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暴力行为的先兆表现

禹华良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11

暴力行为的先兆表现有很多,包括情绪激越、呼吸增快、肌肉紧张等,需要查明其发生的原因,由专业医生进行针对性解决。而临床较常见引发暴力行为的因素包括家庭影响、社会问题、文化教育不足、情绪管理异常以及曾有暴力虐待经历等,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家庭影响:家庭成长环境不良,父母经常争吵,或是有打架等暴力行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产生不佳的深刻影响,可能会造成其缺乏安全感,情绪淡漠,形成不良的人格特质,容易出现反社会人格,对外界产生攻击性。应当注重儿童的成长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避免在其面前有争吵、打骂等不良行为,引导儿童尊重、关爱他人,养成良好的性格;

2、社会问题:可能遭遇不平等的待遇,比如经济水平的差异、教育机会不公平等导致内心产生被排斥、边缘化的感觉,从而对外界环境产生敌对感和挫败感,自觉自尊心遭到严厉打击,情绪失控,有挫败、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有暴力冲动。建议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沟通交流、认知行为改善等方式平复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通过主动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力量;

3、文化教育不足:可能是教育程度不足使得对正确认知不足,不能自我掌控,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容易失去理智做出冲动行为,脾气急躁,嗓门大,可能不会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是正确或是错误。应当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多看书,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内心的强大程度,以帮助自己处理或合理释放负面情绪,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

4、情绪管理异常: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挫折、压力等负面情绪时容易失去理智,而产生暴力冲动,从而侵害他人,做出不理性的行为。建议应与亲密友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以纾解内心的压力,或是通过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冷静、调整自己,学会掌控情绪,避免异常波动;

5、曾有暴力虐待经历:可能自身曾经有被他人暴力对待,从而产生报复性心理,对外界产生攻击性,错误的认为暴力是一种自我保护或是报复的良好手段,当遇到可能危及自身或是类似情形时,会因为恐惧、焦虑、不安等有暴力冲动,浑身肌肉变得紧张。这种情况属于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告知信任的家人自己曾经遭遇的经历,以得到情感支持和理解,重建自信,淡化内心阴影,并由专业医生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暴力思维。

建议容易有暴力行为者应避免自己长时间独处,多参加群体社会活动,比如登山、打篮球、踢足球等,多与他人共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沉浸入负面情绪中。

2024-02-2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