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CD3-CD16+CD56+偏高

张磐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三甲全国第73
主页

CD3-CD16+CD56+即NK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以及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当NK细胞偏高时,可能是由于机体出现感染性疾病引起,也可能与免疫缺陷疾病、血液系统肿瘤、器官移植等原因相关。若NK细胞只是轻度偏高,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可通过饮食调整,加强体育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免疫能力,再定期复查即可。但是若过段时间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则建议及时前往医院明确诊断,并对因治疗。

1、感染性疾病:当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后,通常会刺激到NK细胞增殖,以便杀灭入侵机体的病原体,从而导致NK细胞出现偏高的情况。对此需要对因治疗,如若是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抗生素药物治疗。而若是病毒感染,则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片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2、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由于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会使人体免疫功能失调,从而引起NK细胞偏高的现象,并出现发烧、乏力、身体消瘦等相应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来治疗,如齐多夫定片、拉米夫定片等;

3、血液系统肿瘤:如淋巴瘤,NK细胞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能与机体内的肿瘤细胞斗争,所以当机体发生血液系统肿瘤时,体内的NK细胞为了能够发挥杀灭肿瘤细胞的效果,可能会增殖而引发NK细胞偏高的情况。对于淋巴瘤的治疗,可给予局部切除、姑息性切除等手术治疗,配合布洛芬颗粒、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止痛,术后再结合放、化疗等辅助治疗;

4、器官移植:如心脏移植,部分人群进行心脏移植后,机体会出现免疫排斥反应,这样就有可能会造成NK细胞偏高。轻微的免疫排斥反应,可采取暂时观察生命体征的方法。若免疫排斥反应较明显,需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硫唑嘌呤片等药物对症治疗。

除上述情况外,服用某些药物时也可导致NK细胞出现偏高,比如盐酸左旋咪唑片、转移因子胶囊等,这种情况一般在停止用药一段时间后,NK细胞数值就会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

2023-11-22浏览610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感染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黎金庆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三甲
白细胞偏高、血小板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白细胞偏高、血小板偏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要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性原因,也有病理性原因,具体如下:1、生理性原因:若白细胞与血小板都同时偏高,一般见于一些激动、生理性波动、用了一些药物、有时晚上休息不好、运动过度等情况。上述生理性原因都会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偏高一点,不一定是疾病。此外,怀孕的妇女也会出现白细胞偏高、血小板偏高。因此,白细胞、血小板只要不是很高,一般都不考虑是疾病;2、病理性原因: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感染,比如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血小板可能都会同步偏高一点。此类情况在临床上也比较常见,是病理性的白细胞、血小板偏高,包括一些细菌性感染、炎症,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此外,还有一些血液病,比如白血病以及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上述疾病都会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偏高一点。因此,白细胞、血小板偏高时在临床上要综合分析。因为单纯凭借血常规仅是机械性分析,有时不能得出具体的原因,还是要依赖于医生来全面分析。
赵弘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单核细胞偏高说明什么
单核细胞是血液中的白细胞成分,单核细胞在体内有抗感染的作用,一般在外周血中的比例是在5%-9%。当有感染情况特别是病毒感染时,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会增多,尤其对年轻人。18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子,往往会在合并病毒感染时,出现单核细胞明显增多。当外周血单核细胞超过15%时,可以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在临床中更要注意单核细胞增多,也可能并不是异型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真正增多,当发现有单核细胞比例增加时,更希望做外周涂片进行白细胞的分类,看看单核细胞到底是什么细胞,有时有原始或幼稚细胞,血常规检测机器也会把它们分到单核细胞里面,需要做进一步手工分类来明确单核细胞到底是哪些细胞,如果是幼稚细胞存在,要考虑有没有恶性血液系统疾病问题。所以当单核细胞出现增多时,要结合患者情况来进行进一步检查。
王靖红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三甲
只有FT3偏高说明什么
"在进行甲状腺7项检查时只有FT3增高,可能是检查结果不准确,需要重新检测,FT3浓度和FT4浓度之间是相关联的,不可能只有一个浓度出现升高或降低。FT3增高可能是特殊型甲亢导致,T3型甲亢会使FT3浓度升高,FT4浓度没有变化,特殊型甲亢与普通甲亢在治疗方面没有太大差别,用药方案基本上是一样的。在治疗期间需要检测甲状腺浓度,预防出现癌症因子,需要服用药物如甲巯咪唑,限制激素含量,维持基本内分泌平衡,只有FT3增高可能是T3型甲亢,应该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徐珊珊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三甲
为什么载脂蛋白A偏高
"载脂蛋白通常是血液、血脂中胆固醇的元素,载脂蛋白A能够加速胆固醇代谢,载脂蛋白A偏高有如下几个因素:第一、在饮食方面如果摄入过多高盐、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就会导致载脂蛋白A分解性的增高。第二、如果患有肝脏疾病,例如慢性肝脏功能不全或者因为服用中药、西药导致急性肝脏功能减退,也会出现载脂蛋白A偏高。第三、如果出现心脏疾病,例如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有时也会出现载脂蛋白A偏高。"
历见伟主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三甲
免疫球蛋白偏高因为什么
"免疫球蛋白的偏高需要指明具体的项目,肝功能中的球蛋白是一个比较笼统的项目,在肝硬化的时候有可能出现明显升高,回流入肝脏的血液循环受阻,这些血液里面的病原微生物会直接越过肝脏进入机体,为了对付这些病原微生物免球蛋白就会明显增高,表现出球蛋白升高。免疫球蛋白偏高也可以指具体的免疫球蛋白种类,IgM抗体升高是初次感染,IgG抗体升高一般是再次感染所导致,能够指明具体的IgG或者IgM抗体的种类,能够更好地知道是哪种病原微生物入侵,比如肺炎支原体的IgM抗体升高,就说明是这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孙静媛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三甲
为什么碱性磷酸酶会偏高
碱性磷酸酶是肝功能生化检查项目中常做的生化酶检查,碱性磷酸酶增高主要见于以下疾病:1、胆道疾病:如果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正常值,常见于胆道系统损伤,或者胆道系统堵塞的梗阻性黄疸,或者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在这些情况下,碱性磷酸酶会异常增高,增高幅度比较大;2、肝脏疾病:病毒性肝炎、急性肝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同时碱性磷酸酶也会伴随升高1-2倍。另外,胆道系统梗阻、胆管明显损伤或者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情况下,胆碱酯酶升高幅度非常明显。因此,发现胆碱酯酶增高幅度非常大,需要及时进行影像学的检查,包括B超、CT或者核磁等,以检查胆道系统是否存在相应堵塞或者肿瘤,及时发现及早治疗。
李仁锋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全国第19
黄疸偏高怎么处理
黄疸偏高就是临床上所说的胆红素升高,胆红素升高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情况,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生理性:多见于小儿出生以后红细胞的破坏,一般不需要做特殊处理,也可以口服茵栀黄退黄;2、病理性:成人出现黄疸一般都有原因,引起黄疸的原因包括肝细胞性黄疸,是肝炎引起,溶血性黄疸就是中毒、重度感染引起红细胞破坏,梗阻性黄疸就是胆道梗阻。所以,成人出现黄疸一定要及时就诊,发现原因并对症处理。
金鑫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中医医院三甲
尿胆原偏高因为什么
"尿胆原偏高,并不一定具有临床意义,单凭尿胆原偏高,也不能够判断具体的疾病。不过由于正常情况下,尿胆原是阴性或者弱阳性的,如果尿胆原出现升高,也有可能是临床疾病所造成的。这时还可以结合尿胆红素、尿胆素以及症状、体征、影像学和血液学的检查来进一步判断。由于尿胆原的产生,主要和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有关,因此造成尿胆原偏高的原因,最终还是归结到,引起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的原因或者疾病中。如果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这就会造成进入肠道的非结合胆红素增多,通过细菌作用生成的尿胆原也会增多,而经过肝肠循环,被重吸收入血的尿胆原也是增多的,这些尿胆原最终会通过肾脏,经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而目前引起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的原因,既有可能是一些生理性因素,如饮酒、药物等;也有可能是些疾病所造成的,如溶血性疾病,和多种原因所引起的肝炎、肝硬化等。"
马强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三甲全国第3
肾小球滤过率偏高说明什么
肾小球滤过率偏高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另一种情况是孕妇身上的现象。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率通常在100ml/min左右,有些患者可能达到110-120ml/min以上,这仍属于正常范围。如果出现肾小球滤过率偏高,通常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增强,这种增强通常发生在两种情况下:1、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可以通过测定肾小球菊粉清除率观察到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到肾脏体积增大。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应该警惕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此时,需要注意控制血糖,关注患者的血压和尿酸水平,以逆转或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2、孕妇阶段:因为孕妇的肾脏负担较大,通常肾小球滤过率会增加约50%左右,所以可以观察到孕妇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
张勇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三甲全国第7
胆碱酯酶偏高说明什么
在临床上,胆碱酯酶主要用于评估患者是否有有机磷中毒,也可以评估肝脏的功能。胆碱酯酶升高常见的原因,包括各种肝脏疾病,如乙肝、丙肝、其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除此以外,长期的营养不良、贫血也会导致胆碱酯酶升高,还有糖尿病、肾病等可能都会引起胆碱酯酶升高。但是临床医生在判断指标,到底对身体有多大影响时,通常不是仅看一个指标,一定会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一起进行判断,所以仅凭借一个指标来判断是什么疾病比较困难。​在临床上,其实更多的胆碱酯酶轻度增高患者,应该来自脂肪肝、高脂血症。血脂水平比较高,通常会出现胆碱酯酶的轻度升高。此时可以去咨询医生,结合其他的结果,一起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胆碱酯酶升高。如果考虑是脂肪肝引起,可以通过饮食调节、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以后,然后再去复查,再看看这些指标会不会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