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吐血可能是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贲门撕裂、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等原因导致的,如果出现喝酒呕血的情况,建议立即到医院进行止血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1、急性胃黏膜病变:喝酒后酒精直接与胃黏膜接触,大量喝酒就可能刺激胃部黏膜引起急性损伤,导致急性出血。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瑞巴派特、康复新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出血较多时还可遵医嘱使用凝血酶冻干粉等药物止血;
2、食管贲门撕裂:大量喝酒后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剧烈呕吐,就可能导致食管贲门处压力增大,出现黏膜撕裂的现象。此时一般出血可自行停止,无需特殊处理,如存在活动性出血不止现象,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凝血酶冻干粉及注射用卡络磺钠等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果时还可行内镜下电凝止血或介入栓塞止血治疗;
3、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如平时喝酒频繁,就可导致胃肠道溃疡,喝酒后就会加重症状并导致溃疡伴出血,可通过胃镜检查明确。如存在活动性出血,应及时行内镜下电凝或用钛夹进行止血治疗,严重者还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喝酒吐血多提示存在消化道出血情况,为预防活动性大出血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平时应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