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新生儿水便分离怎么回事

张玉晶儿内科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导致新生儿水便分离的原因主要有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病理性原因主要包括肠道感染和消化不良等。

一、生理性原因:

水便分离的现象多见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乳中90%的成分是水,并且母乳的成分较容易被消化吸收。大部分母乳经过新生儿的肠道后被吸收,从而形成的食物残渣较少,所以大便就会表现为粪质较少,水分相对较多,出现水便分离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此时如果婴儿的状态良好,吃奶较好且大便次数没有明显增加,体重增长正常,则不需过多处理,细心观察便可。

二、病理性原因:

1、肠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肠炎,会导致肠道吸收功能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肠道水肿,食物没有被完全吸收,也会造成水便分离,有时还会有黏液和脓血便。新生儿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烧、精神状态差、呕吐、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尿量减少、脱水等。应积极治疗肠炎,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散等药物;

2、消化不良:新生儿出生以后,各器官和系统功能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尤其是胃肠道功能,但这时生长又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此时若有着凉、喂养不当等诱因,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可以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哭闹、腹泻、大便有奶瓣或者是水便分离等现象,此时可以应用消化酶、益生菌类药物来调整肠道功能,改善症状。

2021-11-3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小儿内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