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规律是什么

王志新儿科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主页

儿童的生长发育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以及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1、由上到下:儿童出生后运动规律一般是,先抬头,后挺胸,再会立、走、跑等;

2、由近到远:比如儿童通常是先会动胳膊,再会活动手指,并使用工具;

3、由粗到细:如儿童一般是先会用手抓取较大的东西,再会用手指捏取较小、较精细的东西;

4、由简单到复杂:儿童在说话时,一般会先无意义的发音,再能够说较清晰的字词,再逐渐会说句子,说大段的话;

5、由低级到高级:儿童在学习时,会先听、看,感受周围的事物,再学会模仿。接着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并且会分析、判断、独立思考。

儿童的生长发育还具有持续性、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每个儿童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完全一致。

2023-11-25浏览5109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小儿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刘华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三甲
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但非匀速的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中,身高的增长有两个快速增长期,分别是生后前两年和青春期,其余时间则相对匀速。神经系统的发育较早,特别是在生后两年内脑功能快速发展,使孩子从基本的生理功能发展到能跑、说和交流。相比之下,生殖系统的发育最晚,直至青春期才开始并逐渐成熟。各系统发育速度的差异,与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黄迪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三甲
儿童生长发育顺序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再到青春期。1、婴儿期:即0-3岁,是人的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出生后第一年内,身高可以增加25厘米左右;第二年,10厘米左右;三岁以后,生长速率逐年下降,并过渡到儿童时期的生长模式;2、儿童期:即3-10岁,包括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生长速率较前下降,并相对稳定于每年5-7厘米;3、青春期:即10-18岁或20岁,此期身体的体型、功能,内分泌和心理行为方面,产生较大的变化。女童10-12岁开始,乳房出现硬结,是青春期开始的标志。男孩12-14岁,睾丸容积大于等于4ml,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青春期是人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青春期的女孩,每年身高增长约7-8厘米,男孩身高每年增长约9-11厘米,青春期平均时间为6-7年左右。
张玉玲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有哪些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在连续性的基础之上,还是分阶段的过程;2、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发育不平衡。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早,而生殖系统发育最慢,需要等到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生殖系统才逐渐发育成熟;3、孩子的生长发育存在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完全一致;4、孩子的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从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简单到复杂;5、孩子的生长发育受较多因素影响,如遗传因素、饮食因素、运动因素、睡眠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等。
张晓蕊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儿童的生长发育连贯,各个系统发育可能会不平衡,同时会有一些一般规律,主要指的是从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和由简单到复杂,具体以下:1、从上到下:孩子运动发育首先是先会抬头,然后再会翻身,然后再坐、再站、再走,这个就是发育从上到下的一个规律;2、从近到远:比如孩子先是会挥动手臂,先是手臂和大腿的活动,然后慢慢地再到手的活动和脚的活动;3、由粗到细:孩子手部的活动一般先是整个手掌去抓东西或者搂东西,然后慢慢地再发展到手指,可以做对指的运动,也就是手指发育逐渐灵活,可以去捏东西;4、由低级到高级:一般指的是比如孩子画画,可能先会画直线,然后慢慢会画圈,然后慢慢地再会画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5、从简单到复杂: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慢慢随着生长发育,可能先是会看、会听,再去模仿。慢慢孩子会发展出自己的认知状态,会记忆、会思维、会重新组合。以上就是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所有孩子的生长发育都会遵循一般规律来走。
郑少娟副主任医师
福建省立医院三甲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儿童生长发育具有以下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是指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胎儿期开始,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结束,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各个部分不断成长发育和成熟。2、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生长发育速度,例如婴儿期在0-1岁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尤其是出生前的3个月,身高和体重增长迅速。1岁以后速度慢慢减缓,一直到幼儿期,大概在1-3岁,生长速度相对稳定,但仍然是比较快速的。儿童期在3-12岁期间,增长速度较为缓慢而且平稳,而青春期又会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3、具有个体的差异性:遗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父母的身材高大的儿童。其生长发育有比较大的可能倾向于高大的体型,但遗传因素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营养、疾病、生活环境还有心理因素等,充足的营养能保证生长发育。而营养不良或疾病,如慢性疾病状态,则有可能阻碍生长发育。生活环境中的良好卫生条件,适宜的居住环境等,也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王祥香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三甲
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哪些规律
儿童生长发育存在以下几点规律: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阶段过程,不同阶段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特点,生长速度不同,例如儿童生长存在两个高峰期,最明显的生长是在婴幼儿时期,其次在青春发育期;2、儿童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3、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发育最慢,淋巴系统先快后慢。此外,儿童生长发育受到遗传和环境影响,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梁昱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三甲全国第36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如下:1、连续性:从出生到18岁前都是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体重、身高不断地增长,不会停止,为延续的过程,但其过程中会出现2个高峰,分别为1岁以内婴儿期的生长高峰和青春期的生长高峰;2、不均衡性:身体的八大系统并非均衡发育,2岁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展最快,出生时头部较大,前1年头围增长较快,表明神经系统、脑细胞在迅速发展、完善。之后学龄期儿童淋巴系统发育最旺盛,扁桃体比平时稍大,胸腺也稍大,查体可以摸到颌下、颈部淋巴结。生殖系统发育较晚,一般青春期时才进行发育;3、个体差异性:生长发育规律不绝对,由于年龄、遗传、家族、地域等因素会导致有所差异;4、普遍规律:生长发育多为从上到下,例如先抬头出现颈部的第1个生理弯屈,学会坐后出现胸部第2个生理弯曲,学站、学走后出现第3个、第4个生理弯曲。还有从近到远,例如先胳膊后手,先腿后脚,从粗到细,刚开始先大把地抓东西,到了一定年龄才会进行用手指捏豆、拿东西等更精细的活动,另外还有从简单到复杂。
肖娟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三甲全国第1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是遵循着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粗放到精细发展的基本规律。总体来讲,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育属于阶段性:同时又是连续性,通常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两个高峰,一般在出生的头1年,身高、体重、头围都会快速的增长,处于快速的增长期。1岁以后儿童的生长速度相对放缓。到进入青春期也就是12-18岁阶段,又进入快速的生长期;2、存在个体差异性:有的儿童会早长,有是晚长,所以家长不必纠结于同龄的儿童,可能他会做而自己的孩子不会做,或者体重上有小的波动,都属于正常;3、各个系统发育不均一:比如儿童的神经系统会早发育,神经系统基本上会在3岁之前,大脑的脑细胞的发育就基本完成。而生殖系统的发育相对靠后,一般是在12岁以后,才逐渐的开始发育生殖系统。
陈志衡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三甲全国第73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有哪些
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体格的发育、智能的发育、大脑的思维的发育,有以下的规律: 1、由头至脚:儿童的发育是从头部开始,儿童先会抬头,抬头之后会挺胸,挺胸之后开始独坐,坐完之后会爬、翻身,接下来慢慢地就会独自站立、行走,儿童的发育过程是从头到脚的发育,从上面到下面的发育,先发育手,再发育脚过程; 2、粗大运动到精细运动:粗大的运动包括宝宝的抬头,还有四肢的运动,精细运动是手指抓东西的运动,经常可以发现儿童抓物体是推动大臂去抓,接下来用整个手掌去抓物体,慢慢随他年龄长大,尝试用手指抓物体,再做各种精细的动作; 3、由低级到高级:低级动作是儿童最开始的时候,发咿呀咿呀的声音,即语言的发育,有些可能做粗糙的动作。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语言从一个字,慢慢变成说两个字、三个词组,接下来会造句。接触了语言之后,接下来思维、认知慢慢地从简单的看东西,变成自己去想东西,构成一定的思维。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生长发育的规律
"生长发育规律:\n第一、是一个连续的阶段性的过程,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并非等速进行,具有阶段性,一般年龄越小增长越快,生后六个月内生长最快,一周岁以后基本稳步成长,到了青春期又迅速的成长。\n第二、各器官系统的发育的不平衡,各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有先后,神经系统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是发育最晚,淋巴系统是先快而后回缩,皮下脂肪发育年幼时比较发达,肌肉组织的发育到学龄期逐渐才加速。\n第三、生长发育一般规律是有一定的规律顺序性,一般生长发育循序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序。\n第四、个体差异,生长发育在一定的范围受先天性和后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