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并不是多动症,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抽动症和多动症的临床表现、好发人群、就医治疗以及预后都不同,有抽动症的患儿,有可能还伴随着多动症,但二者并不属于同一种疾病。
抽动症医学上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好发于儿童以及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反复出现多个部位的运动性抽动,如频繁眨眼、挑眉、摇头、吸鼻子、耸肩,有的会出现喉头发声、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严重的会出现吸肚子、扭动身体这些广泛的抽动性动作。而多动症一般起病于5岁,学龄儿童比较多见,一般表现为行为障碍,体现在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而且冲动、任性等。
抽动秽语综合征好发于有该病家族病史的儿童、精神压力大的儿童、围生期异常的儿童、长期应用中枢兴奋剂的儿童。而多动症好发于青少年、儿童及早产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可前往儿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可使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或抗精神病药物等进行治疗。而多动症患儿及时到儿童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通过心理评估和实验室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可使用中枢兴奋剂或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药物等进行治疗。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可影响患儿社会功能,一般不危及生命,预后可不相同,大部分患儿在青春期后可完全缓解,部分患儿迁延到成年,甚至终身,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多动症患儿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少年后期症状逐渐缓解,一般预后良好,少数持续至成年。另外,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如家庭破裂、父母有反社会行为等情况对患儿的预后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