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间内滥用、误用或故意使用大量可卡因,超过个体耐受量,产生相应临床表现时,称可卡因中毒。可卡因中毒较罕见,主要由滥用、误用导致,常表现为瞳孔扩大、反射亢进、谵妄、幻觉等症状,甚至可发生呼吸或循环衰竭。急性可卡因中毒一般不需治疗,严重患者应进行机械通气、清除毒物、镇静等治疗,预后较好。
可卡因中毒主要由于过量滥用、误食误用可卡因以及治疗用药过量超过人体耐受等因素导致。可卡因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等多种途径吸收,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并可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好发于使用可卡因的人群。严重胃病及胃排空延迟可诱发该病。
可卡因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量滥用、误食误用可卡因以及治疗用药过量超过人体耐受等因素导致可卡因被人体吸收,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引起中毒。
严重肝肾疾病、严重肺部疾病、严重甲状腺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可降低人体对可卡因的耐受程度,诱发可卡因中毒。
口服可卡因时,胃排空延迟可增加可卡因吸收时间和吸收剂量,诱发可卡因中毒。
我国毒品管控较严格,可卡因滥用者较少,故而可卡因中毒较为罕见,目前尚无相关流行病学研究。
本病好发于使用可卡因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严重疾病患者、胃排空延迟患者。
可卡因中毒典型症状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系统的表现。此外,可有瞳孔扩大、心动过速、反射亢进、肌肉抽出等躯体症状,怀疑、偏执妄想、迫害妄想、谵妄、幻觉等精神症状,以及抑郁、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戒断症状。可卡因中毒可并发传染性疾病、鼻黏膜疾病、横纹肌溶解、肾衰竭、急性精神病、急性肺综合征等疾病。
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好动、健谈,能较长时间地从事紧张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甚至胜任繁重的、平时不能承担的工作。兴奋初期,滥用者产生欣快,感到飘飘欲仙、舒适无比,表现洋洋自得、健谈。用药后的兴奋作用,产生了消除疲劳的感觉,这类兴奋感觉只能维持30分钟左右,随之出现抑制效应。一次服用可出现兴奋、欣快、面红、脉速、情绪高涨,并与情绪低沉、头晕交替出现。长期大量服用时,病人的情绪以欣快为主,言语增多,可有短暂的幻视、幻触或幻听,可出现身体失重感,病人感觉自己在空中飞翔,女性可有性欲亢进。
小剂量的可卡因导致的心律是缓慢的。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剂量,则可导致死亡。长期大剂量使用者可有心肌纤维化、左心室过度萎缩、心肌病等相关表现。
可有口干、吞咽困难、恶心呕吐、食欲降低、体重下降等表现。
可出现胸痛、高血压急症、心律失常等临床上需要高度警惕的问题。
有瞳孔扩大、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呼吸变促、体温上升、肢体震颤、反射亢进、肌肉抽搐、癫痫大发作,不眠及极端紧张,有的病例还可能出现幻觉,此时有一定的危险性。瞳孔会极度扩大,甚至出现心率失常、心血管衰竭、呼吸衰竭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常表现为怀疑、偏执妄想、迫害妄想十分突出甚至攻击行为,可出现谵妄状态和大量幻觉,尤以幻触为特征性症状。病人感到皮肤虫行蚁走感,奇痒难忍,有针刺样疼痛,这种知觉障碍特别强烈难受,以致病人不惜用刀切开皮肤取“虫”,而留下疤痕累累,甚至断肢自残。
大剂量使用可卡因会产生戒断症状,主要表现为嗜睡、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增加和抑郁。在戒断很长一段时间后对药物的渴求仍然会很强烈。
通过静脉注射滥用可卡因,可引起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许多人共用注射器也可以导致其他传染病甚至艾滋病的发生。
反复鼻吸可卡因可造成鼻黏膜损伤。经常滥用者可能有频繁流鼻血、鼻黏膜感染甚至鼻中隔穿孔。
大剂量使用可卡因可导致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肉的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等肌肉受累的情况,亦可有发热、全身乏力、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炎症反应的表现,尿液可呈茶色或红葡萄酒色。
可卡因过量可导致肾衰竭,可有少尿、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皮下水肿、胸水、腹水、心律失常、心前区疼痛、气短、气促、呼出气体有尿味、贫血、皮下或黏膜出血点、瘀斑、反应淡漠、谵妄、昏迷、骨质疏松等表现。
严重的药物过量会导致急性精神病,表现为性格改变、情绪反常、思维紊乱、意志减退、妄想、幻觉等精神分裂样症状。
吸食可卡因的患者可能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发热、咯血、缺氧等呼吸衰竭表现。
有可卡因应用史,出现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怀疑、妄想、幻觉、瞳孔扩大等症状的患者,应就诊于急诊科或内科,进行毒物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血液检查、头颅CT等检查,并与镇静催眠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疾病相鉴别。
有可卡因应用史,出现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怀疑、妄想、幻觉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出现瞳孔扩大、呼吸急促、肢体震颤、肌肉抽搐、谵妄、昏迷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去急诊科就诊。
幻觉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怀疑、妄想、幻觉等)
使用过什么药物?
既往有无吸毒史和其他病史?
口服中毒时留取胃内容物、呕吐物或尿液、血液进行毒物定性检查。尿中可见苯甲酰芽子碱。
严重可卡因中毒者表现为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
可见窦性或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早搏,心肌缺血或者心肌梗死等。
显示白细胞升高、高血糖、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异常、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
常无异常改变,有助于排除脑出血。
可卡因中毒通过可卡因使用史、临床表现、毒物检测结果确诊。
具有可卡因过量使用或误用史。
具有上述中枢兴奋和拟交感样作用症状:高血压、心动过速、皮肤苍白、室性心律失常,偏执状态,癫痫发作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特别是髓核呼吸抑制。
胃内容物、血、尿毒物分析显示可卡因成分。
镇静催眠药中毒常有嗜睡、神志恍惚、言语不清、瞳孔缩小、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神经系统症状,而可卡因中毒神经系统症状常表现为瞳孔扩大、反射亢进、肌肉抽搐。且二者病史不同,所用药物不同。此外,血、尿或胃内容物检查也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有机磷农药中毒除了瞳孔缩小、肌肉痉挛、心率失常、谵妄、昏迷等症状外,还可表现为多汗、流泪、流涕、流涎、尿频、大小便失禁、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急、肺水肿、共济失调、烦躁不安等表现。可卡因中毒患者有可卡因使用史,常表现为瞳孔扩大,胃内容物、血、尿毒物分析显示可卡因成分。
可卡因的作用时间非常短暂,急性可卡因中毒一般不需治疗。严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机械通气、清除毒物、镇静、持续心电监护等急症治疗,针对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高热、高血压、癫痫、严重营养不良进行对症治疗。可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硝酸盐、酚妥拉明等药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出现呼吸抑制或昏迷,应尽早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摄入致命量的毒品时1小时内催吐、洗胃。可灌服活性炭、导泻。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口服中毒者,不宜催吐,因可致惊厥。
地西泮肌注或者静脉推注,必要时可以反复使用。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
室性心律失常时可给予拉贝洛尔。如果拉贝洛尔无效,可试用苯妥英,尤其适用于癫痫发作者。
对于多数中毒症状,早期使用苯二氮䓬类非常有效,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惊厥、心悸和高血压,常见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有三唑仑、地西泮、劳拉西泮。
对于苯二氮䓬无效的高血压患者可使用静脉注射硝酸盐和芬妥拉明。由于β阻滞剂会导致持续性α肾上腺素能兴奋,不建议使用。
本病无需手术治疗。
急性可卡因中毒患者可自行恢复,严重者经短期治疗也可治愈,一般对寿命影响较小,但频繁滥用可卡因可致死亡。
一般急性可卡因中毒者可自行恢复,严重患者经短期治疗可治愈。
可卡因中毒一般可以治愈,对寿命影响较小。但频繁滥用可卡因可因循环或呼吸衰竭等原因死亡。
可卡因中毒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洗胃后不要着急进食,应按照医嘱从流食到普食的过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可卡因中毒患者洗胃后不能马上进食,可以4~6小时后少喝一些温水,吃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煮烂的粥类,注意食物的温度要适中。2~3天后逐渐增加饮食,增加营养。
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饮用豆浆、酒、饮料等。
可卡因中毒患者的护理,主要是鼓励患者饮水,遵医嘱应用利尿剂,戒烟戒酒。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应鼓励患者积极治疗,解除毒瘾。
昏迷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经常为病人做肢体被动运动,以防止肌肉僵直及静脉血栓形成。如有皮肤溃疡及破损应及时处理,预防感染。
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同时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加速毒物的排出。
戒烟戒酒,香烟的烟雾中存在大量有害成分,会刺激病情加速恶化,酒精也可能对细胞造成损伤,还可能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甚至发生毒副作用,因此应戒烟戒酒。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积极抢救,准确记录尿量。
应多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程度及心理状态,若患者情绪较为激动,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可采取转移注意力等有效方式,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对心情进行调整,鼓励其树立与毒瘾作斗争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戒除毒瘾。
可卡因的预防主要是病因预防,减少滥用、误用,做药物治疗使用时要适量,对于已成瘾人群以戒除毒瘾为主。
减少使用,做到远离毒品,避免接触不明药物和饮料。
使用含有可卡因药物治疗疾病的患者,注意避免滥用。
可卡因成瘾人群应积极治疗,早日戒除毒瘾。
4825点赞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74-376.
[2]沈洪,刘中民.急诊与灾难医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0-144.
[3]佚名.科学家找到抑制可卡因上瘾新方法[J].医药前沿,2015(5):4.
[4]佚名.中毒性精神障碍[J].中国医药导报,2002,51(2):143-150.
[5]唐学杰主编.急诊医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01):342-343.
[6]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急诊医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01):268-26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