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是一组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血浆中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为主要临床特点,感染、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是其常见并发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血清学检查等方式确诊该疾病,利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患儿一般预后良好,但容易复发,需引起注意。
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根据有无血尿、高血压、氮质血症、血中补体低下等情况,分为单纯型原发肾病综合征以及肾炎型原发肾病综合征。
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好发于学龄前儿童、有遗传病史及过敏体质儿童,各种原因的感染、过敏原刺激可诱发疾病发生。
如反复的呼吸系统的感染可诱发肾炎等病症。
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遗传有关。
如部分药物(如万古霉素)过敏反应可损害肾功能,引发炎症等。
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在儿童肾脏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急性肾炎。我国2014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占同期住院泌尿系疾病患儿的20%,男女比例为3.7:1,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儿童,3~5岁为发病高峰。
3~5岁的学龄前儿童、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儿童、过敏体质的儿童、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儿童均易好发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
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患儿以尿中泡沫增多、尿量不变或减少、食欲减退及头面或四肢不同程度水肿为主要临床特点,部分患儿可出现血尿、倦怠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其并发症主要有感染、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等。
患儿可能出现尿中泡沫增多、尿量不变或减少。
头面或四肢不同程度水肿,为最常见症状,开始见于眼睑,以后逐渐遍及全身,呈凹陷性,严重者可有腹腔积液或胸腔积液。
患儿还可出现无症状血尿、轻度高血压、精神萎靡、倦怠无力、食欲减退,病期久或频繁复发者可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发育落后等。
患儿极易罹患各种感染,常见为呼吸道皮肤、泌尿道感染和原发性腹膜炎等,其中尤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占50%以上。
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低钠、低钾及低钙血症,患儿不恰当长期禁用食盐、过多使用利尿剂以及感染、呕吐、腹泻等因素均可致低钠血症,其临床表现可有厌食、乏力、懒言、嗜睡、血压下降甚至出现、抽搐等。另外由于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显著水肿而常有血容量不足,尤其在各种诱因引起低钠血症时易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易致各种动静脉血栓形成,以肾静脉血形成常见,表现为突发腰痛、出现血尿或血尿加重、少尿,甚至发生肾衰竭。
5%的微小病变型肾病可并发急性肾衰竭。
除原有肾小球的基础病变可引起肾小管功能损害外,由于大量尿蛋白的重吸收,可导致肾小管(主要是近曲小管)功能损害,出现肾性糖尿或氨基酸尿。
小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尿中泡沫经久不散、尿量减少时,应立即就诊于儿科,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便明确诊断为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注意与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肾病综合征鉴别。
小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时应及时就诊。
小儿出现尿中泡沫经久不散、尿量减少时应及时就医。
患儿优先考虑去儿科、肾内科就诊。
若患儿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立即急诊科就诊。
目前患儿是否出现尿液中泡沫增多、水肿的情况?
症状持续有多长时间了?
是否自行服药治疗过?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有肾脏疾病家族史?
通过尿常规检查了解尿液中是否出现蛋白增多的情况。
通过检查明确患儿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反应肾脏功能。
判断患儿疾病严重程度。
对新诊断的肾病患儿需检测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等。对具有血尿、补体减少并有临床表现的患儿尤其重要。
对疑有血栓形成者可行彩色多普勒B型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
出现大量蛋白尿,以及尿蛋白定性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异常等可以支持确诊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具体如下:
出现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多在+++以上,或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mg/kg,或者尿蛋白/肌酐≥2.0。
患儿存在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25g/L。
患儿出现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5.7mmol/L。
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水肿。
是指HBV感染后通过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肾小球损伤的疾病,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水肿、镜下出现蛋白尿,这一点与小儿原发肾脏综合征相似,但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检测出HBV病毒,通过这一点可以进行鉴别。
通常表现为关节肿痛、腹痛、血尿和蛋白尿,与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最主要区别为,皮肤会出现紫癜,通过这一临床表现较容易进行鉴别。
由于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病因病机不明确,目前采取一般治疗及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并进行长期持续性治疗,临床中主要遵循足疗程、足剂量等原则,缓解患儿的症状,恢复生活患儿质量。
可使用相应抗生素预防感染。
对糖皮质激素耐药或未使用糖皮质激素而水肿较重,伴尿少者可配合使用利尿剂,但需密切观察出入水量、体重变化及电解质紊乱。
初治病例诊断确定后应尽早选用泼尼松治疗,国内常用中、长程疗法,此法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肾病综合征,中程疗法疗程为6个月,长程疗法疗程为9个月。
主要用于肾病综合征频繁复发,糖皮质激素依赖、耐药或出现严重副作用者。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隔日使用的同时可选用下列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环孢素、硫唑嘌呤等。
由于肾病往往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障碍,易并发血栓形成,需加用抗凝和溶栓治疗,如肝素、尿激酶、双嘧达莫等。
对改善肾小球局部血流动力学、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小球硬化有良好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伴有高血压的肾病综合征,常用制剂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可治愈但易复发,其预后转归与其病理变化和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关系密切,患儿需要根据医嘱复诊。
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可通过规范用药治愈,但易复发。
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患儿根据症状、病理类型及并发症不同,寿命不同,大多数患儿寿命时限不受影响。
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患儿蛋白尿转阴后,应该遵医嘱复诊,进行尿常规、24小时蛋白尿检查、肝肾功能检查。
患儿有显著水肿和严重高血压时,应短期限制水、钠摄入,病情缓解后不必继续限盐,保证食物卫生与安全。
病情活动期避免高蛋白、高钠食物。
注意食物卫生及储存,避免食用过夜食物。
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患儿应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家长平时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并适当运动,同时需要定期复诊,观察患儿病情的恢复以及相关指标的监测。
对于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的预防,有肾病综合征家族病史儿童应进行定期筛查,普通儿童应适量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避免感染等。
肾病综合征家族遗传病史者,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尿常规筛查。
适当锻炼,增强患儿抵抗力。
经常洗澡换衣,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避免去易感染场所,如诊所、医院、人流量多且环境封闭的场所,如超市等。
4903点赞
[1]王卫平.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7-33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儿童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2016)[J].中华儿科杂志,2017,55(10):729-734.
[3]杨帆,蒋小云.儿童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2016)[J].中华儿科杂志,2017,55(10):738-742.
[4]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分泌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9-29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