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脓肿是指鼻中隔软骨膜下或骨膜下积脓,后者多由前者继发感染而致,多因鼻中隔血肿继发感染所致,少数可继发于邻近组织的疖肿、急性鼻窦炎、流感、猩红热和伤寒等,因此本病也可发生在新生儿和幼儿。临床表现为鼻中隔对称性肿胀、局部疼痛明显、鼻梁和鼻尖红、肿、疼痛等。治疗应切开引流、控制感染、消除病因、治疗并发症,大部分积极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
鼻中隔脓肿多因血肿和感染所致,鼻中隔血肿常见病因为外伤和手术,临近组织器官和鼻黏膜的损伤也会造成鼻中隔脓肿。
大多由鼻中隔血肿而来,故多见于外伤或鼻中隔手术后。鼻中隔的血液供应来自筛前动脉、筛后动脉、腭大动脉和鼻腭动脉,其中鼻腭动脉由蝶腭动脉分出,经犁骨的动脉沟直达犁骨尖端,并与穿过切牙孔的腭大动脉分支相吻合。由于鼻中隔软骨膜或骨膜为一较为坚韧的结缔组织,其下方的出血不易穿破,血液淤积其下方而形成血肿。鼻外伤多见于儿童,因跌伤、击伤引起鼻中隔血肿,未及时引流,继而感染而成脓肿,鼻中隔手术形成血肿,继发感染而成脓肿。内镜术后也可并发鼻中隔脓肿,考虑可能原因包括手术对鼻黏膜的损伤,尤其是鼻中隔利特尔区及下鼻甲前端;术前准备不足,未行抗炎治疗;手术器械的污染;术后鼻腔清理不及时等。
鼻中隔黏膜损伤,化脓菌侵入黏骨膜下发炎化脓。曾有因鼻腔插十二指肠引流管受伤后,引起鼻中隔脓肿的病例报道。
邻近组织的炎症如鼻、唇、鼻中隔小柱及上切牙根感染,炎症蔓延至鼻中隔形成脓肿。
急性传染病,如麻疹、伤寒、流行性感冒、猩红热、丹毒等,亦可并发鼻中隔脓肿。
身体免疫力低下可能也是鼻中隔脓肿的诱发因素。
目前无此病的具体流行病学调查。
鼻中隔脓肿好发于鼻外伤、鼻中隔手术,及鼻中隔附近组织感染的人。
鼻中隔脓肿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鼻中隔对称性肿胀,局部疼痛明显,鼻梁和鼻尖红、肿、疼痛等,还会有全身的寒战、发热等。部分患者还会并发鞍鼻畸形、鼻中隔穿孔、海绵窦栓塞、菌血症、颅内感染等。
额部头痛和鼻梁压迫感。
鼻梁和鼻尖红肿、疼痛,并伴有触痛。
鼻中隔双侧对称性肿胀,质软,有波动,且触痛明显。
脓肿自行穿破者可能有脓血流出。
全身症状有寒战、发热、周身不适,并有头痛。
鞍鼻畸形是指鼻梁外形扁平,或向内塌陷凹入呈马鞍状,称为鞍鼻畸形。重度畸形还有鼻长径短缩、鼻尖低并向后仰,致鼻前孔朝前上方,出现碟状脸畸形。鞍鼻主要系由于构成鼻支架的鼻骨和中隔的破坏所致,或还有鼻腔内壁黏膜损伤后疤痕挛缩的合并因素存在。
鼻中隔穿孔指各种原因导致的鼻中隔贯通两侧鼻腔的永久性穿孔,穿孔的形态、部位,及大小各异。
是海绵窦内血栓形成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常由头面部的局部感染病灶引起。
菌血症指血流中出现细菌,菌血症的患者可以无症状,也可因并发或继发多器官感染,出现各种急性感染症状。
颅内感染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侵犯脑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
当患者出现鼻腔红肿、疼痛,鼻腔流脓血,及全身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耳鼻喉科,以免延误病情。医生会做相应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如前鼻镜检查、血常规、鼻部CT等,鼻中隔脓肿还应与鼻中隔血肿做相应鉴别。
如患者出现鼻尖部红肿、疼痛,并伴有触痛,请患者积极就医。
如患者出现鼻腔流脓血的症状,请患者及时就医。
如患者出现全身症状,如寒战、发热、周身不适、头疼等症状,请患者及时就医。
患者应优先就诊于耳鼻喉科。
请问您哪里不舒服?
请问您这个症状持续多久了?
请问您之前有看过其他医生吗?
请问您在家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请问您以前得过什么疾病吗?
请问您以前做过手术吗?
观察鼻部外观形状及颜色是否有变化,查看患处是否有触痛。
在耳鼻喉科,前鼻镜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该装置采用旁照灯,经头部定额镜反光对焦,观察鼻腔内部结构。顾名思义,前鼻镜只能检查鼻腔前部的结构,主要是下鼻甲、下鼻道,以及头部后仰时也可观察到部分中鼻甲及中鼻道。
CT常常用于全身的各个系统检查,并取得良好的应用,CT检查包括普通的平扫和增强扫描。断层图像,可显示喉部任一平面的器质性病变。
血常规化验常作为疾病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等,医生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病情。
配合以下患者自述和辅助检查结果,即可对此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鼻梁、鼻尖红肿。
鼻中隔对称性膨隆,黏膜色泽暗红,触之柔软而有波动,触痛明显,隆起对血管收缩剂无反应,穿刺可抽出脓液。
发现具体病灶。
发现白细胞总数增高。
自述鼻部红、肿、疼痛或全身不适,如发烧、头疼等现象。
鼻中隔血肿属于部分鼻中隔脓肿的前一个病变节段,也会引起鼻部不适症状,因此需要进行鉴别,来判断患者病情。原因多为鼻外伤或鼻中隔骨折后局部血管损伤出血而形成,鼻中隔矫正术和鼻中隔黏骨膜下切除术也可并发本病,非外伤或手术引起的自发性鼻中隔血肿较少见。临床表现多有双侧鼻塞、额部头痛和鼻梁压迫感,无明显全身症状。检查见鼻中隔两侧呈对称性半圆形隆起,黏膜色泽暗红或正常,触之柔软,隆起部位对血管收缩剂无反应,穿刺可抽出血液。通过临床表现和穿刺检查可进行鉴别。
当患者明确诊断为鼻中隔脓肿后需立即行切开引流,如有坏死软骨,应予清除,放置引流,每天冲洗脓腔,不填塞鼻腔,全身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鼻中隔软骨坏死过多,遗留鼻小柱塌陷或鞍鼻者,可二期行鼻整形手术,一般经过短期治疗后可痊愈。
主要以应用头孢类、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为主。通过应用抗生素可以控制感染,缓解症状。一般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常用药品如头孢西丁、头孢克肟、氧氟沙星等。
切开引流,鼻中隔黏膜表面用1%地卡因棉片麻醉,在鼻中隔前下方切开黏骨膜,清除坏死软骨,必要时在对侧黏膜另一平面做第二切口,以利引流。
脓腔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后放置橡皮引流条两天,如有出血则鼻腔填塞。
鼻中隔软骨坏死过多,遗留鼻小柱塌陷或鞍鼻者,可二期行鼻整形手术。
大部分积极治疗的鼻中隔脓肿患者预后良好,可以治愈,并且多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但是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避免复发。
鼻中隔脓肿可以治愈。
鼻中隔脓肿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鼻中隔脓肿的患者建议术后一周、两周、一个月复查鼻内镜和血常规。
鼻中隔脓肿无特殊饮食调理,患者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注意营养均衡,应多吃苹果、香蕉、橙子、胡萝卜、南瓜等。
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可能会使本病症状加重。
忌烟酒,吸烟、喝酒对身体毫无益处,所以应戒烟、戒酒。
术后六小时进食,饮食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如牛奶、浓汤、粥,根据患者耐受情況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如米饭、炒菜等。
鼻中隔脓肿患者应注意鼻部卫生,保持洁净,不要过分紧张,注意头孢用药禁忌,术后不可进行剧烈运动,以及用力擤鼻涕。
需注意抗生素不良反应,若出现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应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手术后不可用力擤鼻涕。
患者术后应禁止剧烈运动。
注意维持口腔及鼻腔的卫生。
如果做了手术,术后注意鼻腔内是否仍疼痛难忍,鼻部皮肤是否红肿,术后是否继续发热,如出现此症状,需尽快就医。
患者应特殊注意,应用头孢的前、后七天内禁止饮酒。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工作及运动中避免外力伤害,妥善处理鼻中隔出血,积极治疗鼻部感染性疾病,都可对鼻中隔脓肿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每天运动一小时。
外出工作及活动时应做好防范措施,尽量避免鼻部受到外力伤害。
患者如患有鼻部及周围的感染性疾病,应积极进行治疗。
[1]孙虹,张罗.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第9版[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34.
[2]栾强主编.精编耳鼻咽喉疾病临床诊疗[M].2018: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