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L是指在放大80倍的内镜下观察食管,能够看到食管黏膜乳头内的毛细血管袢,此类食管黏膜乳头内的毛细血管袢就称之为IPCL。IPCL对于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早期食管癌,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根据食管黏膜用碘染色、染色内镜以及放大内镜观察,可将IPCL改变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正常情况,是指IPCL形态正常且有碘着色,多见于正常人群,一般提示无食管病变。
第二类是指IPCL形态有所扩张及伸长,在食管黏膜出现了轻度的碘染色,此时提示食管可能出现了轻度的炎性改变,多见于食管炎患者。
第三类是指IPCL无改变或者轻度轻微变化,但碘不染色,这种情况多怀疑是食管上皮轻度异型,可以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患者可暂观察,一旦出现恶化趋势应及时手术。
第四类是指食管黏膜病变,并出现重度异型增生,碘不染色,此时多提示有较高的癌变风险,必要时可行手术切除病变段食管。
第五类是指IPCL形态出现扩张、弯曲,且管径及形态均不一致,碘不染色,此时考虑患者存在食管癌,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后还需进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IPCL可准确判断病变性质以及浸润程度,有助于提高食管早期肿瘤的诊断率。患者出现食管癌后,随着癌肿浸润深度的加深,出现形态异常IPCL的部位也会加深,可应用放大内镜来观察表浅性食管癌的具体浸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