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恶性肉芽肿是一种恶性、增殖很快的口腔颌面部疾病,主要病因可能与长期暴露于放射线下和长期接触化工染料等因素有关。口腔颌面部恶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为病变处糜烂、溃疡、疼痛、面部肿胀、糜烂及发热、乏力等,严重者可引发恶病质、感染及多器官衰竭等。临床通常应用化学药物以及放射治疗进行处理,经过正规治疗患者可以延长生存期。
口腔颌面部恶性肉芽肿主要由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导致,后者主要包括放射线和化工染料。本病好发人群为接触放射线的人员、长期接触化工染料的人员及男性青壮年,其中过度疲劳及营养不良可诱发该病。
如果家族中有肿瘤遗传病史,则恶性肉芽肿患病风险大。
其中主要包括放射线和化工染料,接触致癌环境,患病风险大。
若工作压力大,加班、熬夜造成过度疲劳,容易诱发该病。
由于禁食或者减肥节食导致的营养不良,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该病。
口腔颌面部恶性肉芽肿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好发于鼻腔、硬软腭、鼻咽、上唇、额部、牙龈等部位,暂无明确具体的流行病学数据。
比如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以及特殊放射环境下的工人。
比如纺织厂的工人以及接触化学制剂的人员。
因青壮年生活方式不佳,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感染,发生肿瘤。
口腔颌面部恶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为病变处糜烂、溃疡伴疼痛、面部肿胀、糜烂及发热、乏力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头晕、困倦、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本病严重者可引发恶病质、感染及多器官衰竭等。
因肉芽肿侵袭性生长导致病变处加重感染,出现溃疡、糜烂,伴有明显的疼痛感。
因肉芽肿侵袭性生长导致面部出现糜烂,也造成周围组织水肿,引发肿胀。
因感染造成的肉芽肿侵袭性生长导致基础代谢率高,导致发热,而且浑身乏力。
部分患者可出现头晕、困倦、记忆力下降以及眼结膜苍白等症状。
因感染加重造成消瘦、贫血、无力、精神衰颓, 食欲减退、肌肉消耗、感觉异常和水肿等。
因肉芽肿侵袭性生长加快其他系统感染,加重病情,表现为对应器官的感染症状。
感染加重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全身缺氧或者是大出血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多器官脏器衰竭的情况,患者通常会在短期内死亡。
可出现头晕、乏力、眼结膜无血色等情况。
当患者出现病变处糜烂、溃疡伴疼痛、面部肿胀、糜烂及发热、乏力时,应及时到口腔科或其他相应科室就医,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该病需与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相鉴别。
患者出现面部肿胀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患者出现病变处糜烂、溃疡伴疼痛或发热、乏力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去口腔科。
患者出现病变处糜烂、溃疡伴疼痛、面部肿胀、糜烂时应及时去肿瘤科。
患者出现发热、乏力时应立即去急诊科。
之前有没有得过肿瘤?或者家族中有没有肿瘤遗传病史?
什么时候出现的面部肿胀糜烂等症状?
近来有没有出现过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
口腔颌面部疼痛吗?
之前治疗过吗?效果如何?
医生针对患者的颌面部进行视诊,询问患者的肿瘤病史,颌面部是否疼痛,是否有发热及浑身无力等症状,然后再对口腔进行简单的视诊及探诊,初步评估病情。
通过血常规检查了解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
针对口腔颌面部进行CT检查,观察病变区组织结构、边缘、规则及大小,为之后手术提供方向。
可以采用细针穿刺肿瘤部位,获取一些肿瘤细胞制成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之间观察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排列,以此判断肿瘤的性质和组织类型。
患者具有肿瘤的病史或出现病变处糜烂溃疡斑疼痛、面部肿胀、糜烂及发热、乏力症状。
血常规可确诊哪种类型感染,口腔颌面部进行CT检查观察病变区组织结构、边缘、规则及大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肉芽肿组织,三者结合起来即可诊断。
皮损为一个或多个红褐色或紫红色斑块,斑块直径可达数厘米,除毛囊口扩张外,皮损表面正常,好发于鼻、颧、前额部,少数还可发生于面部以外的部位如前臂、颈、胸。不侵犯内脏,可自行缓解。而口腔颌面部恶性肉芽肿出现病变区组织溃疡、糜烂、面部肿胀及糜烂,好发于鼻腔、硬软腭、鼻咽、上唇、额部、牙龈等部位。具体两者鉴别应根据病理组织活检来鉴别诊断。
梅毒性溃疡边缘较规整突出,涂片检查可见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查阳性。梅毒一般有性病史或家族史,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尤其是梅毒树胶肿都发生在梅毒末期。根据患者的病史可以进行鉴别。
口腔颌面部恶性肉芽肿的治疗主要为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辅以药物治疗预防感染,主要药物有洛莫司汀、泼尼松及甲氨蝶呤等,该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用于原发肿瘤及继发性肿瘤,口服后6小时内可发生恶心、呕吐,可持续2~3天,预先用镇静药或甲氧氯普胺并空腹服药可减轻。少数患者发生胃肠道出血及肝功能损害。本药有致癌、致畸作用,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配合化学药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心功能不全、精神病、青光眼、骨质疏松等患者禁用或慎用。
用于抗肿瘤治疗,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本品用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可供静脉、肌內、动脉、鞘内注射。暂时无不良反应。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目的是可以保留良好的身体功能和维持美观,但是放疗不能改善生存率。除了术前放疗之外,还可以用术中放疗,近距离放射治疗或更多的体外放射治疗作为补充。术前放疗的缺点为伤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可能会延迟手术时间,优点为手术更容易、体外照射的剂量较小、出现缺氧组织较少、降低术中植入的可能性。
化学治疗指对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寄生物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化学治疗药物是指对微生物感染、寄生虫病及恶性肿瘤有防治作用的化学药物,包括合成抗菌药、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结核药及抗肿瘤药。理想的化疗药物必须对宿主体内的病原体具有高度选择性,而对宿主本身无毒性或毒性很低。
应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比如人血白蛋白、脂肪乳等,补充机体的液体以及能量。
本病预后不佳,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可适当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由于本病恶性程度高,进展速度快,可于短期内死亡。患者需要在治疗后的每2~3个月进行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复查。
本病一般不可完全治愈。
本病患者的生存期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经过积极治疗可适当延长生存期。
因恶性肿瘤进展速度快,可造成多器官衰竭,短期内死亡。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每2~3个月复查一次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检查,若病情仍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口腔颌面部恶性肉芽肿患者术后应多吃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恢复期间营养均衡,同时又能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给,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防止伤口感染加重。
宜多吃应多吃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恢复期间营养均衡,加快恢复,比如牛奶、酸奶、冲藕粉等。
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给,保证基础代谢率正常范围,比如香蕉、苹果、菠菜及芹菜等。
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防止伤口感染加重,影响恢复,包括咖啡、可乐、酒、醋、辣椒、酸味水果等。
口腔颌面部恶性肉芽肿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术后伤口恢复情况,防止感染,适度运动锻炼,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病患者需要避免过分擦洗因放疗引起的局部皮肤红肿。
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及时吃抗感染药物,防止加重。
应适度运动锻炼,可采用慢走等有氧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避免感冒或感染其他传染病。
应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应对治疗。
因放疗可引起局部皮肤红肿,避免过分擦洗,以免破损出现感染。
口腔颌面部恶性肉芽肿的预防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放射环境及化工染料环境,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戒烟、戒酒,同时可针对青壮年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预防。
针对青壮年应定期进行体检筛查肿瘤标志物,若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洗手。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避免接触放射环境及化工染料环境,防止致畸变。
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保持每天都有好心情,戒烟、戒酒。
4124点赞
[1]周树夏.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86-189.
[2]俞光岩,王慧明.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02-107.
[3]王林,沈刚.口腔医学:口腔颌正畸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42-14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