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老年人身心变化有哪些

杨放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三甲全国第15
咨询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心都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如抵抗能力下降、消化能力下降、感知能力下降以及心理改变等,日常需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心和理解。

一、身体方面:

1、抵抗能力下降: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机体的各项器官功能会逐渐衰退,机体抵抗能力会逐渐下降,更容易被细菌或病毒感染,从而容易出现各种疾病;

2、消化能力下降:由于老年人的胃肠功能随年龄增长有所下降,胃动力不足、消化酶减少等因素使得食物无法充分地消化吸收,需要服用促进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片改善胃肠蠕动,消化酶如多酶片辅助消化。老年人的胃酸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功能,建议适量摄入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少食多餐;

3、感知能力下降: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视觉敏锐度也会逐渐下降,视野缩小,并且老年人听觉敏锐度逐渐丧失,对高音的听力减弱更明显,同时嗅觉、触觉等也有一定程度的减退,另外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脑细胞也会逐渐减少,此时还会出现智力减退等症状;

4、外观改变: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还会随着年龄增加出现头发变白、皮肤干燥,以及老年斑、肌肉萎缩、身高体重下降等症状。

二、心理方面:

老年人在逐渐衰老后,由于害怕面对逐渐衰老的身体、害怕面对较容易发生的疾病以及缺少子女的陪伴,可能会出现逐渐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和关心,表现为情绪不稳,还可能会出现心理失去平衡的表现,如行为落差、情绪失落、猜疑执拗等。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重避免紧张的节奏,保证充足睡眠、加强运动,控制热量摄入,保持营养均衡,并多保持心情愉快,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23-11-19浏览89959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理咨询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马强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三甲全国第3
老年人的肾功能有何变化
老年人的肾功能是逐渐减退的过程,正常人的肾功能到40岁后会逐渐减退,一般以每年0.8%-1%的速度往下减退,所以到老年后肾功能就会逐渐减退。主要可以见于肾小球逐渐硬化,患者会出现肾小管逐渐萎缩,出现肾间质逐渐纤维化,这是老年患者肾功能逐渐减退的过程。患者可能并没有表现出血肌酐升高,但肾脏储备功能已经很差。所以老年人特别容易出现肾功能受损,因为肾功能储备差,当出现损伤肾脏因素后,老年人往往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有些患者出现感染或者腹泻等,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可能达到肾功能不全的情况。所以老年患者通常肾功能是逐渐减退的过程,但一般不表现出血肌酐升高。如果在一些损伤因素的作用下,可能表现出血肌酐升高,甚至达到肾功能不全的地步。
彭涛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甲全国第24
老年人的肾功能有何变化
"正常人的肾脏是排泄器官、分泌器官、调节器官,排泄机体代谢废物,以尿素氮和肌酐为代表,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血红蛋白的正常,调节血钙的水平,维持血钙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如果肾脏出现了问题,上述指标都可以出现异常。老年人的肾脏功能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代偿能力、分泌功能、调节功能都会出现异常。\n正常人在40岁的时候,肾脏功能包括各项功能都会达到顶峰。过了40岁以后,每年肾脏功能会逐步下降。到了80岁,他的肾脏功能只有正常40岁人功能的一半。所以老年人的肾脏处在代偿期的边缘,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容易出现血中肌酐的升高,出现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叶奎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三甲
老年人血管变化的特点
"老年人血管变化的特点,主要是动脉系统出现脑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年龄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会出现动脉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动脉的顺应性下降,也就是动脉失去了弹性。\n通过对于老年人血管B超的检查,可以发现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直径、血流的情况,还有斑块是软斑还是硬斑,能够做一些判断。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进行综合性治疗,可以锻炼小腿的肌肉并戒烟,而且能够口服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等药物,来抑制斑块进一步的发展。"
徐珊珊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三甲
身心疲惫是什么意思
"身心疲惫是因为身体过度透支或者身体免疫力、抵抗力过差时,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因为工作压力过大、长时间工作、周围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家庭生活不和谐,出现心理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疲劳、疲惫等情况。所以身心疲惫是需要身体上的治疗,也需要从精神上疏导的疾病。建议患者先解决身体的疲惫,进行适当调整,还应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对调节自我的心态会有很好的帮助,如果感觉压力太大应找心理医生进行心情疏导。"
徐珊珊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三甲
身心疲惫什么意思
"身心疲惫的意思是因过度的劳累或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导致的心灵、精神、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失调,从而出现的一组生理问题和病理性的损害。通常身心疲惫是指人的身体和人的精神上,受到双重的打击和多种的压力,因压力过大而导致。例如神经系统出现失眠、多梦、休息和睡眠质量欠佳,从而出现疲劳、精力衰退、失眠、脱发等情况;消化系统会出现食物的吸收和消化不良,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循环系统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不适、周身乏力,都属于身心疲惫的范畴之内。"
姚上志主任医师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三甲
什么是胃肠道身心疾病
胃肠道身心疾病是指有明确的消化系统症状和表现,但是通过一系列检查又没有发现明显的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这些症状往往是紧张、焦虑、工作压力大这些心理因素造成的,现在把它称为胃肠道心身疾病,这也是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物。胃肠道身心疾病的患者就诊时有厚厚的病历,甚至像字典这么厚,看过各种专家、吃过各种药、做过各种检查,结果没有发现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最多就是一些浅表性胃炎之类。但他的症状却非常明显,口苦、恶心、反酸、烧心,甚至有进食梗阻感、异物感。医生要意识到这类患者会不会是胃肠道身心疾病。
张江涛主任医师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三甲
老年人忧郁症尿有什么变化吗
一般老年人抑郁症其尿液没有变化,因为抑郁症与小便或者大便无关。但老年抑郁症有自身特点,往往是精神动力缺乏,如心情不好、闷闷不乐、身体也少动、无力,有时胃口也小、食欲下降。患者不想吃饭,也不想喝水会导致患者小便量减少、颜色变深,此时需要特别关注。对于老年女性尿过少,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会让尿液浑浊、有异味。所以饮水少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其尿液也有变化,但总体上抑郁症患者的尿液与疾病本身没有关系。
姚上志主任医师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三甲
胃肠道身心疾病有哪些症状
胃肠道心身疾病的症状很多、很繁杂,病人就诊的时候往往主诉非常多,从口腔、食道、咽喉到胃肠,甚至大便肛门都有不舒服的主诉。比如口苦、口臭、咽部异物感、反酸、烧心、胃痛,还有大便不成形,一会像面条一样的大便,一会是稀薄大便,有时候大便次数也会增多。除了这些消化系统的表现以外,可能还有睡眠不好、乏力、胃口也不好、食欲不佳、不想吃东西,女同志可能还会有月经不调的表现。总的来说,身心疾病的主诉很多、表现很杂。
姚上志主任医师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三甲
胃肠道身心疾病如何治疗
胃肠道身心疾病的治疗从两个方面入手:1、从胃肠道系统本身的疾病对症处理:比如反酸、烧心、胃痛症状,先对症处理;2、心理方面的调节,相对来说心理方面调节更重要一点。首先患者要配合医生、相互信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早睡早起,工作积极,出去运动、旅游,转移注意力,把生活工作中的压力和消极因素去除,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同时可以配合一些药物治疗,像胃肠道症状的治疗,比如烧心、反酸可以用抑制胃酸的药,上腹部胀闷不适,可以用增加胃肠道动力的药,如果这些情况还不能解决问题,还可以用一些抗焦虑或抗忧郁的精神类药物。但是大家要切记,这类药物要在专科医生的正确指导下使用,不能自己随便到药店买点吃,这是不可取的。
刘红梅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三甲
长期焦虑会引发哪些身心疾病
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首先会影响到睡眠,也是焦虑病人常见到的一个症状。长期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或者是睡眠不实、做梦,有时候还会噩梦纷纭。另外长期焦虑会引发身体上的器官功能失调,非常常见的是影响心血管系统,长期焦虑,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和紧张的状态,很容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而长期高血压又是患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和脑血管病也有关。另外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也和长期焦虑情绪有关,如常见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往往都和焦虑有关联,可以引起内分泌系统失调。如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卵巢囊肿、乳腺结节,男性也会出现性功能障碍,都是长期焦虑、紧张引起的很常见的并发疾病。另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会持续影响人的免疫系统,癌症的发病率也比常人要增加,所以如果感到自己经常紧张、焦虑,要到医院去找医生就诊,如果比较严重,需要给予对症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