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是2-3岁,一般可以认识男、女,包括对自己性别的认识和对他人性别的认识,还可表现出自尊心、同情心、害羞等。儿童的性别意识是在生物学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家长需要注意培养。
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及社会性发展三方面。例如14-22个月的儿童中,通常男孩在所有玩具中更喜欢卡车和小汽车,而女孩更喜欢玩具娃娃或者柔软的玩具。儿童对同性别玩伴的偏好也出现得很早,通常2岁的女孩更喜欢与其他女孩玩,而不喜欢跟吵吵闹闹的男孩玩,2岁时女孩对于父母和其他成人的要求就表现出更多的遵从,而男孩对父母的要求的反应更趋向多样化。
2岁时儿童开始对他人的性别有一个认识,此时对自身的性别认识不准确,2.5-3岁时,绝大多数儿童能够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儿童3-4岁时可以明确分辨自己的性别,对性别角色认识不明确,可以接受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如男孩可以穿裙子等。儿童5-7岁时开始明确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开始认识与性别相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女孩要文静等。
学前期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很大,学前期是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在这一时期所获得的有关性别角色的信息、观念等都会影响日后的性别行为。因此家长必须在儿童3岁前进行性别确认教育,引导儿童从幼年起正确地进行自身性别确认,使性别和性别角色保持一致。同时应对儿童进行初步的性教育,学会认知不安全环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若儿童的性别和表现出的性别角色不相符,家长应提高警惕,给予正确的引导,避免打骂、讽刺,必要时可前往医院心理科就诊。
性别教育是儿童性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成长中的重要一环。要做好初期的性别教育,为儿童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若儿童在这一阶段表现出与发展规律不相符的现象,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若出现性别认同障碍,可及时前往医院小儿科就诊,检查性器官的发育情况、性激素水平、染色体有无畸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