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溃疡是发生在外阴部的皮肤黏膜溃烂、缺损。外阴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病因多样,可根据发病缓急分为急性外阴溃疡和慢性外阴溃疡。外阴溃疡多系外阴炎症引起,如非特异性外阴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白塞病、外阴结核、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此外,约有1/3的外阴癌,在早期表现为溃疡。外阴溃疡常发部位为大、小阴唇内侧,表现为外阴部一个或多个溃疡,伴有瘙痒、疼痛。
外阴溃疡根据起病的急缓程度分为急性外阴溃疡和慢性外阴溃疡:
急性起病,经过剧烈,病程短的外阴溃疡。
病毒感染性外阴溃疡:包括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HIV感染等。
细菌感染性外阴溃疡:包括杜克雷嗜血杆菌、肉芽肿克雷伯菌等。
真菌感染性外阴溃疡:几乎都是霉菌。
非特异性外阴炎导致的外阴溃疡。
可由急性转变而来,迁延不愈。或一开始发病即为慢性,病程长。
结核性外阴溃疡:多继发于肺结核,晚期可出现外阴结核导致溃疡。
恶性肿瘤性外阴溃疡:原发或继发于外阴的恶性肿瘤导致的溃疡。
全身疾病引起的外阴溃疡:包括克罗恩、急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等。
外阴溃疡是由多种因素导致外阴皮肤及皮下组织炎症反应,继而出现缺血、破溃、坏死。病因主要分为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外阴溃疡和局部因素导致的外阴溃疡,包括外阴感染、肿瘤等。
克罗恩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肠道炎性疾病,除腹痛、腹泻等典型症状还有发热、贫血、皮肤、眼、口腔黏膜等肠外损害,会伴有外阴部溃疡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有贫血、出血、感染的典型症状,可伴有肝脾肿大、皮肤黏膜病变等损害,有时也可表现为外阴溃疡,且外阴溃疡多考虑是服用维A酸片治疗诱发。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好发于青年女性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可导致皮肤、黏膜病变,累计骨骼、肌肉、心脏、肾脏等,有时也可表现为外阴溃疡反复发作。
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常出现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等。
单纯疱疹病毒主要是由HSV-2型感染,通过性传播导致生殖器疱疹。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传播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分为三期,一期即出现生殖器硬下疳。杜克雷嗜血杆菌可导致生殖器软下疳。HIV病毒感染晚期可出现外阴溃疡。结核杆菌感染可出现皮肤结痂,晚期外阴溃疡。外阴真菌感染也可导致外阴溃疡。
分为原发于外阴部的肿瘤和继发转移到外阴的肿瘤,晚期均可导致外阴溃疡。
由于外部因素,如外力撞击、刀伤、烧伤等均可导致外阴损伤,可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导致外阴溃疡。
机体患病时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难以抵御外来病原体感染,易诱发外阴溃疡。
性生活紊乱,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时不戴安全套等均可通过性传播诱发疾病。
泳池内人员密集,卫生状况不佳时,若不注意防护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不注意外阴卫生,外阴部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诱发疾病。
外阴创伤未及时处理,外阴处伤口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诱发溃疡。
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外阴部菌群失调,诱发溃疡。
外阴溃疡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据调查,约有41%育龄期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外阴感染,已婚妇女的发病率高达60%。
一些细菌、真菌为机会致病菌,除外阴外,也可寄生于人的口腔、肠道,这三个部位的细菌、真菌可相互感染。
性传播的致病菌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等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
一些细菌、真菌可通过皮肤接触感染,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育龄期女性性生活频繁,易通过性传播疾病引起外阴溃疡。
绝经女性雌激素分泌减少,阴道分泌物减少保护作用下降,易引起内源性感染导致外阴溃疡。
外阴紧邻尿道、肛门,若清洗不干净易导致细菌繁殖。
免疫力低下者难以抵御外来病原体感染。
外阴创伤不及时治疗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溃疡。
易通过性传播感染导致外阴溃疡。
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外阴部菌群失调,易出现外阴感染溃疡。
不同病因外阴溃疡的症状有所不同,典型症状一般包括外阴皮肤黏膜破溃、瘙痒、疼痛等,多数人可伴有发热、乏力和原发疾病的症状。
起病急,接触单纯疱疹性病毒传染源后一般有2~7天的潜伏期,之后出现发热、不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疱疹。初起为多个疱疹,疱疹破溃后呈浅表的多发性溃疡,有剧痛。溃疡多累及小阴唇,尤其在其内侧面50%~80%以上的病例累及阴道、尿道和宫颈,溃疡大小不等,底部灰黄,周围边际稍隆起,并高度充血及水肿,溃疡常在1~2周内自然愈合 但常复发。单纯疱疹性病毒由于累及阴道、尿道等,伴有泌尿系症状如尿急、排尿困难等。
常因经久不愈的口腔溃疡就诊,眼和生殖器疱疹可与口腔溃疡同时或先后出现。溃疡可遍布外阴,同时伴有疼痛不适。
小水疱成群或散在的分布在外生殖器或肛门,一般2~4天水疱破溃形成溃疡,溃疡大小不一,底部灰黄,伴有肿痛。
一期梅毒表现为硬下疳,表现为生殖器红斑,红斑逐渐发展破溃形成1~2cm无痛性溃疡,一般不易察觉。
由杜克雷嗜血杆菌性交传播感染,初期表现为外生殖器小炎性丘疹或脓疱,3~5天后形成剧痛的溃疡,溃疡呈圆形,边缘粗糙,覆有恶臭灰黄色渗出物。
十分罕见,常继发于严重的肺、消化道等结核,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轻微。初期为红色丘疹或局限性小结节,很快破溃成溃疡,边缘软、薄而不齐,底面凹凸不平,覆盖黄色干酪样物质。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本身无疼痛,排尿刺激可诱发疼痛。
少见,常见症状为外阴结节,常伴疼痛及瘙痒。多数患者外阴瘙痒数年后局部出现丘疹、外阴结节经久不愈后破溃成溃疡。
外阴溃疡除局部疼痛外常伴有全身发热、乏力等,累及周围淋巴结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还可累及泌尿系统,出现尿路刺激征。由全身疾病引起的外阴溃疡常伴有原发病症状,如克罗恩病引起的外阴溃疡常伴有腹痛、腹泻。白塞病引起的外阴溃疡常伴有口腔溃疡。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外阴溃疡常伴有面部蝶形红斑、心脏损伤、肾损伤、关节炎等。
当外阴出现皮肤黏膜破溃、瘙痒、疼痛时应及时就诊皮肤性病科,通过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阴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核酸检测、血常规、梅毒艾滋检测等明确诊断。同时注意和宫颈糜烂、霉菌性阴道炎等疾病鉴别。
当育龄期妇女等高危人群,外阴出现皮肤黏膜破溃、瘙痒、疼痛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外阴溃疡患者除局部外阴症状还伴有发热、乏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确诊外阴溃疡患者,出现外生肿物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性病科就诊。
出现外阴外生肿物症状时应该去肿瘤科就诊。
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去泌尿外科就诊。
还可以选择去妇科就诊。
外阴溃疡出现多久了?
详细说一下年龄、月经史、婚姻史、性生活史及性伴侣有无其他病史?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外阴皮肤黏膜破溃、瘙痒、疼痛)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尿频尿急尿痛、消瘦、发热、乏力)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明确溃疡分布情况,全身性还是局限于生殖道,是孤立还是群集,单发或多发。如软下疳多1~3个,可以多发;硬下疳常单个;疱疹溃疡常为多发且偶有融合。软下疳可发生自身接种,周围可出现2~5个成簇的卫星溃疡。溃疡边缘及基底情况亦有助于鉴别。软下疳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其下缘有侵蚀现象,溃疡底部有灰黄色脓苔,拭去后显露出血管丰富的、高低不平的肉芽肿性组织;硬下疳则边缘整齐、境界清楚、周边隆起,基底呈肉红色糜烂。
坚实或柔软,与其下的组织有无粘连,固定或可以推动等。区域性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有无肿大、触痛或波动感。硬下疳触之如软骨样硬度,软下疳则柔软。癌组织溃疡也呈硬性结节状,边缘不整齐、外翻,且与其下组织紧密相连,不能移动。
通过组织病理学可明确恶性肿瘤、梅毒、结核等特异性疾病,明确溃疡病因。
通过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测感染的病原体,通过培养可继续做药敏试验明确敏感抗生素。
是对病毒DNA和RNA的检测,可以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病毒核酸,以诊断机体有无病原体感染。
血常规有助于明确有无其他病原体感染。
有助于明确外阴溃疡的病因。
存在外阴溃疡典型症状:外阴皮肤黏膜破溃、瘙痒、疼痛。
患者有不洁性生活史、月经史、生育史、过敏史、用药史。
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到病原体。
宫颈糜烂可有分泌物增多、外阴阴道疼痛不适感,部分患者有接触性出血,患者一般无外阴破溃出血,组织病理学可见异型细胞与外阴溃疡鉴别。
霉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常有瘙痒、灼热、痛等症状,阴道分泌物呈豆渣状或凝乳样。外阴一般无破溃、瘙痒,阴道分泌物培养出霉菌可与外阴溃疡鉴别。
急性期可有下腹部坠胀不适,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及阴道灼痛。患者外阴部一般无溃疡,根据阴道分泌物找到线索细胞与外阴溃疡鉴别。
外阴溃疡的治疗与病因相关,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性选择不同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治疗周期也与病因密切相关。如为急性外阴溃疡可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如为其他疾病导致的慢性外阴溃疡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辅以外用药物,如高锰酸钾液坐浴。
对于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外阴溃疡可在急性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对于病毒感染导致的外阴溃疡,如生殖器疱疹,常用阿昔洛韦。
对于外阴真菌感染者可应用,常用药有氟康唑等。
对于一般细菌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梅毒首选青霉素。
对于外阴结核,应首选抗结核治疗。如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等。
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对非特异性外阴炎引起的溃疡可局部用抗生素软膏。对其他溃疡应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治疗。0.1%依沙吖啶溶液冲洗患处或湿敷。新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达克罗宁软膏或霜外涂或将上述药物加入湿敷液中作湿敷有一定帮助。
对于恶性肿瘤导致的外阴溃疡,早期首选手术,晚期可结合放化疗综合治疗。
对缓解外阴溃疡红肿、疼痛有较好的效果。
包括长波紫外线(340~400nm)照射、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照射及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有良好的消毒杀菌止痛的作用。
外阴溃疡的预后与病因相关。对于一些良性疾病导致的外阴溃疡,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取的满意效果。而对于肿瘤引起的外阴溃疡,其预后较差。
良性疾病导致的外阴溃疡一般可治愈,肿瘤引起的外阴溃疡预后较差。
良性疾病导致的外阴溃疡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对于外阴癌导致溃疡的患者5年生存率达90%,妇科肿瘤转移到外阴引起外阴溃疡,患者5年生存率在40%~50%。
外阴溃疡经治疗后三周复诊,复诊时通过体格检查观察外阴溃疡数量、大小、深度、性质、分泌物等变化,患者自觉不适,采血常规、阴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观察治疗效果及病情变化,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对于反复发作者应该追踪治疗。
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外阴痒痛等症状,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鱼、虾、蟹等腥膻之品会助长湿热,食后能使外阴瘙痒加重,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故应忌食。
油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并影响治疗效果。
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酒能助长湿热,故需禁忌。同样,含酒饮食如酒酿,药酒等均不宜饮用。
如橙子、草莓、柚子等,有一定的提高免疫力和抗敏作用。
外阴溃疡的患者护理应注意日常药物的使用、性生活安全以及外阴清洁。定期观察外阴溃疡的变化,同时患者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
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要自行停药和换药。若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前往医院就诊。
使用棉质宽松内裤,患者的毛巾、内裤等衣物要隔离洗涤,用开水烫,以免传播。每日坐浴,清洁外阴。检测期间避免性生活,性生活时戴安全套。注意排便、排尿后清洁外阴,经期避免游泳、同房,选用正规厂家的卫生巾。
平时注意观察外阴溃疡的变化,复诊时注意取分泌物涂片及培养,观察有无病原体感染。
在生活中,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的感受,了解其内心想法,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说出其不适感以对症治疗。患者自身也可以主动表达感受,多和医生进行交流,以缓解负面情绪。
外阴溃疡若由性传播疾病导致,治疗时注意夫妻同治,性伴侣也需要接受治疗。
外阴溃疡多由性传播疾病导致,要注意性生活安全意识,不滥交。此外,注意个人卫生、提高自身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均有助于预防疾病。
避免性生活紊乱,同房时带安全套,性伴侣有生殖器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便后、同房后清洁外阴,经期避免游泳、同房。
避免穿紧身裤,穿宽松透气的内裤,选用安全的卫生用品。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忌食鱼虾、浓茶、咖啡、烟酒等。
养成运动的习惯,每日规律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避免每日高度紧张,焦虑不适,易诱发疾病。
4782点赞
[1]雷桂英,陈伟,杨静.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外阴溃疡[J].中国中医急症,2012(01):133.
[2]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18.
[3]陈丽芹.妇产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8):34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