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人格障碍的六大表现

杨放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三甲全国第15
挂号

在精神病学里并没有明确的人格障碍六大表现这一说法,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但是这些人格障碍大多存在认知症状、情感症状、人际关系症状及冲动控制症状这四种表现。

1、认知症状:对自我、他人和事件感知和解释的方式偏激、极端甚至不可理喻;在自我认知方面,偏执、自负、自恋,夸大自我才能,自我中心、自以为是,无自知之明;对他人认知方面,普遍不信任、敏感、猜疑、争执,得理不饶人和记恨;对事件认知方面,以偏概全、绝对化、夸张化,沉湎于细节、秩序、规则,苛求完美等;

2、情感症状:突出表现在情绪反应的范围、强度、不稳定性和适当性上,易激惹、暴躁,常因小事而大发脾气,过分情绪化;自我戏剧化,情绪极易变化,可从一端迅速波动到另一端;冷漠,对他人痛苦无动于衷等;

3、人际关系症状:与人交往紧张、焦虑或依赖性过强;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或寻求他人关注;为人狂妄、冷酷无情,甚至残忍、说谎、欺诈等;

4、冲动控制症状:自控能力差,遇事冲动;攻击性强,动辄斗殴、虐待、迫害和伤害他人;凡事没有计划,心血来潮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等。

2023-09-10浏览418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理咨询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人格障碍症的表现
"人格障碍是临床表现非常复杂的一类疾病,一般起病年龄在少年期,从15-16岁在某些方面就开始有所体现,患者体现出个人独特的性格特点。人格障碍的核心症状是个体思维方式、思维模式,还有情绪表达、行为习惯、行为模式等,与周围大家公认的生活习惯或者周围的风俗,社会认可、一般可接受的方式等存在明显的不协调,导致患者很难和周围建立比较稳定、持久的人际关系。\n这类患者的性格特点,或者人格特点的突出表现是缺乏弹性,缺乏基本灵活性。人在适应环境中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缺乏灵活性、缺乏弹性的表现会导致患者出现适应不良,在一定社交功能和保持正常工作、生活关系所需要的人际关系中会受到一定的损害,导致患者出现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总体来讲,人格障碍从专业角度上诊断也非常有难度,因为需要结合患者的成长过程、长期表现,才能做出相对比较准确的诊断。"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表现
边缘性人格障碍按现在的分类是人格障碍的一种类型,而所有人格障碍的表现都比较复杂,很难具体化。边缘性人格障碍主要的特点是情绪和思维内容,包括对自己理解的不稳定,容易爆发相对突出的表现。边缘性人格障碍因为有一定的冲动性和爆发性,所以出现自伤、自残行为的比例和风险较其它情况多见,特别是反复的自残行为,应及时的警惕是不是有边缘人格障碍类型的表现。因为人格障碍的表现相对比较复杂,在即将实施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里,已经不再具体分为各种人格障碍,只把人格障碍分成不同的程度进行治疗。所以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概念,对于非专业人员无需过分的试图明白这个概念。
黄建军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边缘性人格障碍如何表现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非常常见的一个人格障碍类型。患者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1、最主要表现在自我感受,患者对待自己有时非常自卑,有时候又很高傲,觉得自己异于常人,别人都应该去尊重、爱戴、喜欢自己,自我印象非常不稳定;2、人际关系非常不稳定,主要表现为患者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忽好忽坏。好的时候,无论是普通的朋友、还是亲密的伴侣往往都没有界限、距离。但是这种关系非常不稳定,很快就会有争吵、各种不满,觉得对方不理睬自己、忽略自己,从而吵架,甚至为了保护自己、避免伤害,部分患者会提前终止这段关系,所以人际关系也非常不稳定;3、患者在行为模式上也表现得非常不稳定或者有冲动行为。患者对待自己有伤害性的冲动,比如酗酒、抽烟,甚至拿刀片反复划自己。这种冲动是一种继发于内心的恐惧、无聊,患者觉得生活没意思、痛苦,患者伤害自己时反而在精神上获得了安慰,属于冲动行为。这类患者在精神科表现类似于患有抑郁症,因为患者存在自杀、自残的行为,对自己贬低十分严重。有时患者也有躁狂发作的表现,表现得十分自信,觉得自己异于常人,精力十分旺盛,做什么都能成功等。但是无论是躁狂还是抑郁,从精神科的诊断上都是一种现象的局部诊断。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从人格的结构描述进行诊断,并不冲突。但其在治疗上和单纯的抑郁症或者单纯的双相障碍的治疗并不相同,更需要有系统的、专门的、专业的治疗,才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摆脱边缘人格所带来的烦恼。
赖光辉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的偏离个体文化背景预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的一种持久模式,是泛化和缺乏弹性的人格障碍。一般起病于青少年或成年人的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得稳定,导致个体的痛苦或者损害。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1、明显偏离个体文化背景预期内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持久模式;2、该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缺乏弹性和泛化,涉及到个人和社会场合的诸多方面;3、该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者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4、该心理行为模式在长时间内稳定不变,发生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期或者成年人早期;5、该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者结果更好的解释;6、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毒品药物等的生理效应或者其他躯体疾病。
高士元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是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控制情绪,帮助患者改变偏执观念;心理治疗主要是改变患者的心理发展。
高士元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作为心理精神的分类这系统里边作为一大类,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和我们普通的人不一样,有他自己的突出的特点,而这个突出的特点达到了影响到他的个人生活,影响他的工作、家庭生活的程度,给他个人带来困扰,自己内心带来痛苦,而难以让他适应社会环境。人格障碍通常就是,其实它的发展是从童年期、青春期是整个发展过来的,它是逐渐发展形成的过程,而对于人格障碍来讲,它似乎应该是连续性的,它没有明显的这个说从某一天突然变成另外一个人,那不是人格障碍的一个概念。所以它是连续的不断形成的固化的一种模式。这个模式给他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困扰,给他的社会适应带来了问题,这样我们把这样的一些情形就说成是人格上的一个障碍。人格障碍的治疗通常是药物控制症状、控制情绪、帮助稳定情绪、帮助改变他的偏执观念。心理治疗来改变他的心理发展上的问题。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什么是人格障碍
"什么是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而且是表现非常复杂,伴随人一生的疾病。它的核心症状是人格,人格是描述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性格特点、思考问题的方式、情绪活动的特点等等综合的体验。我们认识到这个人是这个人而不是另一个人,主要基础就是看他的人格特点与他人不同。对人格进行表述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这也是人格障碍复杂性的表现之一。人格障碍患者对一些事情,特别是人际关系中发生事件的理解、认识、看问题的角度,会和多数人的常情、常理不一致。因此显得有些与他人不太融洽,甚至格格不入,发生摩擦或矛盾,是这样一个表现。\n人格障碍的复杂性表现在除具体表现差别很大以外,轻重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比较轻一点的人格障碍患者,可能能保持和同龄人正常的社会活动,但是可能很难和他人建立比较持久的、密切的合作关系,强调一定是持久、密切的合作关系。但是他在处理事情、具备能力方面并没有受到影响,甚至有些方面还可以表现得比较优秀。如果人格障碍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大多会表现得和周围世界不同程度的隔离,很难主动和周围特别是人际关系上,产生比较融洽的交流和相处,这是人格障碍疾病的基本知识。"
庞吉成主治医师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三甲
什么是人格障碍
"什么是人格障碍?所谓人格障碍就是指是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行为的模式,在人格的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交和职业功能。患者发生人格障碍的发病年龄往往一般在少年青年或更早的时间发生,并且一直持续到成年或者是终生,患者的主要表现有,以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偏离正常具有贻害,社会和自身,有的患者自己感到非常的痛苦。人格障碍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一、反社会行为。二、冲动型人格障碍。三、偏执型人格障碍。四、分裂型人格障碍。五、强迫型人格障碍。六、表演型人格障碍。"
崔界峰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无法与人建立正常的关系。人格障碍分为A类、B类和C类,A类包括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等。
张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什么是人格障碍?
"通俗一点说人格障碍我理解的是,我们的心理年龄和我们的实际年龄之间的协调出现了困难,就导致我们去应对环境的压力复杂,也出现了一些困难。比方一个25岁的成年人,他的心理上面有一部分因为很复杂的原因,导致他停止在大概只有15岁,就意味着他在某些时候呈现的是他是一个15岁的的心理的状态、精神的状态,而在和一群25岁的人一起工作,所以他其实是很难承受的,就会出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