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戒断性酒精综合征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聂志扬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三甲全国第60

戒断性酒精综合征通常指的是酒精戒断综合征,可能与长期习惯性饮酒、心理因素、社交环境影响、身体不适应、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改变等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遵医嘱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护理等方法进行治疗。

1、长期习惯性饮酒:因长期饮酒,患者的神经细胞已经习惯在酒精环境中运作,形成了耐受性以及心理依赖,从而可能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有出汗、恶心等症状。建议患者逐渐戒酒,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2、心理依赖:当患者过于焦虑、抑郁时,受情绪影响,可能会在戒断时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表现为反胃、呕吐等。建议患者深呼吸,及时调整情绪;

3、社交环境影响:若患者无法避免需要饮酒的场合,可能会出现饮酒与戒断反复出现的情况,这时可能会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表现为心动过速、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地西泮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治疗;

4、身体不适应:长期摄入酒精饮料会导致细胞损伤,当停止酒精摄入后,受损的细胞不适应,从而可能引起酒精戒断综合征,表现为眩晕、呃逆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盐酸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治疗;

5、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改变:长期饮酒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适应性改变,以应对酒精的存在。当酒精被突然撤除时,中枢神经系统无法迅速适应这种变化,因此会出现一系列反应。可以逐渐减少饮酒,一次性完全戒断相对比较困难。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疾病治疗期间,患者应坚定戒酒的决心,避免再次饮酒。同时,应避免接触与酒精有关的环境和人群,以减少复饮的风险。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肝功能、心电图等。

2024-01-22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普通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