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慢性砷中毒

李毅贤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甲全国第68

慢性砷中毒通常是因各种途径或方式接触无机砷的化合物,引起的以皮肤改变为主的全身性中毒,需要避免暴露,出现慢性中毒后需脱离接触砷的环境,然后遵医嘱积极治疗。

1、中毒机制:砷化合物可经呼吸道、胃肠道或皮肤吸收,多量接触砷数周后即可发生慢性中毒。职业性砷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砷化合物粉尘,地方性砷中毒主要通过饮用地下砷污染的水,或食用被高砷煤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吸收,吸收入血的砷化合物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2、症状:慢性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出现神经衰弱征群、皮肤黏膜损害、多发性神经炎及胃肠道症状等,以及可导致皮肤粗糙、色黑、脱发,以及指甲失去光泽、变脆易损等。另外,职业性砷中毒临床表现开始通常为无力、厌食、恶心,有时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随后发生结膜炎和上呼吸道炎,常有皮肤病变,如色素沉着和脱失、掌跖过度角化、湿疹、溃疡、毛发脱落等,有时可有肝损害和轻度贫血,长期接触砷化合物可引起皮肤癌和肺癌;

3、治疗与预防:出现慢性砷中毒时,可用硫代硫酸钠协助排砷,同时可大量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C等,出现皮肤改变时,可以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进行涂抹。另外,需要预防和避免暴露在砷过多的环境中,职业性慢性砷中毒患者应暂时脱离接触砷的工作,在采矿、冶炼及农药制造过程中,应采取生产设备密闭、车间通风等技术措施,在维修设备和应用砷化合物过程中要加强个人防护。

如果出现慢性砷中毒的症状,建议到医院急诊科就诊,通过尿砷测定、血砷测定等了解具体情况,然后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后导致身体健康受损。

2023-01-06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急诊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