴道炎、子宫颈炎蔓延导致。由于炎症刺激会子宫异常出血,此时出血可能不是月经期,可能是月经间期出血,可遵医嘱使用复方头孢克洛片、苯酰甲硝唑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3、宫腔粘连:可能是子宫内膜创伤、感染、神经反射、低雌激素水平、遗传和子宫先天畸形等因素,导致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出现月经异常和周期性腹痛,表现为月经减少,严重时可出现闭经,可遵医嘱使用宫内节育器、球囊扩张法等方式治疗。
4、子宫内膜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侵袭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内膜结核,早期因子宫内膜充血及溃疡,可有经量增多,由于内膜遭受严重破坏,宫腔被纤维瘢痕组织广泛覆盖,到晚期可出现月经稀少或闭经,可遵医嘱使用利福喷丁胶囊、利福平胶囊等药物治疗。
除上述常见原因外,还可能是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疾病导致,如果出现经量减少、月经不规律等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妇科就诊,通过视诊、血常规、B超等相关检查明确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