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大发作也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以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为特征,是癫痫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之一,也是急诊较常见的重症之一,来势凶险,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癫痫大发作多见于成人,病因多种多样。不同的发病年龄,癫痫的病因谱分布有明显的差异,主要病因为遗传因素、药物中毒、颅内感染和脑卒中。
原发性癫痫。
青中年人多见,其原因和青中年人情绪不易稳定,遇到较大精神刺激后易产生服毒自杀等过激行为有关,目前在服毒的药物比例中除安眠药和有机磷外,则以鼠药的比例较大,而鼠药中毒最突出症状则为癫痫大发作症状。
各类脑炎、脑膜炎为颅内感染的主要疾病,多数患者有癫痫大发作症状,该类疾病的易感人群为青少年。
中老年人多见,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有报道表明癫痫发病率的增高和脑卒中发病率的增高呈正比关系。
如肺性脑病、肝昏迷、尿毒症等,代谢异常可影响神经元放电阈值,导致癫痫性发作。
低血糖、酮症酸中毒也可引起癫痫大发作。
如缺血缺氧、皮质发育不良、低级别胶质瘤、脑外伤等。
高热、过度换气会诱发癫痫大发作。
情绪激动引起神经元异常放电。
癫痫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有密切关系,癫痫大发作常在晨醒后发生。
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喹诺酮类药、青霉素,会诱导或加剧癫痫大发作的发生。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癫痫的年发病率为50~70人/10万;患病率约为5%;死亡率为1.3~3.6人/10万,为一般人群的2~3倍。我国目前约有900万以上癫痫患者,每年新发癫痫患者65~70万。
有遗传因素。
脑卒中导致脑组织的软化、坏死。
脑炎、脑膜炎,炎症导致脑细胞异常放电。
尤其是服用鼠药患者,鼠药中毒最突出症状则为癫痫大发作症状。
代谢异常可影响神经元放电阈值。
意识丧失、双侧强直后出现阵挛是癫痫大发作的主要临床特征,可由部分性发作演变而来,也可起病即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早期出现意识丧失、跌倒,随后的发作分为三期,即强直期、阵挛期、发作后期。
本病早期症状叫做强直期,表现为眼睑上牵,眼球上翻或凝视;口强张,随后猛烈闭合,可咬伤舌头;喉部肌肉收缩使声门变小,加之呼吸肌强直性收缩,导致患者尖叫一声,口吐白沬;颈和躯干先屈曲,后反张,上肢由上举后旋转为内收前旋,下肢先屈曲后猛烈伸直,持续10~20秒后进入阵挛期。
本病中期症状称为阵挛期,患者从强直转成阵挛,每次阵挛后都有短暂间歇,阵挛频率逐渐变慢,间歇期延长,在一次剧烈阵挛后,发作停止,进入发作后期,以上两期均伴有呼吸停止、血压升高、瞳孔扩大、唾液和其他分泌物增多。
本病晚期症状称为发作后期,此期尚有短暂阵挛,可引起牙关紧闭和大小便失禁。呼吸首先恢复,随后瞳孔、血压、心率渐至正常。肌张力降低,意识逐渐恢复,从发作到意识恢复约历5~15分钟。
强直期口强张,随后猛烈闭合,可咬伤舌头。
口腔分泌物可能引起呛咳窒息。
阵挛期间强压患者的四肢,可能引起骨折或脱臼。
癫痫大发作病情凶险,一旦发作,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治疗,改善预后。
癫痫家族史,既往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疾病,颅内感染等疾病史。
突然跌倒,不择时地,常有跌伤。
发作有严格程序,先强直后阵挛,眼瞪、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咬舌、窒息、发绀,可引出病理反射。
发作期意识丧失,二便失禁。
一次发作所历之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min。
发作后肌肉松弛,倦睡,醒后诉头痛与肢体疼痛,对发作经过无记忆。
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均可以进行癫痫病灶定位。
出现意识丧失或意识模糊、肢体抽搐、不自主运动等发作性症状时,应及时去神经内科就诊。
若发作时出现如摔伤、烫伤、溺水等严重的意外伤害情况,需要去急诊科就诊。
为何前来就诊?
发作时有什么症状?发作时间及持续时间?
亲属中是否有癫痫患者?
是否受过脑外伤?
既往有无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最近吃过什么药?
是否做过相关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是否接受过治疗?具体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如何?
有无手术史?
常规头皮脑电图仅能记录到49.5%患者的痫性放电,重复3次可将阳性率提高到52%,建议行24小时及以上的检查,采用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等诱导方法还可进一步提高脑电图的阳性率,但仍有部分癲痫患者尽管多次进行脑电图检查却始正常。24小时长程脑电图监测可同步检测记录者发作情况及相应脑电图改变,可明确发作性症状及脑电图变化间的关系。
一般仅用于癫痫病人颅内病变是否具有钙化的判断,和癫痫术后早期颅内情况的检查。
较敏感,有助于定位致痫灶。
可以进行癫痫灶定位与功能区定位,可检测直径小于3mm的癫痫灶。脑磁图主要记录发作间期的磁信号,对于大脑皮层起源的癫痫灶检出率高,对于深部起源的癫痫灶定位不够敏感。
排除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疾病。
癫痫家族史,既往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疾病、颅内感染等疾病史。
有典型的癫痫大发作症状。
均可以进行癫痫病灶定位。
假性癫痫发作是由心理因素而非脑电紊乱引起的脑部功能异常,其临床表现与癫痫相似,发作时脑电图上无相应的痫性放电和抗癫痫药治疗无效是与癫痫鉴别的关键。
惊厥性晕厥是由于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短暂性、弥漫性缺血,因而其“缺失”症状多于刺激症状,肢体的无力、肌张力低下较强直、阵挛多见;晕厥发生比癫痫慢,发作后的恢复比癫痫快,发作后的头痛、全身乏力、嗜睡比癫痫轻,意识模糊持续的时间比癫痫短;原发疾病的存在也有利于晕厥的诊断,晕厥患者的脑电图多数正常或仅有慢波。
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临床症状多为缺失而非刺激,因而感觉丧失或减退比感觉异常多,肢体的瘫痪比抽搐多;患者的肢体抽动从表面上看类似癫痫,但多数患者没有癫痫家族史,肢体的抽动不规则,也无头部和颈部的转动。
癫痫大发作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应达到3个目的,包括控制发作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发作次数,长期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使患者保持或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
有明确病因的,行病因治疗,如寄生虫感染者,则需用抗寄生虫的方法进行治疗。
癫痫大发作首选药物,胃肠道吸收快,与其他抗癫痫药物有复杂的交互作用,半衰期短。
作为附加或单治疗药物,胃肠道吸收完全,经肝脏代谢,与丙戊酸钠合用剂量减半或更低。
作为附加或单治疗药物,口服迅速,耐受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为附加或单治疗药物,远期疗效好,无明显耐药性,大剂量也可用作单药治疗。
用于部分性发作继发癫痫大发作的患者。
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控制效果不佳,完整切除致痫灶以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为根治性手术,可根据结构标准和功能标准或两者兼顾,分为选择性病灶切除术、脑叶切除术和脑皮质切除术。
主要用于儿童或成年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而又不适于切除手术者。
长期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影响寿命,但癫痫大发作仍有意外伤害或死亡的风险,且对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影响较大。
除25%自发性缓解外,余下患者的50%经正规治疗后可终生不再发病,因而多数患者不需要长期服药,可达到临床治愈。
根据患者病情而定,有意外伤害或死亡风险。
如果癫痫反复发作,不及时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认知障碍,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智力下降、性格改变等,还会引起抑郁、焦虑等症状。
药物治疗者,在开始治疗的前3个月,需要每1~2周去医院复诊一次。医生通过用药后是否再次发作以及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调整用药。药物治疗期间,癫痫发作控制不佳,或者出现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去医院复诊。病情控制良好的,可每3~6个月复诊一次。手术治疗者,术后应该遵医嘱定期复诊。
癫痫大发作患者需合理膳食,全面均衡营养,吃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清淡,不过量饮水。
多吃优质蛋白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饮食清淡,
不过多食用含水量高的瓜果和各种饮料。
癫痫大发作患者需加强护理,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焦虑、紧张,严格遵医嘱服药。
避免劳累,有充足的睡眠。
心情放松,避免紧张焦虑。
避免受到惊吓,勿过喜过悲。
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加减药。
患者家属或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异常活动举止,尤其是夜间睡觉时。
多与患者沟通,减轻心理负担与精神压力。若病情影响生活,可选择咨询心理医生。
癫痫大发作时,亲属或护理人员要使用软的牙垫或者厚的纱布垫在病人的上、下牙齿之间,防止病人把自己的舌头咬伤,此时不能强行喂药和喂水,避免发生窒息。发作的病人如果身体抽搐的厉害,也不能用力按压肢体,用力按压可能会造成骨折或者关节脱位。
对于有家族史或外伤病史的人要多留心有无异常抽动,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应避免感冒、扁桃体炎、肺炎及惊吓导致的发热,如体温超过正常3℃左右,应及时对症处理,避免发生热性惊厥,因热性惊厥反复发作,可造成脑组织缺氧,产生继发性脑损伤,这是癫痫发生的病理基础。
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颅内感染,如各种脑炎、脑膜炎等,上述疾病可导致大脑皮层炎症和水肿,引起癫痫大发作。
注意人身及交通安全,防止颅脑外伤导致的外伤性癫痫,昏迷时间越长,脑实质损伤越重,发生率越高。
对于在一些特定刺激下会出现癞痫大发作的人,应避免这些刺激,有助于预防癫痛再次发作。如学会控制情绪,避免暴躁、发怒等。
4472点赞
[1]梁宪光,陈亮,范晓芳.急诊不同年龄强直阵挛性发作性癫痫的病因分析[J].临床荟萃.2005.20(13):764-765.
[2]贾健平,苏川.神经病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1-74.
[3]丁晶,汪昕.癫痫诊疗指南解读[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2):142-144.
[4]李珊.癫痫病人日常生活指南[J].家庭医学.2009(7):41.
[5]韩杰,李明.当代神经系统疾病概论[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