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睾症十分罕见,系指阴囊内除有两个正常睾丸外,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额外睾丸,多余的睾丸可位于阴囊内、腹股沟区或腹腔内,常发生于左侧。多睾症的额外睾丸可具有正常的附睾和输精管,并有生成精子的能力,或与正常睾丸共同拥有一个附睾和输精管。多睾症患者多数没有任何的症状,只是被偶然发现,生育力一般正常。多睾症的治疗因人而异,第三个睾丸发生恶变或是扭转时则需要及时处理,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而其他情况则可以保留睾丸,但需要常规检查包括超声检查来排除早期肿瘤。
根据多睾与附睾及输精管的连接方式将多睾症分为4种类型。
多余睾丸孤立存在,缺乏附睾和输精管。
发育成熟后的多余睾丸通过一个附睾与主体睾丸相连,且两者均共享一个输精管。
发育后的多余睾丸与主体睾丸均有独立的附睾及输精管,输精管走行一段后汇合成同一输精管。
多余睾丸与主体睾丸有各自的附睾及输精管,但输精管始终不汇合。
多睾丸的发生可能是胚胎的生殖嵴在衍化成睾丸的过程中,因某种因素使胚胎早期生殖嵴内上皮细胞索异常分裂所致。
多睾症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原始尿生殖嵴的分裂有关。
生殖嵴纵向分裂使内侧端的睾丸无法与中肾管连通,必然导致多余睾丸缺乏附睾和输精管,但生殖嵴纵向分裂尚不能完全解释多睾症的发生。
原始生殖嵴为狭长结构,如果发生了横向分裂就会使睾九始基离断为两部分,进而产生两个睾丸。
多睾症十分罕见,1670年Blasius在尸检时首次发现此病,1895年Lane在手术中第一次发现,并经组织学证实。世界文献报告百余例,国内报道仅10余例。
多睾症患者年龄在4周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7岁,大多数患者均在婴幼儿期和青春期就诊。
约有50%多余睾丸表现为下降不全,30%合并有腹股沟疝,另外,20%伴有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精液囊肿、不育症及恶性肿瘤等疾病。
多睾症十分罕见,好发人群目前暂不明确。
多睾症一般无症状,除非发生睾丸扭转、腹股沟斜疝、睾丸鞘膜积液时才被发现,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余的睾丸多以阴囊肿块或腹股沟肿块存在,并有时合并有腹股沟斜疝,最普遍的表现方式为阴囊肿块。
多睾症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多睾症病情存在严重的危险性。多睾发现年龄4~75岁不等,可位于阴囊内(75%)、腹股沟区(20%)或腹腔内(5%),大多数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外部性征正常,仅发现阴囊或腹股沟肿块,偶因伴有睾丸扭转、腹股沟疝、隐睾等并发症出现下腹部或阴囊疼痛时才被发现。
表现为阴囊间断疼痛和附睾体积增大,病程较长,很难与额外睾丸鉴别,往往需通过手术探查、组织学检查才能鉴别。
腹股沟斜疝为可复性包块,B超可发现包块内容物为肠管。斜疝嵌顿时常与额外睾丸扭转不易鉴别,尤其多睾症合并斜疝时,只有通过手术探查才能与多睾症鉴别。
对于多睾症的治疗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是肿瘤和扭转时需要就医进行手术切除,而其他情况则可以保留睾丸,但需要常规检查。如果额外睾丸发育良好,无病理改变,可以不进行切除。
大多数多睾症没有症状,常在体检、触摸阴囊时以及行隐睾手术时偶然发现,少数人合并扭转或睾丸肿瘤出现症状时就医而发现。
当患者发现患侧腹股沟有包块,或阴囊内睾丸增大,有沉重感,需及时就医。
当患侧睾丸突然出现剧烈疼痛,伴阴囊红肿,考虑合并睾丸扭转,需立即就医。
一般建议患者去男科、泌尿外科。
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有无睾丸扭转、异常肿块等伴随症状?
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治疗情况如何?
有无药物过敏史?
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用弱超声波照射到身体上,将组织的反射波进行图像化处理。可检查多睾的位置,但通常阳性率较低,是多睾症首选的检查方法。
可以发现睾丸的数目及位置,明确诊断。
可发现阴囊或腹股沟包块,当手术探查是否为睾丸或拟诊为双侧隐睾行探查时,可以在患者腹腔内找到3个或3个以上睾丸。
腹股沟包块或阴囊内包块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组织学确诊。
医生诊断多睾症的标准,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査。
多睾症时,腹股沟或阴囊内可以触摸到异常包块。
多睾症合并睾丸扭转或隐睾,行手术治疗时,术中发现多余睾丸。
超声检査及核磁共振检査发现多于两个以上的睾丸,即可确诊为多睾症。
阴囊内睾丸旁包块很难与额外睾丸鉴别,往往需通过手术探查组织学检查才能鉴别。
腹股沟斜疝为可复性包块,B超可发现包块内容物为肠管斜疝嵌顿,时常与额外睾丸扭转不易鉴别,尤其多睾症合并斜疝时,只有通过手术探查才能与多睾症鉴别。
无症状的位于阴囊内的多睾症可以不治疗,对于合并隐睾和(或)发生并发症的多睾症,需要手术治疗。
本病主要是采取手术治疗,无药物治疗。
目前多数专业人士认为隐睾应该在2岁前做手术,低位隐睾手术治疗可适当延长到6岁以前。额外睾丸发炎者予以抗感染治疗,额外睾丸肿瘤和扭转必须手术摘除。如果额外睾丸位于腹股沟或腹腔,即使生长发育优良,没有临床表现,也要常规体检,包括超声波检查,早期发现额外睾丸初发肿瘤,因为额外睾丸下降到阴囊内恶变几率同正常睾丸。常用的手术方式有:
适用于位于阴囊外,并且无并发症的额外睾丸。术中有效的将睾丸充分游离,必须注意避免精索、睾丸动脉、输精管的损伤,通过腹股沟管将睾丸送入阴囊内,进行有效的固定。术后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同时随访包括睾丸位置有无回缩,发育情况、生育情况及有无恶变等。
适用于额外睾丸扭转,并且时间短,无睾丸坏死者。睾丸扭转既可发生于鞘内,也可发生于鞘外。鞘外扭转可发生于睾丸被膜固定到阴囊壁之前,因而多发生在睾丸下降期间或下降后立即发生,故仅见于新生儿或在出生前发生。
适用于睾丸扭转时间长,已发生睾丸坏死或者发生睾丸肿瘤者,术前已确诊为睾丸肿瘤者,用腹股沟斜切口;非睾丸肿瘤患者用阴囊外上部切口;双侧非肿瘤性睾丸切除者也可采用阴囊正中切口。如术前诊断未能明确睾丸病变性质者,则可采用阴囊高位切口。分离精索直至腹股沟内环附近,最后将睾丸、附睾及精索等全部阴囊内容物取出,如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时,应将该部分阴囊一并切除。
多睾症的治疗因人而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多睾症及相关并发症一般都能治愈。
多睾症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治疗额外睾丸不适疼痛感直到症状消失,不适随诊,隐睾需每半年超声检查。
多睾症是罕见的先天发育异常,饮食无辅助治疗作用。额外睾丸发病时,患者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此外,患者还需注意忌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宜吃无雄性激素的食物。
宜吃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
宜吃性味平寒的食物,如瘦肉筋、鱼肉、平菇。
忌食过多糖和脂肪丰富的食物,如肝类、肉类、洋葱等酸性食物。
忌辛热发散类药物,如桂枝、肉桂、附子、干姜等辛热发散药物,易使热毒壅于局部,导致本病迁延难愈或易复发。
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如葱、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辛辣食物有促进血液循环,助长体内湿热的作用,从而加重病情。
忌吃不宜消化的干燥食物,如大肥肉和土豆。
多睾症患者的护理需要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术后保持患处卫生,防止感染,及时更换内衣裤,作息规律,保持心情舒畅。
平时多饮水,多吃蔬菜,不能抽烟、饮酒,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同时注意会阴部的通风。
少食高胆固醇食物。
患者术后需注意观察尿液中是否有大量血液出现,一旦发现需及时就医处置。
如果出现以疝或额外睾丸扭转、阴囊内扪及异常肿块为症状的情况,需要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
目前还没有预防胚胎发育时形成多睾症的方法。
4988点赞
[1]苗环宇,金向阳,张洋等.隐睾多睾症1例[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8,14(4):370-370.
[2]吴刚,袁建军,吴强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多睾症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0,16(8):716-720.
[3]陈润强,莫鉴锋,吴小伟等.多睾症1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4):115.
[4]吴刚,吴强,杨龙,王文伟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多睾症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9.
[5]杨智,孙芳.多睾症超声表现一例[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08(7):1606-1607.
[6]白明,张敬悌.多睾症的诊治[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4,35(9):712-71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