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是各种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的总称,我国常见的有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系因进食含有活囊尾蚴的牛肉或猪肉感染引起,以腹痛、腹泻、食欲异常、神疲乏力、大便排出绦虫节片为主要临床症状。较常见的还有短膜壳绦虫和长膜壳绦虫,亦称缩小膜壳绦虫。短膜壳绦虫虫卵从粪便排出就有感染性,可在人与人之间感染,长膜壳绦虫是因人误食含囊尾蚴昆虫而感染,传染源是家鼠。
由于绦虫病是因绦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致的疾病,所以临床上根据寄生于人体的绦虫类型和传染源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带绦虫、膜壳绦虫、棘球绦虫和裂头绦虫,在我国主要以猪带绦虫病和牛带绦虫病最常见。
当人食用被带绦虫虫卵或虫体节片污染的猪肉后,可引起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并且虫卵会在体内经历从幼虫到成虫的过程,成虫会寄生在身体肠道内,称为猪带绦虫病。
由于食用未制熟的牛肉引起,导致牛带绦虫的成虫寄居在人体肠道引起,其症状与猪带绦虫病相似,称为牛带绦虫病。
绦虫病主要是人食用含囊虫的猪、牛肉而受感染,再加上环境及卫生习惯不良更容易引发,人群普遍易感。
在日常生活中常通过食用被绦虫污染的猪肉、牛肉等肉类食品导致感染,或者因生尝肉馅,生肉与熟食同一砧板与炊具,造成熟食被污染,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在绦虫疫区,也多见于因破损皮肤接触疫水,导致绦虫或虫卵进入人体寄生于人体肠道内,通过掠夺人体的营养物质来生存。
在农村地区由于卫生习惯差,经常与牲畜接触,饭前便后也不洗手,形成手-食物-口的传播链条,增加了传染风险。
绦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流行于欧洲、中美一些国家和东南亚等国。我国牛带绦虫病主要流行内蒙古、西藏、新疆及西南各省区,呈地方性流行,感染率较高。猪带绦虫病散发病例在东北、华北、西北一带,云南有地方流行性,且有家庭聚集现象,短膜壳绦虫主要见于华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
易感人群中,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主要感染青壮年,且农村多于城市,男性多于女性,短膜壳绦虫病多见于儿童。
牛带绦虫和猪带绦虫是人食用生的或未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或牛肉而受感染。短膜壳绦虫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手或食物传播,亦可因肠逆行蠕动使虫卵反流入胃后进入小肠,形成内源性自身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猪带绦虫病与牛带绦虫病以青壮年为多,男多于女,短膜壳绦虫病则以儿童居多。
绦虫病典型症状多以上腹部消化道症状为主,如上腹部或脐周隐隐作痛、腹胀、腹泻、便秘等,部分可引起并发症,猪带绦虫患者并发囊尾蚴病,牛带绦虫病可并发肠梗阻或阑尾炎,短膜壳绦虫有的可引起重度感染,需积极配合治疗,及时就医。
猪带绦虫病与牛带绦虫病的症状多轻微,粪便中发现白色带状节片常为最初的唯一症状。牛带绦虫脱落的节片蠕动力较强,常可自动从肛门爬出引起局部瘙痒。患者大多为上腹或全腹隐痛,部分患者有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头晕、消瘦、乏力、神经过敏、失眠、磨牙等神经症状,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以及轻度贫血。
肠道穿孔、腹膜炎:绦虫的成虫可损伤肠黏膜,导致肠道穿孔,继发腹膜炎。
肠梗阻或阑尾炎:牛带绦虫病因节片阻塞而并发肠梗阻或阑尾炎。
短膜壳绦虫感染的患儿无症状,重度感染可有头昏、腹痛、腹泻、食欲减退、消瘦等。
囊虫病:主要指猪肉绦虫的幼虫引起的疾病,猪肉绦虫的成虫可在肠道内产卵,人体呕吐时虫卵可以反流入胃,进而入血,虫卵随血流可到达脑部、眼部等部位,引起囊虫病,而囊虫病占位性病变又可以引起癫痫、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和脑部病症。
绦虫病因饮食不洁、卫生习惯及环境引起,当有不洁饮食史,出现腹痛、腹泻、疲乏无力等症状,需尽早就医治疗。
患者有进食半熟猪、牛肉史。
患者粪便中或内裤、被褥上有白色带状节片排出。
粪便中找到绦虫卵可确诊,但猪带或牛带绦虫虫卵检出率低。妊娠节片检查不但可以确诊绦虫病,还鉴别绦虫种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肠梗阻或阑尾炎,可到外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肛门瘙痒、腹痛或脐周痛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乏力、头晕、消瘦、磨牙等症状)
既往有无生食或半食猪肉或牛肉史?
粪便中或内裤、被褥上有无白色带状节片排出?
病程早期血常规可见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加,白细胞总数多正常。
粪便中找到绦虫卵可确诊,但猪带或牛带绦虫虫卵检出率低采用压片法检查妊娠节片,不但可以确诊绦虫病,还鉴别绦虫种类。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检测宿主粪便中特异性抗原,敏感100%,且有高度特异性。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可扩增粪便中虫卵或虫体的种特异性DNA,用于确诊人绦虫病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头节检查可观察治疗24小时后头节是否被驱除,若驱除表明治疗彻底,同时仔细查找头节,有效鉴别虫种。
由于肛门周围虫卵较多,通过肛门拭子检查有利于判断是否存在绦虫感染。
流行病学资料有生食或半生食猪肉或牛肉史。
粪便中或内裤、被褥上有白色带状节片排出者即可临床诊断。
实验室检查粪便中或肛门拭子找到绦虫即可确诊,粪便中找到绦虫妊娠节片还可鉴别绦虫种类。
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如上腹部隐痛、胀痛、嗳气、反酸。个别病人上腹痛较明显时伴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等,确诊检查手段主要靠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
该病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或长期慢性、反复发作性腹痛,常因饮食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所导致,结合病史和症状初步判断,实验室检查到病原体即可诊断。
该病是各种原因引起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受损,以致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吸收,引起营养缺乏综合征。主要临床症状以腹泻、营养不良、体重减轻为主,需要胃肠钡餐、内镜等检查。
该病主要是引起腹部疼痛,以反复上腹部和脐周痛为主,伴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泻。儿童患者有的出现精神不安、磨牙等。肠蛔虫较多的话,很容易引起肠梗阻。少数患者严重时出现肠穿孔,多表现刀割样剧烈性腹痛。
对于绦虫病,目前多进行药物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无需过分担心。
为广谱驱虫药,对各种绦虫病疗效均较好,为首选药物。清晨空腹顿服,有效率达95%以上。
能抑制绦虫摄取葡萄糖,使虫体麻痹而随肠蠕动排出体外。常用的有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孕妇不宜服用。
即灭绦灵,本品对牛带绦虫、猪带绦虫和短膜壳绦虫均有作用,但疗效较吡喹酮、甲苯达唑略差,可作为次选药物。
槟椰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麻痹作用,对牛肉绦虫则疗效欠佳。南瓜子能麻痹牛绦虫卵,与槟榔合用,治愈率较高,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一般几小时内即有完整活动的虫体排出,少数患者可能于下午或次日排出虫体。
绦虫病的治疗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当发生囊虫病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寄生位置不同而不同,眼部的囊虫病感染,如进入玻璃体腔的幼虫,应该进行玻璃体切割术;位于视网膜下的幼虫,可以选择巩膜手术,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将幼虫或虫卵取出。
可遵医嘱服用槟榔、仙鹤草芽等药物治疗,促进虫体排出。
大多数绦虫病患者可治愈,预后良好,不会遗留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无较大影响。
一般可治愈,判断标准为半年内粪便中无发现虫卵和节片。
一般情况可治愈,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绦虫病治愈后,应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保证足够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勿食不洁净食物,勿食生食或半熟食的牛、羊、猪肉。
饮食清淡,不宜进食油腻、滋补食物,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绦虫病患者需加强个人卫生,注意饮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改善预后。
注意个人卫生,衣服、被褥、便盆等消毒,内裤应放入专门盆清洗,并注意消毒,防治虫卵和食物污染,防止传染给他人。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洗手。
驱虫后应留24小时全部粪便,以寻找虫头,未获虫头者不一定表示治疗失败,因虫头不一定在治疗当日排出,或驱虫剂使虫头变形而不易辨认。
给猪带绦虫病患者驱虫时,应尽量预防呕吐反应,以免虫卵反流入胃而导致囊虫病,故服药前宜给止吐剂,服药后则给泻剂,以利于肠腔内体节完全排出。
治疗后3~4个月未发现虫卵,可视为治愈,若出现虫卵或体节,则应复治。
预防绦虫病主要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做到早期预防,以降低病发率。
养猫、狗的家庭,在跟其玩耍之后,要注意洗手清洁,并且定期前往宠物医院进行寄生虫筛查。
饭前便后要洗手,降低感染感染风险。
保证家庭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厨具要注意生熟食分开,及时刷洗。
在有圈养牲畜的农村地区,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避免将绦虫虫卵通过衣物携带进起居场所,增加感染风险。
4472点赞
[1]周华,徐春军.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罗军.猪带绦虫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07):27.
[3]刘敬旺.猪带绦虫病特点及科学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02):127-128.
[4]中华医学会主编.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学分册.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6-157.
[5]陈灏珠,林果.实用内科学.第1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