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灼伤是由于热灼伤或化学灼伤等引起的咽部和口腔黏膜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吞咽疼痛、吞咽困难、流涎等局部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中毒性症状,出现高热、发音障碍、喘鸣或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此病一般进行对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若患者病情较轻,通常可完全治愈,若患者病情较重,通常预后较差。
咽部烫伤绝大多数发生于儿童,成人的热灼伤多见于火焰、高热蒸气或其他高温液体所致。
多因误服化学腐蚀剂等物质引起,同时常常有口腔及食管的灼伤。
较为多见,表现为咽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创面愈合后无疤痕形成。
病变累及肌层,黏膜水肿更为显著,黏膜表面覆有坏死性假膜或痂皮。
最为严重,常见于化学性灼伤,可致黏膜深度坏死,炎症持久,坏死性假膜需经3~4周才消失。轻者可恢复,但重度灼伤,继脱痂和坏死组织形成之后,后遗瘢痕性结缔组织增生,可致并发各种畸形。
咽部灼伤有明确的病因,大致分为热灼伤和化学灼伤两大类。多是由于误吞沸水或者化学腐蚀剂引起的口腔黏膜和咽部黏膜的损伤,烫伤多见于年幼儿童者,化学灼伤可见于轻生或精神失常的成年人。
咽部烫伤绝大多数发生于儿童,多由于家长的照顾不周所致,使其误饮沸水或进食烫热的食物。成人的热灼伤多见于火焰、高热蒸气或其他高温液体所致,因此常伴有头、面、颈部的严重灼伤。
多因误服苛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氨水等物质引起,同时常常有口腔及食管的灼伤,多见于轻生或精神失常的成年人。
目前暂无相关流行病学研究。
多因家长照顾不周,误饮沸水或进食烫热食物。
此类人群易误饮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氨水等腐蚀性强的物质,造成咽部灼伤。
咽部灼伤后立即出现口腔、咽喉的疼痛和咽下痛,继而可出现发热、流涎、咳嗽、发声障碍、喘鸣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化学灼伤由于化合物的毒性,可有昏睡、失水、高热、休克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由于热灼伤或化学灼伤后引起口腔黏膜和咽部黏膜的损伤,导致黏膜起泡、糜烂,或盖有白膜,刺激局部痛觉感受器,引起咽喉部的吞咽疼痛以及吞咽困难。
大多数咽部灼伤患者出现口水增多、流涎症状,导致咽喉部分泌物潴留,这是引起呼吸困难的一大原因。
咽部灼伤后机体会对局部炎症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出现高热、失水等症状。
咽部灼伤后咽喉部出现喉部水肿,影响发音。
为咽喉灼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主要由于喉水肿及咽喉部分泌物的潴留,堵塞呼吸道。
患者可有精神不振或烦躁不安、嗜睡、食欲差或轻重不等的中毒症状,而化学灼伤由于其毒性,可致昏睡、失水、高热、休克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咽部灼伤可能会并发喉水肿,由于咽部的外伤导致喉黏膜的水肿,可在数小时内出现喉痛、喉喘鸣、声嘶和呼吸困难,喉镜检查见喉黏膜深红色水肿,表面发亮。
一旦出现咽部灼伤,应立即停止接触致伤源,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根据具体情况,有关科室密切协作,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因误饮沸水、烫热食物或腐蚀性极强的化学物质等灼伤咽喉部,出现口腔、咽喉的疼痛,甚者发热、流涎、发音障碍、呼吸困难者应立即就医。
首次就诊患者优先考虑去急科就诊。
后期治疗可于耳鼻喉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吞咽困难疼痛、流涎、发音障碍等)
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发热、嗜睡、呼吸困难等)
灼伤时间到就诊时间间隔多久?
来院之前有自己买药处理过吗?
可见软腭、悬雍垂、咽后壁、会厌、舌面黏膜起泡、糜烂或盖有白膜。轻度灼伤,如无继发感染,3~5日后白膜可自行消退,伤面愈合。重度灼伤在2~3周后,由于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瘢痕和各种粘连,发生咽喉狭窄,甚至闭锁。化学灼伤后的黏膜有典型的表现,即苛性碱作用于组织,可形成浑浊的灰色膜。硝酸灼伤的结痂常呈黄色、褐色或棕色。硫酸致伤则为黑色痂。醋酸和碳酸的痂为白色。
化学物腐蚀伤余下的毒物应保存送检,同时检测患者呕吐物及尿、粪便中的毒物,以协助诊断。
咽部灼伤易出现喉头水肿、大量流涎,导致拥堵呼吸道,出现呼吸困难,及时进行呼吸系统检查,确定正确的通气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
患者有误饮沸水、烫热食物或腐蚀性极强的化学物质等的咽部灼伤病史。
患者出现咽部疼痛、吞咽困难、流涎、发音障碍等症状。
检查可见软腭、悬雍垂、咽后壁、会厌、舌面黏膜出现起泡、糜烂或盖有白膜等现象。
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白喉可通过细菌检查与咽部灼伤进行鉴别。
有异物吸入史,或疑有异物吸入史,可出现突发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痛苦面容等症状,行X线检查或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鉴别。
咽部灼伤主要的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进行抗感染、抗休克、止痛、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一般来说,一度灼伤而后无继发感染者,3~5日后白膜可自行消退,伤口可愈合。二、三度灼伤,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选用足量广谱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感染,如盐酸左氧氟沙星。
激素具有抗休克、消除水肿、抑制肉芽及结缔组织生长的作用,同时减少瘢痕性狭窄,咽喉灼伤宜早期、足量使用,多静脉应用,其缺点为易致食管穿孔及使感染扩散。
给予镇静止痛药物、维生素等,进行输血、输液抗休克、纠正电解质紊乱。
保持口腔的清洁,伤口表面喷洒次碳酸铋或涂布龙胆紫等,或吞服橄榄油、石蜡油,使伤口干燥,并具有防腐、润滑和保护作用,饭前可口服1%普鲁卡因缓解吞咽困难。
广泛性头、面、颈部三度灼伤,呼吸道有明显灼伤的患者,应在呼吸道梗阻症状出现之前,先行气管切开术。呼吸困难出现在烫伤12小时以内的患者,就诊时呼吸困难虽轻,但多属进行性,也应早期施行气管切开术。
咽部轻度瘢痕狭窄可以用扩张术治疗,对扩张无效或多发的、范围广泛的狭窄或闭锁可继续进行手术整复。
因强酸、强碱所致的咽喉灼伤,在伤后3~4小时内,应视其所服毒物的不同给予中和剂。服强碱者可用食醋、橘子汁、柠檬汁、牛乳、蛋清等中和,服酸者用氢氧化铝凝胶、肥皂水或稀氧化镁乳剂等中和,但忌用小苏打、碳酸钙中和,防止其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受伤的食管和胃发生破裂。口服毒物较多者,需慎用洗胃,许多学者将酸碱腐蚀伤洗胃列为禁忌。
烫伤预后与致伤物的温度和数量有关,一般烫伤愈重,发生呼吸困难愈早,预后越差。咽部化学灼伤预后较差,以组织损害程度和全身中毒情况而定,有的虽然局部灼伤较轻,但全身中毒程度较重,预后差。
轻者可完全治愈,较重者通过积极治疗可缓解症状。
轻症咽部灼伤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咽部灼伤治疗结束,病情稳定后,至少每1个月复查一次。
咽部灼伤患者急性期予以流食或半流食,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恢复期要做到规律、合理的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以及各种新鲜蔬菜、瓜果。
急性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咽部灼伤患者应保持呼吸道畅通,多呼吸新鲜空气,避免吸入灰尘、烟雾等颗粒状物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运动锻炼,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自身免疫功能。
保持空气流通,住所应经常通风,多呼吸新鲜空气,同时避免吸入灰尘、花粉、烟雾等物质,以免加重咽喉部负担。
预防感冒、呼吸道感染,避免出现咳嗽症状。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作息,增强自身抵抗力。
咽部灼伤病因较为明确,可通过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预防,降低发生率。针对年幼儿童以及成年人,具体预防措施不同。
对于年幼儿童者,监护人应该加强看护和照顾,将危险物、沸水等放置在其无法触碰的位置,避免出现误食、误吞现象。
对于成年人,应了解误食腐蚀性化学物产生的后果,珍惜生命,采取正确适当的自救方式,避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4100点赞
[1]田勇泉.耳鼻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田道法.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新世纪第3版[M]. 2016.
[3]别国梁.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下[M]. 201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