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豹皮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为新生变异导致。小儿豹皮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散在黑斑近似“豹皮”、眼距过宽、漏斗胸、脊柱后凸、侧弯、生长发育迟缓等,可引起全身多系统病变,伴多发性畸形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智力障碍、癫痫等,难以根治,治疗仅可缓解症状。
小儿豹皮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儿童、尤其是有遗传性疾病的儿童为易感人群,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诱发因素也尚无明确解释。
小儿豹皮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是否发病。
豹皮综合征是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是否发病,诱发因素尚无法解释清楚。
小儿豹皮综合征罕见,发病约为0.0001%~0.0002%,儿童为易感人群。全世界大约有200例病例。
有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容易罹患小儿豹皮综合征,杂合子患者所生的每个孩子有50%的机会继承这种疾病,显性纯合子患者所生的每个孩子都100%会患病。
本病除多发性黑痣、心血管异常、骨骼系统病变、神经性耳聋、泌尿生殖系统病变、眼部异常、神经精神系统异常等典型症状,还可引起全身多系统病变,伴多发性畸形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智力障碍、癫痫等。
全身皮肤散在黑痣,直径2~8mm,扁平,褐色或黑褐色,面部、颈部、躯干部较多,也可出现于四肢、手掌、脚心、头皮、生殖器等处。
肺动脉狭窄、心肌病、主动脉缩窄,左房黏液瘤和心电图出现异常P波,P-R间期延长,QRS延长,束支传导阻滞和ST-T改变等。
病变一般较轻,可出现发育障碍、眼距过宽、漏斗胸、脊柱后凸、侧弯、下颌突出、翼状骨、骨囊肿和纤维性骨发育不良等。
此种病变较为少见。
性腺发育不全、尿道下裂、卵巢缺如或发育不全、隐睾等。
斜视、眼球震颤、眼睑下垂。
轻,中度智力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癫痫等。
语言发育较晚,入学后学习吃力,尤其是数学,抽象思维、创造能力差。
伴有多发性畸形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等。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一旦发现耳聋、黑痣、发育不全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一般优先考虑去儿科就诊,医生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脑电图、X线检查、超声检查来确诊小儿豹皮综合征,但要注意本病要与黑素障碍性皮肤病相鉴别。
一旦发现耳聋、肺动脉狭窄、腹泻、骨囊肿、黑痣、咳嗽、卵巢缺失或发育不全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优先考虑去儿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皮肤黑斑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皮肤科等。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不适症状什么时候发生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多发性黑痣、尿道下裂、斜视、癫痫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心电图异常、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眼距增宽、骨骼异常、身体发育障碍、神经性耳聋和中枢神经系异常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记录人体心脏的电活动,帮助诊断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情况。患者通常出现心电图各个波段异常改变。
做X线胸片、骨片检查,可发现骨骼的各种畸形和异常病变。
用于检查患者有无脑部异常,患者脑电图可见异常波形。
用于观察患者器官有无病变,患者通常可发现卵巢缺如、隐睾等病变。
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患者是否感染。
一般要通过空腹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可用于判断性腺是否发育完全。
主要针对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检查,能判断有无心脏大血管异常,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脏结构异常。
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确认患者是否有致病基因,可作为确诊依据。
可判断有无脑部异常,患者可出现异常影像学表现。
医生诊断小儿豹皮综合征,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脑电图、X线检查、超声检查、基因检测来确诊。
大多有家族遗传史,少数为新生变异。
全身皮肤散在黑斑、眼距过宽、漏斗胸、脊柱后凸、侧弯、生长发育迟缓。
出现异常P波、P-R间期延长、QRS延长、束支传导阻滞和ST-T异常改变等。
脑电图可见异常波形。
可发现骨骼的各种畸形和异常病变。
发现卵巢缺如隐睾、心脏黏液瘤、肺动脉狭窄等病变。
具有确诊意义,特别是对无家族病史的新生变异患儿。
指黑素细胞及黑素数量与质量上差异,或其功能上紊乱所导致的一类皮肤病,如黄褐斑、太田痣。该类疾病也会出现全身皮肤散在黑斑、眼距过宽、漏斗胸、脊柱后凸、侧弯、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容易与小儿豹皮综合征混淆。可通过遗传史、基因检测等进行鉴别。
小儿豹皮综合征的治疗周期较长,一般在3~5年,但无法治愈,出现症状后仍需要治疗,大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治疗。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是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皮肤黑斑可用冷冻治疗。
心脏异常时,可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为普荼洛尔,减少结构性心脏异常患者的流出道梗阻和肾上腺素能反应。
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可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室舒张功能。
心律失常时,对症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隐睾症可试用激素治疗,常用药物为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等。
出现皮炎时,可用苦参皮炎散。维A酸可改善患者全身多发性黑痣的外观,增白皮肤。
脊柱侧凸者,可试行融合术矫正。
肺动脉狭窄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手术是尿道下裂的唯一治疗方法,应行下曲矫正及尿道成形。
冷冻治疗旨在切除孤立的黑痣,改善患者外观。冷冻手术使用装有液态氮(约﹣180℃)的特殊仪器快速降低局部温度来破坏疾病组织,利用对局部组织的冷冻,可控地破坏或切除活组织的治疗方法。
睾丸手术用于根治隐睾症,因小儿豹皮综合症病变损伤睾丸时,可进行睾丸手术,避免恶化。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若发现睾丸发育不良或萎缩则需进行睾丸切除术。
对于严重漏斗胸的患儿,可作矫正手术治疗。
对于耳聋患者可改善生活质量。
小儿豹皮综合征是遗传性疾病目前难以根治,大部分需要终身治疗,治疗可缓解症状,预后较差。
小儿豹皮综合征目前难以根治,大部分需要终身治疗。
小儿豹皮综合征患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
小儿豹皮综合征每半年要复诊一次,复诊时对全身进行检查。
多吃新鲜蔬果、食用菌等碱性食物,控制强酸性食物的摄入量,是保持体液弱碱良性状态、防止和淡化色斑的要则。但选食果菜也需注意,应尽量少吃感光性强的果菜等,以免刺激黑色素的加快沉淀。
宜吃具有营养神经作用的食物。
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宜吃增加组织免疫功能的食物。
忌吃含有酒精丰富的食物。
忌吃损伤心肌细胞的食物。
忌吃高胆固醇的食物。
本病征需要积极预防遗传性疾病,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避免暴晒,避免运动过量,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评估,尽早确定患儿听力损害水平,长期进行声音刺激,不断进行听觉训练和语言训练。
避免暴晒,刺激黑色素的加快沉淀。
避免运动过量,导致身体不适,刺激病情。
建议患有流出道梗阻或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避免剧烈的活动或体育锻炼。
尽早确定患儿听力损害水平,最好在6个月前坚持使用助听器放大设备,并立即开始长期的声音刺激,不断进行听觉训练和语言训练,从而促进大脑听觉中暑和语言中枢得到充分发育。
患者应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评估,因为心脏传导障碍倾向于逐渐发生。
一旦发现小儿患有遗传病,最好做下心理辅导,并且咨询一下心理医生一些关于遗传病的相关知识。
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要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手术部位清洁。
对伴有多发性畸形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等的患者,要注意看护工作。
对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遗传病进行群体普查,小儿豹皮综合征预防应该注意积极预防遗传性疾病,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夫妻在生育之前必须经过医生全面检查,减少此类患儿的出生。
新婚夫妻要做好婚前孕前检查,发生有家族疾病遗传史的,要及时治疗。
新生儿结合做X线胸片、骨片检查、心电图检查、B超检查、脑电图检查及基因检测,及时发现并治疗。
小儿豹皮综合征预防应该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遗传病并非都是在出生时就能表现出来的。有的在儿童时期,有的在青少年时期,有的甚至成年后才逐渐显出症状和体征,如能在症状出现前就做出诊断,可以控制一些遗传病的发生。
对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遗传病进行群体普查,是症状出现前预防的重要手段。避免近亲结婚,孕妇在生育之前必须经过医生全面检查,减少此类患儿的出生,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病率。
4521点赞
[1]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申昆玲,黄国英.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下册[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