骼腹股沟神经干疼痛是指因外伤、手术或剧烈活动,损伤腹股沟神经而引起腹股沟区域、股内侧疼痛的一种疾病。本病临床不常见,但症状较重,绝大多数经非手术治疗可痊愈。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疼痛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髂腹股沟神经干痛多因外伤或腹股沟修补术、阑尾切除术损伤刺激或切口瘢痕刺激神经而引起。也可因剧烈运动使经腹股沟穿入肌肉后的神经牵引受损刺激而引起,好发于髂骨取骨术患者、下腹部手术患者、运动员。此外,外伤以及剧烈运动、下腹部手术的不规范也可能诱发该病。
多系误伤,如阑尾炎切除术、疝修补术等下腹部手术牵拉,切割或术后瘢痕收缩而引起挫伤或断裂。
多见于髂骨切除术误伤或对髂骨本身手术损伤及术后嵌压等。
除直接暴力作用及运动员腹肌剧烈活动外,以骨盆骨折时波及髂前上棘为多见,主要因血肿刺激该神经所致。
如局部炎症,肿瘤一般较少。
外伤以及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前没有充分的热身导致该神经的拉伤、损坏。
髂腹股沟神经干痛暂无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
骼骨手术过程中误伤骼腹股沟神经,导致手术后出现的神经性疼痛。
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等由于牵拉、切割,术后瘢痕收缩引起挫伤嵌压。
运动员在进行剧烈运动前,没有充分热身,导致该神经拉伤。
髂腹股沟神经干痛症状在髂腹股沟区,常见的症状有压痛,多在髂前上棘处有向下放射的疼痛,达阴囊部并伴有压痛、咳嗽时加剧,由于腹肌痉挛也可造成行走步态变小。
多在髂前上棘处有向下放射的疼痛,达阴囊部,并伴有压痛,咳嗽时加剧。
因疼痛引起所支配的下腹部肌肉处于收缩或痉挛状态,并使髋关节处于屈曲、内收状,行走时步态变小。
从骼前上棘处,也就是双手叉腰触摸到两侧突出的骨骼处到会阴部,有从上到下流窜般的疼痛。
疼痛可随着神经分配区域出现其他体表部位的皮肤疼痛。
由于本病有神经的损伤,也可以同时造成神经支配的组织出现功能障碍,如神经支配的肌肉组织出现乏力、运动障碍,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出现麻木、针刺感、疼痛等。
当患者出现腹股沟处压痛、放射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于骨科,做CT、封闭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并且需要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行鉴别。
出现腹股沟处压痛、放射痛时应立刻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外伤后或者手术后患者也可以去康复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曾经做过什么手术吗?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压痛、放射痛)
除了疼痛还有别的症状吗?
既往有其他的病史吗?
及时进行患处的核磁共振检查、CT检查等,具有辅助诊断作用。
选用1%普鲁卡因10~15ml对该神经进行阻滞麻醉,症状消失或减轻者为阳性。在操作时,术者将针尖在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之间刺向髂骨内壁处,呈扇状注射药物,注意切勿过深,以免进入腹腔。
有下腹手术或髂骨手术史、外伤史。
有疼痛、压痛、腹肌挛缩、步态变小等临床表现。
封闭试验阳性。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感染急性带状疱疹后,出现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多数带状疱疹病人经过治疗可以恢复,但有部分病人在疱疹愈合后受损皮肤区域出现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通过典型的症状以及疾病史可以鉴别。
髂腹股沟神经干痛的治疗可以酌情选择药物治疗、理疗、局部封闭治疗等非手术疗法和手术治疗,手术可进行神经松解手术或者神经切断手术,也可以选用普鲁卡因对受损神经进行阻滞麻醉封闭治疗。
选用普鲁卡因对受损神经进行阻滞麻醉封闭治疗。
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加帕喷丁等。
如甲钴胺、腺苷钴胺、吡拉西坦。
保守疗法无效者可行神经松解术或神经切断术。
理疗:酌情选用超短波、离子透入及高频治疗等。
髂腹股沟神经干痛经过规范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疼痛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预后较好。
目前髂腹股沟神经干痛治愈率为60%。
髂腹股沟神经干痛通过综合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髂腹股沟神经干痛患者应该合理膳食,注意营养摄入的均衡,及时补充营养,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且要忌辛辣油腻的食物,忌烟酒。
忌烟酒、辛辣、炸烤食物。
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番茄、大白菜、洋葱等。
多吃含硒丰富的食物,如虾皮、坚果等。
吃含锌多的食物,如菠萝、粗粮、茄子等。
髂腹股沟神经干痛患者应避免腹部剧烈运动,保证良好的睡眠,提高免疫力。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心情愉悦。术后要注意体位摆放,不要长期维持一个姿势。
注意休息,环境要适宜,温度为24~26℃,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燥整洁。
对患者给予更多的关爱,以及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的心情,促进身体健康。
髂腹股沟神经干痛的主要病因是手术损伤和误伤,所以应该尽量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髂腹股沟神经干痛的发生。
避免外伤,避免过重的体力活动,注意休息。
选择正规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治疗。
4088点赞
[1]张卫华,安军明.腰腿痛的诊断与非手术治疗[M].第3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72.
[2]赵定麟.现代脊柱外科学脊柱外科总论[M].第3版.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