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在全世界都可见到,主要在温带地区流行。随着艾滋病流行,在艾滋病感染者中发病报道有增加,目前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中第2个常见分枝杆菌感染。堪萨斯分枝杆菌可以感染而不发病,直到宿主由于免疫机制出现缺陷时发病。临床多表现为发热、畏寒、夜汗,伴或不伴咳嗽、体重减轻、疲劳、胸痛和呼吸困难以及皮疹。治疗多采用利福平加乙硫异烟胺和乙胺丁醇的联合抗菌治疗,治疗效果及预后一般都较好。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的主要病因是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具有传染性,很可能通过呼吸或局部接种而感染,患有系统疾病、免疫功能障碍、免疫抑制剂应用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好发于患有系统疾病、免疫缺陷、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男性、绝经女性、肺部病变患者。
堪萨斯分枝杆菌主要存在于灰尘和水中,不太容易从环境中分离,在高流行地区少部分水源中已经分离出该菌,很可能通过呼吸或局部接种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传染缺乏证据,堪萨斯分枝杆菌与其他机会分枝杆菌一样,也可以感染而不发病,直到宿主由于免疫机制出现缺陷时发病。
患有系统疾病、免疫功能障碍、免疫抑制剂应用和长期暴露于污染的水中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在全世界都可见到,主要在温带地区流行。男性与女性患者之比为3∶1,老年患者多见。随着艾滋病流行,在艾滋病感染者中发病报道有增加,目前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中第2个常见分枝杆菌感染。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在艾滋病抗体阴性者死亡率为2%,在艾滋病抗体阳性者中为9%。50%以上的病人如不治疗,肺部损害可加剧,导致死亡。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可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局部破损皮肤接触堪萨斯分枝杆菌也可造成感染。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好发于患有免疫缺陷、系统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男性、绝经女性、肺部病变等人群。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主要有红斑、丘疹、发热、畏寒、夜汗、溃疡等症状,也可有丘疹、结节、脓肿等表现,经常导致肺部感染及其他播散损害,并发症主要为肺脓肿、支气管扩张。
皮肤损害可以不典型,组织病理上缺乏肉芽肿典型改变,局部皮损损害可与孢子丝菌病相似,有红斑、丘疹、脓疱、结节、红色斑块、脓肿和溃疡等,也可有结痂或丘疹坏死表现。从局部向周围扩散,引起淋巴结炎和皮下组织感染。
在免疫抑制的病人及艾滋病感染晚期可出现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肺是最常受累器官,常见症状为发热、畏寒、夜汗,伴或不伴咳嗽、体重减轻、疲劳、胸痛和呼吸困难。
当堪萨斯杆菌侵犯到患者肺部时,由于患者存在免疫抑制,常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从而导致肺脓肿。
反复气道感染与炎症所导致的支气管与细支气管的不可逆扩张,以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为典型症状。
如普通人群皮肤出现红斑、丘疹、脓疱、结节、脓肿、溃疡等症状,或伴有胸痛、咳血、咯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于皮肤科和呼吸科,联合会诊,医生会进行相应问诊、体格检查等,一般不难进行诊断,注意与疣状皮肤结核等疾病相鉴别。
皮肤出现红斑、丘疹、脓疱、结节、红色斑块,脓肿和溃疡、结痂、丘疹坏死等症状,或伴有胸痛、咳血、咯血等症状,请患者及时就医。
如患者皮肤出现红斑、丘疹、脓疱、结节、红色斑块,脓肿和溃疡、结痂、丘疹坏死等症状,应优先就诊于皮肤科。
如患者伴发出现胸痛、咳血、咯血等症状,可于皮肤科、呼吸科以及感染科会诊。
哪里不舒服?
不适症状持续多久了?
是否接触过类似患者?
既往有什么疾病?
对什么药物过敏吗?
询问患者是否接触过类似人员、是否接触过不卫生水源、是否患有其他系统疾病以及是否长期使用免疫抑制。
注意观察患者皮损位置,包括大小、颜色、形状、性质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取患者皮损边缘送去病理科镜下检查,等待病理科结果。
艾滋病抗体检测,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好发病于艾滋病患者,应作此检查进行排查。
细菌培养,取患者的脓液或皮损脱落物进行均培养,查看是否有菌落生长。
血液培养,取患者的血液进行培养,查看是否有菌落生长,以确定患者是否有血液细菌播散。
核酸探针及PCR检查,当菌落难以鉴别时,可使用此两项技术对溃疡菌落的菌种进行鉴定。
患者皮肤出现红斑、丘疹、脓疱、结节、红色斑块,脓肿和溃疡、结痂、丘疹、坏死等症状,或伴有胸痛、咳血、咯血等症状。
细菌培养结果为堪萨斯杆菌感染。
疣状皮肤结核为结核杆菌侵害皮肤而引起的皮肤损害,是一种典型的外源性皮肤结核,好发部位分别为手、足、臀等暴露部位,多为单个暗红色丘疹或疣状结节,质硬,逐渐扩张成片状,呈乳头瘤样增殖,覆以粘着性痂或浅溃疡。此病与堪萨斯分枝杆菌的鉴别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树胶肿是三期梅毒的标志,也是破坏性最强的一种皮损。好发于小腿,少数发生于骨骼、口腔、上呼吸道黏膜及内脏。皮损初起常为单发的无痛性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和发生溃疡,形成直径2~10厘米的穿凿状溃疡,呈肾形或马蹄形,境界清楚,边缘锐利,溃疡面有粘稠树胶状分泌物,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根据血液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即可进行鉴别。
着色真菌病是指由暗色孢科真菌感染皮肤、皮下组织和内脏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暗色丝孢霉菌病和皮肤着色芽生菌病。局部皮肤出现丘疹、结节、溃疡或结痂。需通过真菌镜检或真菌培养进行鉴别。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好发于四肢易受外伤部位,如肘、膝及鼻部等。于损伤后3周出现单发红色丘疹,缓慢长大为结节,偶尔发生溃疡,有叩击痛。一般在几个月至2~3年内自然愈合。根据患者的游泳史及实验室真菌检查也不难进行诊断。
是指由荚膜组织胞质菌杜波变种引起,原发于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组织的肉芽肿及化脓性损害,严重者可累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危及生命。与堪萨斯分枝杆菌的主要鉴别方法为实验室的真菌检查。
细菌性肺炎是感染性肺炎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致病菌导致的肺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或呼吸窘迫,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痰液的培养及镜下观察可对此两者进行很好的鉴别。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可引起化脓、溃烂及渗出。潮湿环境和腐烂草木有利于本菌的生长,当皮肤破损时病菌侵入,需做渗出物镜检及真菌培养方可进行诊断。
蜂窝织炎是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腐生性细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广泛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依据蜂窝织炎的严重疼痛及实验室细菌检查结果不难进行鉴别。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以抗菌药物为主,常用药物有利福平、乙硫异烟胺、乙胺丁醇、卡那霉素、米诺环素等。对儿童淋巴结炎,推荐切除所有可触及的淋巴结,并配合药物治疗,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持续治疗。
是一种所属利福霉素家族的广谱抗生素药物,对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病毒等也有疗效。
为抗结核病药,临床上主要常与其他抗结核病药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和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
它能影响杆菌菌体核糖核酸的合成,而具有杀抑作用。
是一种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通过与30S核糖体结合从而致使mRNA密码误读。
是一种广谱抗菌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能与tRNA结合,达到抑菌的效果。
对儿童淋巴结炎,推荐切除所有可触及的淋巴结或进行切开引流,将其脓液排出,并配合药物治疗。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大部分积极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可以治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如患者没有进行积极治疗,可能会导致死亡。患者可1~2个月进行复诊一次,以查明病情发展程度。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大多数可以治愈。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如患者没有进行积极治疗,此菌播散到肺部时会造成肺脓肿,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患者死亡。
堪萨斯分枝杆菌的患者可1~2个月进行复诊一次,以查明病情发展程度,调整治疗方案及用药方案,检查项目一般有血液检查、真菌培养等。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一般无需特殊的饮食调理。平时饮食应注意营养丰富、营养均衡等。患者也应忌烟、忌酒。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的护理主要是皮肤护理以及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注意保持患处干净卫生,禁止搔抓等。
了解各个抗菌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服用。
注意保持患部的干燥、卫生。
禁止患者进行搔抓,以免发生继发感染。
平时应尽量穿着纯棉制品。
应及时清洗衣物及床单、被罩等接触物。
患者应积极的关注自身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病情的转归及恶化程度,并将其通知医生。
避免与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密切接触,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积极预防艾滋病等,以上措施都会对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起到一定预防效果。如患者有免疫系统的疾病,应1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如患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艾滋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应1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对于此病的筛查及全身其他系统疾病的筛查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避免与堪萨斯分枝杆菌患者亲密接触。
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降低艾滋病的患病几率。
如患者患有身体其他系统疾病,应积极进行治疗,以免导致免疫力下降。
避免接触污染的水源,注意饮食卫生。
4581点赞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501.
[2]方洪元.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74.
[3]朴永君.皮肤性病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3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