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是一种眼压升高致视乳头灌注不良并发视功能障碍性疾病。老年性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主要类型为原发性青光眼,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增加。
一种慢性进行性前部视神经病变,伴有典型的视神经凹陷、萎缩及视野缺损,房角开放,眼压可能较高。
主要是因为虹膜周边堵塞小梁网或与其粘连,使房水流出通道受阻引发的一组青光眼。根据眼压升高的快慢又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老年性白内障未能及时治疗而发展到膨胀期,因晶状体体积增大导致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一种眼内出现假性剥脱物为特点,常伴白内障和青光眼的综合征。
眼内组织缺血缺氧过程中,导致虹膜及房角形成大量的新生血管,导致房角损害。
老年青光眼高危因素有年龄、种族、家族史,好发人群主要为机体免疫力差并伴有眼疾的高龄人群,在情绪波动或长期暗室下阅读会诱发老年青光眼发作。
大多数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升高始于40~50岁之间。也有些患者在更晚时候才出现眼压升高。
研究认为遗传因素的确在青光眼的发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国外研究资料显示不同种族患青光眼的类型有所不同;远视眼的人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机会较高,但是在眼压相同的情况下,近视眼的人更容易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
其他可能引起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系统性低血压等。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一般存在解剖因素,如眼球小、眼轴短、远视、前房浅等。若情绪波动、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停留过久、长时间低头阅读等,可能诱发老年青光眼。
老年性青光眼暂无权威的流行病学数据。
因身体机能下降,眼部供血能力差,病变多,器官老化,容易产生眼部疾病。
若有青光眼家族史,本人患病几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
近视眼容易患开角型青光眼。
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就是眼部疾病,甚至可导致失明。
老年性青光眼类型不同,发展时间的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如急性闭角青光眼发病急,眼部剧痛,视力迅速下降、恶心、呕吐及周身不适;而老年开角青光眼起病缓慢,早期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眼胀、雾视、头痛,常见并发症有视神经萎缩。
初期发生雾视、虹视,可伴有患侧额部疼痛或鼻根部酸胀,休息后自行缓解或消失,眼压升高达40mmHg,结膜轻度充血,角膜轻度水肿,瞳孔稍扩大,光反射迟钝,不留下永久性损害。急性发作期可出现剧烈头痛、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视力急剧减退,结膜混合性充血,眼压多在50mmHg以上。间歇期症状消失,结膜充血减退,角膜恢复透明,不用药或仅用少量缩瞳剂眼压不再升高。慢性期症状减退但未完全消失,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或轻度水肿,瞳孔散大固定,可见扇形虹膜萎缩、色素脱失、青光眼斑,眼压中度升高,并有相应视野缺损。绝对期偶尔眼部剧烈疼痛,视力降至无光感,角膜混浊,持续高眼压。
一般为双眼性,但通常因双眼发病时间不一,起病隐匿,除少数患者在眼压升高时出现雾视、眼胀外,多数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常直到晚期视功能严重损害时才发觉。
当在暗处停留时间过长或情绪比较激动时会有头痛、眼胀、视力模糊的症状,这是因为青光眼会刺激三叉神经末梢。早上起来看东西比较累,很容易出现鼻梁根部酸胀和眼眶前额胀痛。
老年青光眼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直至失明。
对于高危人群,如既往有眼疾者,出现视力严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于眼科,行定量静态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等检查明确诊断,需要与偏头痛、高血压病相鉴别。
出现晨起看书费力,鼻梁根部酸胀和眼眶前额胀痛,出现虹视、雾视、视力严重下降,应及时就诊。
患者可就诊于眼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年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虹视、雾视、视力严重下降、头痛等)
做过什么相关检查吗?(如眼压检测、视野检查)
有无青光眼家族病史?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老年青光眼出现典型视野缺损时,视神经纤维的损失可能已达50%。计算机自动视野计通过检测视阈值改变,为老年青光眼最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此外,二种检查结合起来,能显著提高老年青光眼的早期检出率。
该项技术自然状态下对活体人眼前段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进行动态和静态记录,并可作定量测量,特别对睫状体的形态、周边虹膜、后房形态及生理病理变化进行实时记录,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特别是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治疗提供极有价值的资料。
老年青光眼的辅助检查通过共焦激光眼底扫描,可透过轻度混浊的屈光间质,获得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视网膜断层图像,能准确记录和定量分析视神经纤维分布情况、视盘的立体图像,并能同时检查视乳头区域血流状态和完成局部视野、电生理检查,对老年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病情分期及预后分析均有重要价值。
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先兆期小发作持续时间很短,一般难以遇到,多依靠一过性发作的典型病史、特征性浅前房、窄房角等表现做出诊断。大发作的症状和眼部体征都很典型,诊断多无困难,房角镜检查证实房角关闭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原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包括以下几点∶中央前房深度略浅或接近正常,周边前房浅,虹膜膨隆不明显;房角狭窄,并有不同程度的关闭,眼压中等度升高;眼底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伴有不同程度的青光眼性视野缺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多无自觉症状,早期极易漏诊,很大程度上依靠健康普查来发现,其主要诊断指标有眼压升高、视盘损害、视野缺损三大诊断指标,如其中两项为阳性,同时房角开放,即可诊断为老年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可出现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需要与偏头痛、颅脑疾病相鉴别。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先兆期小发作可疑患者可利用暗室试验进行检查,眼部表现和检查对疾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有些老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时眼痛不明显,甚至被头痛等症状掩盖,而急性发作时伴发血压升高很容易造成漏诊,但视力下降病史和眼部充血等典型改变可与高血压等病相鉴别。
老年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疾病,是一种引起是神经损害的疾病,主要为对症治疗,其治疗手段和方法在不断变化,根据不同类型进行不同的药物或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需长期间断性治疗,重在日常护理。
毛果芸香碱:直接兴奋瞳孔括约肌,缩小瞳孔和增加虹膜张力,解除周边虹膜对小梁网的堵塞,使房角重新开放,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线用药。
联合其他药物控制眼压,如脱水剂(常用20%甘露醇、50%甘油),碳酸酐酶抑制剂(常用乙酰唑胺、2%布林佐胺),β受体拮抗剂(常用0.5%左布诺洛尔、0.25%倍他洛尔)。
β受体拮抗剂∶常用0.25%~0.5%盐酸左旋布诺洛尔和0.25%~0.5%倍他洛尔等滴眼液。β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房水生成降低眼压,对有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病变、支气管哮喘者忌用。
α受体激动剂∶0.2%酒石酸溴莫尼定,其降眼压机制主要为促进房水经小梁网及葡萄膜巩膜外流通道排出,又可抑制房水生成。
前列腺素衍生物∶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贝美前列素滴眼液,其降眼压机制为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外流通道排出,但不减少房水生成。
虹膜切除术:适应于房角仍然粘连范围小于1/2周或单用缩瞳剂眼压稳定在21mmHg以下者。
激光手术:联合用药不能控制的高眼压状态,可在药物减轻角膜水肿的情况下,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和激光虹膜切开术,以迅速打开关闭的房角并解除瞳孔阻滞。如果激光手术不能实施,也可试行前房穿刺术,防止持续性过高眼压对视神经产生严重损害。
小梁切除术:如房角已有广泛粘连,单用缩瞳剂眼压无法控制在21mmHg以下,应做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切除术:对于早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可考虑早期手术摘除白内障。
其他手术方式:滤过性手术失败或难治性青光眼可行加用抗代谢药的滤过性手术或房水引流物植入术,绝对期青光眼则考虑睫状体透热术、睫状体冷凝术或睫状突激光光凝术等。
虹膜切除术:房角粘连范围不大,单用缩瞳剂即能控制眼压的早期病例可用周边虹膜切除术或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虹膜成型术:对于非瞳孔阻滞机制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单用周边虹膜切除术往往不能阻止房角进行性关闭,应采用激光周边虹膜成型术,以加宽房角。
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病例可施行激光小梁成形术或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无法耐受长期用药者,及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不能达到靶眼压、有效控制病情者均可施行滤过性手术,对易于发生滤过泡瘢痕化的患眼可加用抗代谢药。
滤过性手术失败或难治性青光眼可行加用抗代谢药的滤过性手术或房水引流物植入术,绝对期青光眼则考虑睫状体透热术、睫状体冷凝术或睫状体激光光凝术等,减少房水生成,以达到降低眼压,控制症状的目的。
本病预后不佳,尚不能治愈,会给患者心理生活带来困扰,但不会影响自然寿命,手术后常见后遗症有视网膜脱离、炎症感染及恶性青光眼,建议患者根据医嘱进行复诊,不适随诊。
老年青光眼不能被治愈,只控制其发展。
老年青光眼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这是青光眼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眼压急剧下降,失去对视网膜的支撑作用而导致视网膜的脱离,表现为视野突然缺损或全盲。
术后如炎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导致眼内感染,轻者手术失败,重者继发葡萄膜炎需摘除眼球,防止炎症全身扩散。
术后眼压反而急剧升高。
老年青光眼患者出院1周后复查一次,以后每月复查1次,3个月后每半年复查1次,如发现看灯光有彩虹圈、视物模糊或视力减退,应立即就诊。
老年青光眼患者无特殊饮食宜忌,健康均衡饮食即可,注意避免饮食过于精细,以免便秘时眼压升高。
老年青光眼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重在日常护理,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情绪激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期监测眼压改变。
保持心情舒畅和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疲劳等。
控制饮水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因血液被稀释,可使眼内房水增多,眼压升高,可诱发青光眼的发生或急性发作。
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进餐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因过度饥饿时胃肠血液集中到头部,致眼睛充血,房水产生增多,眼压升高。
注意保护眼睛,不要在暗室中工作时间过长,不要在暗光线下读书;宜枕高一点的枕头睡眠。
多进食膳食纤维,避免便秘导致眼压升高。
老年青光眼患者治疗后应注意监测眼压、前房的变化,以及滤过泡的形态和功能,观察有无眼痛,如明显眼痛,应及时就医。
老年青光眼的主要原因是眼压明显增高,而眼压增高又与房水产生过多或排出障碍有关,有些药物能够促进房水增多或阻碍房水回流,服药后可能加重病情,对此应当加以禁忌。
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等,这类药物在有效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的同时,也扩张视网膜血管,促使房水生成增多,增加眼内压。因此,老年青光眼病人要慎用。
抗胆碱药,如东莨菪碱、胃复康,这类药物能使瞳孔开肌单独收缩,使虹蟆退向四周外缘,这样可压迫前房角,使前房角变窄,于是阻碍房水回流入巩膜静脉窦,造成眼内压升高,可使病情加剧。
老年青光眼发病隐匿,患者常常没有任何症状,多数患者是在青光眼急性发作后或疾病的晚期才被发现。故应积极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避免病情延缓导致视神经损伤,同时在日常可通过饮食作息的调整进行预防。
对青光眼高风险人群如青光眼家族史者、有眼底缺血性病变人群,定期复查,一旦有发病征象者,积极配合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
避免诱发因素,不在暗处逗留,避免长时间看电视、长时间低头弯腰,衣领勿过紧、过高,睡眠时枕头宜垫高,以防因头部充血后导致眼压升高。
应做到“三忌”,即忌烟、忌酒、忌喝浓茶。如过量吸烟,烟中尼古丁会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导致视神经缺血,烟草中的氰化物亦可引起中毒性弱视而损害视功能。大量饮酒可造成眼睛充血加重,甚至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喝浓茶易使人兴奋,引起眼压继发升高。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积极治疗,控制血压和血糖平稳。
4245点赞
[1]汪耀主编.实用老年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15-421.
[2]陈可冀,曾尔亢,于晋林,等.中华老年医学[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088-1093
[3]于咏红,刘志爽,宋瑞英.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S1):165-16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