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是一种感染力与传播力较强的疾病,其病毒是一种乙醚敏感的DNA病毒,羔羊感染后死亡率较高,人类接触羔羊的活动性皮损或者接触了污染物可被传染。一般表现为丘疹、红色渗出性结节、乳头瘤样损害、结痂。羊痘潜伏期在5~6天,病程约6周,治疗上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较为常见的药物包括罗红霉素、利巴韦林、西替利嗪等。
羊痘是一种具有极强感染力与传播力的疾病,当羊群中一旦有羊感染了羊痘病,病毒便会在羊群中扩散,人接触患病羊从而感染病毒。此病情好发于牧羊人、兽医以及屠宰人员。
羊痘是羊痘病毒所致,这是一种对乙醚敏感的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此病毒主要是侵犯羊,人是由于接触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
羊痘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一般冬季、春季较为常见,牧羊人、兽医、屠宰人员常见。传染源主要是病羊和污染物,病毒存在于皮损的分泌物中。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染。
当人接触患病羊群,会引起羊痘。
羊痘好发于牧羊人、兽医以及屠宰人员。
羊痘患者典型症状为丘疹、脓疱、焦痂、乳头瘤结节等,好发于身体的暴露部位如手、面部等,局部有轻微肿痛及瘙痒,伴有微热,局部淋巴结肿大。
初期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可伴有瘙痒。
逐渐增大发展成顶端扁平的出血性脓疱或大疱,中央有脐凹和结痂,大小为2~3厘米,最大可达5厘米。
形成脓疱后的24~48小时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周有特征性的灰白色或紫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
随后痂皮脱落,变成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
羊痘患者局部有轻微肿痛,无全身症状或仅有微热。
病原菌侵入人体血液,并在其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感染症状。
皮疹部位的病毒大量增加,出现血疱、大疱、坏死等严重皮损。皮疹处大量病毒还会进入血液,发生病毒血症。
患者在接触羊后出现局部皮肤肿胀、痛痒或红斑、丘疹、水疱需要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做体格检查、病原菌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病情。该病情需与牛痘、化脓性肉芽肿、挤奶人结节相鉴别。
接触羊群或周边环境后,出现局部形成丘疹结节的患者需要及时就诊。
一般建议羊痘患者到皮肤科就诊。
是否接触过羊群?
羊群中是否有出现患病情况?
有无发热情况?
什么时间开始出现症状的?
皮损处是否有瘙痒、红肿、疼痛的感觉?
曾用过什么药物(包括口服和外用)?药物的剂量?疗效如何?
通过视诊、触诊、压诊、刮诊等,可以对皮肤病损的特征进行判断,有利于初步诊断。
取痂皮或皮损组织,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可以判断是否有病毒包涵体,也有利于诊断。
取病变处的皮损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发生的病理改变,早期可见棘细胞水肿、空泡形成及气球样变,表皮及真皮细胞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后期表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乳头水肿,其内血管增税、扩张,伴组织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细胞浸润,有利于明确诊断。
明确患者淋巴结是否出现肿大、压痛等症状,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明确白细胞以及淋巴细胞是否出现升高,若存在升高提示存在病毒的感染。
一般为恢复期的检查,明确患者体内有无羊痘相关抗体,若存在提示患者感染过羊痘病毒。
医生根据接触史以及体格检查确诊此病,如患者与患有羊痘的羊群有接触,出现局部皮肤肿胀、痛痒或红斑、丘疹、水疱即可诊断。少数情况需对组织进行电镜下观察,发现病毒包涵体确诊。
由牛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病,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本病不仅可以传染给人,还可引起人、猫及牛间的传播。本病的发生往往有明确的动物接触史。
化脓性肉芽肿是一种良性的、皮肤黏膜增生导致的血管病变,多发生于皮肤损伤后。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和少年较为常见。患者多伴有外伤史,但是没有牲畜接触史,可以此鉴别。
为接触感染挤奶者结节病毒病牛的乳头及乳房引发感染的一种皮肤疾病。挤奶者结节最主要的病因为接触感染挤奶者结节病毒病牛的乳头及乳房引发感染。危险因素主要与职业有关,如奶牛厂的挤奶工人。
羊痘治疗采用对症处理,防止继发感染的原则,患者一般进行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本病病程一般为3~6周,可自愈,愈后可以获得终生免疫力。
污秽结痂处用0.1%的雷夫奴尔软膏涂抹,其目的是使结痂软化脱落,而水疱破溃后形成的糜烂面用0.1%的雷夫奴尔溶液湿敷并包扎。
可口服利巴韦林等进行抗病毒治疗,合并化脓性感染需要静滴青霉素。
手术治疗主要是用于切除巨大而向外生长的皮损部,可使病程缩短。
羊痘患者经过正规处理,预后良好,对寿命无影响。
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本病愈后良好。
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该病情不影响生活质量,对寿命无影响。
患者病情治疗后一般建议1~3个月复诊一次。
羊痘患者应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新鲜的水果、蔬菜为主。同时注意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吃维生素含量高、含锌高的食物。
发热、口腔黏膜糜烂等患者影响患者进食,可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鸡蛋汤、鸡蛋羹等。
注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清淡为主。
宜吃维生素含量高、含锌高的食物。
因羊痘具有传染性,它的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患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在生活上避免与他人共用清洁用品等。
患者可以剪短指甲,切勿搔抓皮损处。
患者房间保持清洁,每天进行通风。
平常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防止通过生活用品类传播给他人。
病情较为严重的羊痘患者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的糜烂,出现该症状之后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进行护理,也可含漱2%的硼酸溶液;注意避免搔抓患处。
预防羊痘最主要的是应做好防控工作,首先应预防动物感染,人需远离患病羊群。
养羊者需要对羊群进行定期的检查,观察羊只是否出现水疱、脓疮、丘疹等症状,若存在,应高度怀疑出现了羊痘病,需立即予以处理。
对于患有羊痘的羊群和人群,应该隔离,避免与其接触。
实验室制作疫苗的人员需做好防护,避免自己被感染。
可以给新生羊羔接种相关疫苗,以获得终身免疫。
4850点赞
[1]高益.崇明区常见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皮肤病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