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长期卧床的十大并发症

刘俊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三甲全国第15

临床上并没有长期卧床的十大并发症这种说法。长期卧床的人群由于行动受限等因素,可能会引发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此时,家属需细心护理,及时为长期卧床的人群更换体位,若出现任何异常状况,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1、压疮:由于压力、营养缺乏等因素引起,长期卧床的人群身体局部组织受到压迫,会引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缺氧、缺血,从而发生溃烂、坏死并形成压疮。此时,可采取勤翻身或使用特殊床垫减压等措施缓解症状,日常应注意皮损处的清洁护理,必要时可进行局部皮瓣移植术;

2、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的人群由于体位因素,肺部通气状态较正常人而言相对较弱,痰液也不易排出,易出现肺淤血、肺水肿等情况,继发细菌感染后可引起坠积性肺炎。此时,可用祛痰药物,如盐酸溴己新等将痰液稀释,帮助痰液排出。若无法自行排痰,也可采用吸痰和雾化的方式帮助排痰、化痰,同时还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唑肟钠等进行抗感染;

3、泌尿系感染:如尿路感染等,由于饮水不足、排尿不便以及留置导尿管等原因,会导致卧床者出现膀胱不适、尿痛等症状。此时可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青霉素等控制感染,嘱长期卧床者多喝水、多排尿。对于留置导尿管者,可对其进行膀胱冲洗;

4、下肢静脉血栓:血液淤滞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出现的主要原因,长期卧床者由于身体活动量减少,血容量相对不足,易出现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而造成血液淤滞,引发下肢静脉血栓。临床上常用静脉注射肝素进行抗凝治疗,也可通过手术取出血栓;

5、其它:除上述并发症外,长期卧床者还可能出现骨骼、肌肉萎缩等情况,引起关节疼痛、肌肉张力减弱等症状。此时,由于卧床者行动不便,可为其做被动运动来活动关节、肌肉,进行缓解。另外,由于长期卧床者缺少活动,胃肠蠕动也会相对减慢,出现便秘等情况,可用复方消化酶片等来帮助消化,同时也可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菠菜、韭菜等,帮助加快胃肠蠕动,缓解便秘。

由于长期卧床者通常是缺乏行动力的重症、昏迷患者,此时除身体护理,家属还需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2021-12-14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全科医学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