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可与支气管哮喘相似。心源性哮喘患者既往有高血压或心脏病历史、哮喘时,伴有频繁咳嗽、咳泡沫样特别是血沫样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音异常等。心源性哮喘综合征(Ridley综合征)系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左心衰,临床以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综合病症。
心源性哮喘由于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等导致左心衰竭,以老年人多见。基础疾病常见于左心室心肌病变、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左心室容量负荷过度、严重心律失常等。
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充血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等。
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梗阻型心肌病等。
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某些有左至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血管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主要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梗阻型心肌病及伴有左心室肥厚的疾病。
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如肺栓塞、脑血管意外、吸入刺激性气体、静脉补液过量、肾炎、肾衰竭等。
患者日常需避免寒冷、感染、不良情绪的刺激,防止诱发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好发于年龄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比较高,患者常常在夜间突然发病。
好发于年龄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别是心血管基础疾病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史者。
心源性哮喘最主要的症状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持续发作、气促加重、大汗淋漓,不及时就诊可加重心力衰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典型发作多发生在夜间熟睡1~2h后,患者因气闷、气急而突然惊醒,被迫立即坐起并打开窗户,意欲减轻窒息感,伴以阵咳、哮喘性呼吸音或咳泡沫样痰。轻者取坐位十余分钟至1h左右,呼吸困难可自动消退,患者又能入睡。严重者可持续发作、频频咳嗽、气促加重、发绀、大汗淋漓、手足厥冷、咳出粉红色泡沫性痰。
心源性哮喘可发生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等,甚至死亡。
心源性哮喘是一种临床急症,应引起患者的重视,处理不及时会危及生命,一经确诊必须积极抢救治疗。有心血管病史的老年人如发现自己有夜间呼吸困难、突然惊醒应及时就诊,配合医生做各项检查,明确诊断。
高危者,特别是有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应定期复诊。
对于有典型症状者,如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因气闷、气急而突然惊醒,伴以阵咳、哮喘性呼吸音或咳泡沫样痰应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症状及疾病时应在心内科就诊。
当出现频频咳嗽、气促加重等症状时应联合呼吸内科一同诊治。
有什么疾病史?(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过类似疾病?
是否吸烟?
症状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在什么情况下加重或缓解?
并发感染时可有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X线检查可见两肺门阴影增加,不同程度的肺淤血,如上叶肺静脉扩张、肺叶间水肿或肺水肿(肺野呈云雾状阴影)。左心室扩大、左心房与肺动脉段增大等。
可见左心室肥厚、ST-T改变。
左心室内径增大,室壁运动振幅减弱等。
可以测定各部位压力及血液含氧量、计算心脏指数及肺毛细血管楔压。
心源性哮喘结合病史、症状、辅助检查即可诊断。
既有高血压、心脏病病史。
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伴以阵咳、哮喘样呼吸音或咳泡沫样痰,严重者可持续发作、频频咳嗽、气促加重、咳粉红色泡沫性痰。
体征除原发疾病的体征,如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尖抬举性搏动及瓣膜杂音外,尚有左心衰的体征,如心率加快、舒张早期奔马律、两肺湿啰音及哮鸣音、胸腔积液。
X线检查示两肺门阴影增加,不同程度的肺淤血,左心室扩大。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内径增大,室壁运动振幅减弱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另外,支气管哮喘患者一般无心脏疾病。胸部X线检查,支气管哮喘肺野清晰或透亮度增高;心源性哮喘者可见肺淤血及左心增大。
心源性哮喘患者经医生明确诊断后,给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时缓解患者症状,对各种可致心功能受损的疾病进行早期管理,调节心衰代偿机制,以改善患者预后。
心源性哮喘临床表现与支气管哮喘非常相似,大多数都会有心脏病史和高血压病史,发作的时候会有频繁的咳嗽,咳粉出的痰呈反红色泡沫样的痰,如果与支气管哮喘一时难以鉴别时,医生可能会给患者静脉注射氨茶碱缓解症状后进一步检查。
心源性哮喘在治疗上应努力寻找原发病并进行病因治疗。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的治疗与其他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相同,如镇静、输氧、取坐位、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用强心、利尿及血管扩张剂,以改善心功能。
针对引起心源性哮喘的器质性心脏病,如二尖瓣狭窄、冠心病,可根据病情进行手术治疗,改善症状。
如无创机械通气等,缓解患者气促、呼吸困难的症状。
心源性哮喘的预后与原发病性质有关,如二尖瓣狭窄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而主动脉瓣疾病、冠心病引起者预后差,病情常迅速恶化,很快累及右心室,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全心衰。
很少能完全治愈,经积极治疗可减轻症状和控制发作。
轻症者如果治疗及时得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心源性哮喘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避免不规律进食。另外,需控制钠盐和水的摄入量,以减轻心衰症状。
心源性哮喘患者饮食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足和平衡,特别应增加抗氧化营养素,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等。
患者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利于减轻不良症状,但过分限盐容易导致低钠血症。不宜过饱、过咸、过甜,忌生冷、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饮水量不宜过多,应遵医嘱进行控制。
心源性哮喘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情,加强饮食调养,防止呼吸道感染。应做好家庭护理,从卫生、保暖、饮食、营养、环境等各方面入手。遵医嘱定期返院复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避免原发病导致病情加重。
避免心衰的诱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过分饱餐。
限制体力和心理活动。
每日食盐量小于5g,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限酒。
宽松舒适的鞋裤、床铺清洁干燥。
遵医嘱用药和复查。
每月定期返院做心电图、心肌酶的检查。
注意控制原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原发病诱发出其他疾病或导致病情加重。
预防心源性哮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心脏功能,并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加强饮食调节。
特别注意老年人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原发病史者,需定期体检,做心电图等检查,早期发现病变。
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预防或治疗呼吸道感染。
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及时纠正,早期治疗。
加强饮食调节,以优质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
有水肿及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限制水钠盐的摄入,禁食刺激性的食物。
避免过度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等。
有原发疾病者,需遵医嘱合理、规律地服用改善病情的药物。
4824点赞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中国急性心力衰竭急诊临床实践指南(2017)[J].中国急救医学,2017(1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