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对没有发生的事情过度焦虑

杨放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三甲全国第15
7天后有号
挂号

对没有发生的事情过度焦虑,可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通常经过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可以缓解焦虑。但若无法得到缓解,或伴随其他症状,则可能存在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需要及时入院接受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间。

一、正常现象

人在面临未知或未来的事情时,因为存在多种不可控制的因素,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会引起过度焦虑的现象。此时可以通过深呼吸、运动、听轻音乐等方式,转移自身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此外,也可以与周围的朋友、家人进行适当沟通,阐明自己的想法,寻求帮助,也可以缓解焦虑。

二、心理疾病

1、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紧张、恐惧情绪为主,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并非由实际威胁或危险引起,或其紧张不安与恐慌程度与现实处境很不相称。患者会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整日处于大祸临头的恐惧和高度警觉状态,惶惶不可终日。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式改善,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帕罗西汀、丁螺环酮等药物治疗;

2、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的临床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本症的核心症状,比较常见。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念头等反复出现在患者的意识中,如强迫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联想、强迫回忆等,对患者的正常思维过程造成干扰,但患者无力摆脱,所以引起焦虑,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氟西汀、马来酸氟伏沙明等药物治疗。

2023-10-22浏览663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理咨询科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李则宣
精选
李则宣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2天后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73人
¥50
擅长: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偏执性、持久妄想性障碍、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恐惧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心理障碍、强迫症、神经衰弱、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王永龙
精选
王永龙主任医师精神科
山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明天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60人
¥30
擅长: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精神障碍、青少年心理、心境障碍、双向情感障碍、人格障碍、惊恐障碍、精神分裂症、网瘾、抑郁性神经症、妄想、儿童焦虑症、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尤其是精神活性物质或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一定的独到之处。
徐景霞
精选
徐景霞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三甲
明天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94人
¥40
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临床上的精神疑难疾病,对失眠、难治性精神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睡眠障碍、青少年心理疾病、儿童焦虑症、癔症、厌学叛逆心理、植物神经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躯体化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造诣。
查看更多心理咨询科医生

相关推荐

王雪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过度焦虑的症状
焦虑症状可分为精神焦虑和躯体焦虑两个层面,具体症状如下:1、过度焦虑往往会出现躯体症状,如患者会出现心血管症状,包括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感;2、消化道症状:如胃胀、腹泻;3、坐立不安,静坐不能,急性焦虑发作患者有呼吸困难及濒死感。通常检查后无器质性病变;4、患者过度焦虑时,往往会有情绪消极表现,如患者会感觉到烦躁,甚至有自杀、伤害自己的行为。
王灵强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四医院三甲
焦虑过度会怎么样
"如果是持续的心情紧张、焦虑过度,有可能会患上焦虑症。焦虑症的主要表现有过分的紧张、担心、恐惧,有的还会出现躯体症状,如头晕、头痛、手足发麻、恶心、呕吐,男性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早泄,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月经不调等症状。\n所以,如果是持续的焦虑、紧张,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到医院接受评估。如果是轻度的焦虑,可能需要心理咨询治疗,或者是一些自我调整的方式、方法,如果是中度到重度的焦虑,可能就需要药物来帮助恢复健康。"
彭华主任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三甲全国第94
过度焦虑怎么调整
过度焦虑的时候,建议应该给予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在保证睡眠和休息的情况下,焦虑的情绪能够适当放松。然后建议增加适量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够让心情放松、焦虑的情绪得到释放,同时能够产生多巴胺,能保持心境的愉悦,改善焦虑的一些症状。过度焦虑的时候,还可以做一些心理疏导治疗,特别是一些心理科医生的疏导治疗,能够改善焦虑的情况。建议家人、社会以及朋友的爱和支持,能够缓解整个社会和工作的压力,使焦虑的症状能够明显缓解。如果这些情况都不能够缓解焦虑、抑郁的情况,也可以适当做一些冥想、肌肉放松训练等。建议还可以联合使用药物治疗,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奥氮平等药物联合治疗,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卢和丽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三甲
焦虑过度怎么治疗
"焦虑过度势必会对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影响,此时对其进行医学干预势在必行,否则患者很难自行让自己的病态情绪恢复至正常的水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让患者的这种病态情绪恢复至病前的水平。在临床上,既往常使用传统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如多虑平、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改善患者的病态情绪,但是因为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大,在临床上已经使用得越来越少,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如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伏硫西汀等,当然也可以使用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对患者焦虑过度的状态进行控制。"
王薇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甲全国第50
过度焦虑怎么办
"过度的焦虑,要选药物治疗,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当中,如果焦虑已经严重影响到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就应该积极的进行处理。如果太过焦虑,在这样的情况下,首选药物治疗,其次包括心理的治疗。\n在药物治疗方面推荐使用抗焦虑,或者镇静催眠类的药物,代表性的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的药物,例如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等。抗焦虑的药物,主要选择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例如帕罗西汀、西酞普兰等等,这类药物对于改善焦虑是非常有作用的。\n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建议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心理调适,对于过度焦虑的事情给予积极的分析、合理的处理,过度的焦虑也可以通过运动、积极的心理调适,得到进一步的缓解。"
万兴松主任医师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过度焦虑的症状
"过度的焦虑也就是比较重的焦虑,症状表现往往是提心吊胆、惶惶不安、坐立不安、非常难受、惶惶不可终日、警觉性增高、睡眠减少、多梦、早醒,往往会有明显的躯体不适的症状,会有肌肉紧张、震颤、全身多处不适感、多处疼痛,会有讲话声音震颤,以及颈部、肩背部、后背部酸痛,同时会有各种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像头晕、头痛、咽喉部梗塞感、咽喉部堵塞感、心慌、心悸,胃肠道功能紊乱,如腹痛、腹泻、便秘、尿频、尿急,四肢震颤、出汗,有的患者可以伴有抑郁、强迫,以及人格解体等,往往都是过度焦虑的症状表现。\n患者会因为这些症状反复就诊、反复检查,使用抗焦虑的药物治疗能够很快的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药物起效就比较差,也是有治疗效果。同时,可以结合心理治疗,焦虑症的患者往往就会有错误的认知,往往会高估负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会灾难化、戏剧化的想象事件的结果,通过心理治疗能够改变错误认知,而起到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
陈策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全国第63
过度紧张焦虑的症状
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当焦虑可以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率。但是过度的焦虑可能引起一系列异常,例如心动过速、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尿频、尿急等一系列具体的反应。过度的焦虑对工作、学习效率有害,比如部分学生考前焦虑,甚至考场焦虑,坐在考场上前10分钟,手心出汗、心跳过快、胸闷、气短、尿频、尿急、想去厕所,前10分钟大脑一片空白,是一种过度焦虑,会使学习、工作效率下降。
曲姗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思虑过度,焦虑怎么办
首先应该评价和分析思虑过度与焦虑的关系,思虑过度是一个想法,是一个现象,焦虑是一个病。如果能够判定思虑过度是焦虑的一部分,则只需要把焦虑治好,思虑过度自然会好转。治疗焦虑目前有三个办法,第一个就是心理治疗,第二个是药物治疗,第三个是物理治疗。思虑过度通常可能与事件有关,一些事情、压力、困难、困境可能导致思考,不能摆脱。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做心理治疗,如何应对困难、压力、问题。除了思虑、思考外,能做一点什么,能有什么新的变化、新的改变。能在很大程度上应对焦虑。焦虑控制好,思虑自然会好转,因为思虑很可能是焦虑的一部分。如果心理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可能要合并药物治疗。对于焦虑的治疗,目前主流使用的是抗抑郁药,抗抑郁药对焦虑的全部症状的改善都有效,也包括思虑过度。很多时候可能抗抑郁药使用后,想法就会变少,情绪会好转,焦虑会控制,思虑自然就会消失。
程雅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
过度焦虑会导致咽喉炎不好吗
过度焦虑可导致咽喉炎难以好转。对咽喉炎进行系统排查,如排除器质性病变并进行系统治疗后,若0.5-1个月后未见明显效果时,则需考虑存在精神因素导致咽喉部不适症状,如过度焦虑以及其他情绪因素。此类情况通常见于部分更年期女性或工作压力较大或精神压力较大人群。对于更年期女性而言,需适当补充植物或化学合成雌激素。对于存在其他情绪因素人群,可以适当使用抗焦虑药物缓解。通过上述治疗后,通常效果较好,咽喉部不适及异物感,可得到较好改善。
徐汉明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如何调解过度考试焦虑的状态?
"从现在来看,平时的考试焦虑相对少见一点,我们一般都是大考的时候会焦虑的多一点,对于学生们中考、高考,有些学生他实际上有一套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果过度了以后他解决不了,我们要从几个方面去调整:第一个方面,首先从家庭,因为有些焦虑来源是家庭的压力,或者本身我们父母的焦虑会传递到孩子身上,那我们首先就要解除了,我们做父母的要去减轻自己的焦虑,减轻焦虑以后,实际上传递焦虑就会减少。再一个除了减轻焦虑,还有一个就是父母亲对孩子的考试期待也要做一些调整。那我们学生自己对自己考试的结果也要做一些调整,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做一个期预,比如有的同学可能预期得很高,那他对考试的紧张程度就会增加,他自己就会出现相反的一个结果。考试它有一个正性作用,它推动我们去认真去准备,但是如果走得过头了以后,它就是反作用,就会影响学习的考试的结果,我们就要做一些调整。调整有家庭的调整,我们学生自己也要学会去改变自己的预期值,同时在可能面临的情况下放松自己,学会放松。还有一个就是要有自信,焦虑过度的孩子,他一个是期预很高,第二个他还有自卑,自我评价偏低一点,也要做一些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