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撤药综合征是孕期妇女因疾病需要或某种嗜好而长期或大量服用镇静、麻醉、镇痛药或致幻剂,以致对该药品产生依赖时,药品可通过胎盘,使胎儿也产生对该药品一定程度的依赖。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其血中药物浓度逐渐下降,从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呼吸和消化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本病主要表现为高声哭叫、睡眠障碍、吸吮亢进、频繁打哈欠、打喷嚏、鼻塞、吃奶差或食欲亢进、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增高、颤抖、抽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因早产、感染、窒息等原因导致死亡,中至重度病例可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远期可致神经行为发育及认知功能落后。
新生儿撤药综合征是孕期妇女因疾病需要或某种嗜好长期或大量服用镇静、麻醉、镇痛药或致幻剂,以致对该药品产生依赖时,药品可通过胎盘,使胎儿也产生对该药品一定程度的依赖。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其血中药物浓度逐渐下降,从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呼吸和消化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孕妇可能应用的成瘾药物包括:
同效剂:吗啡、美沙酮、可待因、哌替啶、海洛因、芬太尼、丙氧吩、氢吗啡酮、羟可待因酮。
同效兼拮抗剂:喷他佐辛、丁丙诺啡、纳布啡、布托啡诺。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奥沙西泮、氟西泮、艾司唑仑、氯氮。
其他镇静催眠剂:甲喹酮、格鲁米特、甲哌啶酮、氯炔醇、炔乙蚁胺、水合氯醛、溴化物、甲丙氨酯。
抗焦虑抑郁剂:丙米嗪、氯米帕明、地昔帕明、羟嗪、多塞平、氟哌啶醇、西酞普兰。
大麻碱类:大麻叶、大麻。
乙醇。
吲哚烷胺类:麦角酸二乙酰胺、喜乐欣、喜乐西宾、二甲色胺、二乙色胺。
苯乙胺类:美士卡林、仙人球膏。
苯异丙胺类:甲烯二氧苯丙胺、甲氧二甲撑二氧苯丙胺、二甲撑二氧甲苯丙胺、二甲撑二氧乙苯丙胺。
吸入剂类:亚硝酸酯类、氧化亚氮。
苯丙胺类:苯丙胺、右旋苯丙胺、甲氧苯丙胺。
苯丙胺同源剂:苄甲苯异丙胺、二乙胺苯酮、氟苯丙胺、氯苯丙吲哚、苯丁胺、苯丙醇胺、苯甲吗啡、苯双甲吗啡。
其他兴奋剂:可卡因、咖啡因、匹莫林、苯环己哌啶、哌甲酯。
孕期妇女长期或大量服用药物。
新生儿撤药综合征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
25岁以下青少年。
无职业、低收入的人。
感情受挫或重大打击的人。
低文化水平的人。
家庭或父母感情紧张、不和或家庭溺爱的人。
卖淫或性乱行为的人。
娱乐及演艺场所工作人员。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传播疾病阳性者。
不同的成瘾药物引起新生儿撤药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均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其共同特点为中枢神经、消化、呼吸、循环系统和自主神经方面的症状、体征。
颤抖、易激惹、警醒度增强、听觉过敏、睡眠困难、高音调哭声、惊厥、啃手指;肌张力增强,深腱反射亢进、角弓反张、拥抱反射增强;由于活动过度,可致膝、肘、足跟部皮肤磨损。
胃肠功能失常,吃奶差或食欲亢进,不协调、反复不间断的吸吮和吞咽动作,呕吐、腹泻、失水、体重不增。
呼吸加快但无其他呼吸困难表现,呼吸暂停。
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升高。
多汗、鼻塞、频繁打呵欠和喷嚏、流涎、皮肤发花或肤色潮红、发热、体温不稳定。
少数患者可出现流泪症状。
本病中至重度病例可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多发生在出生后2~4个月,发生率较正常儿高5~10倍,主要表现为婴儿在睡眠中出现心跳、脉搏、呼吸突然消失,其主要死因为突然发生的呼吸中枢抑制。
患者表现为呼吸停止及全身多脏器损伤。
患者表现为发热、体温不稳定、乏力甚至颤抖等症状。
不同成瘾药物引起新生儿撤药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儿出现呕吐、腹泻、颤抖、易激惹、吃奶差或食欲亢进等症状、体征时,应及时就医。在院内行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气相色谱仪检测母亲或婴儿血、尿中药物或其代谢物、脑电图等检查,对疾病进行诊断。
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出现监测发现母亲或婴儿血、尿中药物或其代谢物存在毒物,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患儿出现高声哭叫、睡眠障碍、吸吮亢进、频繁打哈欠、打喷嚏、鼻塞、吃奶差或食欲亢进、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增高、颤抖、抽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新生儿撤药综合征的患儿,若出现感染、窒息等症状时,请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新生儿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窒息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急诊科等。
呕吐、腹泻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高声哭叫、睡眠障碍、吸吮亢进、颤抖、抽搐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患儿母亲孕期有无服用药物史?何种药物?药物使用时间?药物剂量?
患儿是否为母乳喂养?
患儿是否为早产儿?
检测母亲或婴儿血、尿中药物或其代谢物:
尿液检测是测试新生儿接触药物的一种快速、非侵入性的方法,但只能检测分娩前几天内所用的毒品。由于药物从尿中排出时间相对快,假阴性率高。
取胎盘筛查较为可靠,应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胎粪分析可筛查出甚至是胎龄20周时的代谢物,但比较昂贵且费时,必要时可采血筛查,阳性有助诊断,阴性不能否定诊断,天然阿片类药物在尿和粪可以轻易检出,但半合成的和合成的阿片类药物不易检出。
患儿的头发、指(趾)甲和脐带血的微量检测,同样也可作为新生儿撤药综合征有毒物质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检测手段,但只有具备相关条件的单位才能够检测。
非侵袭性检测,而且精准度高。
30%以上的患者有异常,但可无临床表现。
对怀疑患本病婴儿的母亲,应详细询问孕期是否使用过成瘾药物、何时开始使用、药物的品种及其剂量、末次用药距离分娩的时间以及是否母乳喂养,因不少药物可通过乳汁分泌。
鉴于Finnegan等早年提出的评分表比较复杂,且只适用于评价麻醉剂引起的新生儿撤药综合征,故美国儿科学会推荐采用Lipsite11项评分法。也可采用经过修正后的Finnegan新生儿撤药综合征评分法。
患儿表现为呼吸暂停、易激惹、烦躁不安、震颤、惊厥等症状,可通过血清钙测定以及检测母亲或患儿血、尿中药物或其代谢物进行鉴别诊断。
患儿可表现为易激惹、惊厥等症状,可根据患儿母亲明确的药物服用史以及检测母亲或患儿血、尿中药物或其代谢物进行鉴别诊断。
根据新生儿撤药综合征的起病早晚、病情轻重及进展制定治疗方案,治疗开始前需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新生儿是否能接受等,需要严密观察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正确评定疗效。症状控制后调整剂量,逐渐减量及停药,但需继续观察,防止复发。治疗目标是让婴儿无激惹且不昏睡、无呕吐或腹泻,吃奶好,喂养间隙能安静入睡。
为婴儿提供略微昏暗的安静环境,用襁褓裹紧婴儿,轻柔、集中的护理操作,尽量减少声光及触觉刺激;在需要时及时抱起患儿给予抚慰;母婴同室有助于减轻患儿的戒断症状。
应少量多次喂以配方奶,由于患儿多为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发病后常出现喂养困难、吸吮吞咽动作不协调,使摄入减少;加上活动增加、哭闹、呕吐、腹泻等造成的消耗增加,体重常下降。故应按照各日龄的正常需要量适当增加热量,以满足其生长需要,也可使用高热卡配方奶。
对于母孕期使用过美沙酮或丁丙诺啡的患儿来说,母乳喂养可以减轻症状,减少对药物治疗的需求,缩短治疗时间,同时也可有获得母乳喂养的其他好处,如提高免疫力,增进母子感情等。对于没有禁忌症(如乙型肝炎、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等)的母亲,更应鼓励母乳喂养。但对以下情况应禁止母乳喂养:没有经过产前治疗的、继续滥用成瘾药物者以及拒绝戒断治疗者。
在急性期或患儿有持续呕吐、腹泻或脱水表现时,应予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按病情需要给予全静脉营养或部分静脉营养。
对有宫内药物影响史但无症状或病情轻至中度的患儿,无需用药。对一般处理无效的婴儿应在各种评分法的指导下采用药物疗法,用药愈早,预后愈好。一旦达到预期效果,72小时之后逐渐减少剂量直至停药,撤药之前观察2~3天。治疗的目的是应用适量的镇静剂缓解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症状。
为治疗新生儿撤药综合征的首选药物,吗啡为天然合成的μ-受体激动剂,可以降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改善喂养、消除腹泻、降低兴奋性,并能控制严重症状。吗啡溶液稳定,给药方便,治疗相对更安全,吗啡剂量可以根据Finnegan评分的上升来迅速加量,但是,停药必须是逐渐减停。副作用有嗜睡、便秘、呼吸抑制、低血压等。
为近年来用于治疗阿片类撤药综合征的药物之一,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μ-受体激动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口服制剂含8%乙醇。
非麻醉剂,是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机制是低剂量的可乐定可刺激突触前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入突触部,从而降低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发送冲动。缺点是对睡眠障碍控制较差和偶见轻微的代谢性酸中毒。可乐定常作为吗啡治疗撤药综合征的辅助药物,可减少吗啡的使用剂量,缩短疗程及住院时间。近期有研究表明可乐定作为单一药物使用时和吗啡一样有效,且在神经行为学方面有更好表现。
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对麻醉药类撤药综合征的效果不及以上药物,尤其是不能减轻胃肠症状,用于镇静、催眠、安定剂撤药综合征的效果良好。苯巴比妥也常用作吗啡或美沙酮治疗新生儿撤药综合征过程中的辅助药物,较少单独使用。
不推荐使用。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效果好,但存在以下缺点:
新生儿对本药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总排泄期长达1月以上,可出现吸吮力差、喂养困难和过度抑制。
静推可抑制呼吸,引起心动过缓。
肠外制剂中的苯甲酸钠可干扰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因此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尤其是早产儿要慎用。停药后症状可能复发,故应动态观察48小时。
上述药物治疗如治疗有效,症状消退的顺序与出现的顺序正好相反,先是自主神经方面和呼吸系统,然后是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持续最久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主要表现在肌张力的增高及震颤。当患儿戒断症状消失,喂养及睡眠良好,体重增长,以最小剂量药物能维持稳定的戒断评分时,即可出院。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新生儿撤药综合征的病死率已由原来的10%下降到目前的5%以下,主要死因为早产、感染和窒息。中及重度病例可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多发生在出生后2~4个月,发生率较正常儿童高5~10倍。其主要死因为突然发生的呼吸中枢抑制。远期可致神经行为发育及认知功能落后。
本病的轻度患者可治愈,中及重度病例可遗留并发症或死亡。
本病的轻度患者寿命一般不受影响,中及重度病例可导致死亡。
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如果症状没有减轻,甚至有所加重,请及时就医。
复诊项目一般为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或高效气相色谱仪检测母亲或婴儿血、尿中药物或其代谢物,母婴毛发测定、脑电图等。
患儿的饮食以少量多次喂以配方奶,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为主,按照各日龄的正常需要量适当增加热量,以满足其生长需要。
建议对患儿少量多次喂以配方奶,也可使用高热卡配方奶。
建议饮食中适当增加热量:由于患儿多为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发病后常出现喂养困难、吸吮吞咽动作不协调,使摄入减少;加上活动增加、哭闹、呕吐、腹泻造成的消耗增加,体重常下降。故应按照各日龄的正常需要量适当增加热量,以满足其生长需要。
建议对适宜人群进行母乳喂养:对于母孕期使用过美沙酮或丁丙诺啡的患儿来说,母乳喂养可以减轻症状,减少对药物治疗的需求,缩短治疗时间,同时也可有获得母乳喂养的其他好处,如提高免疫力,增进母子感情等。对于没有禁忌症(如乙型肝炎、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等)的母亲,更应鼓励母乳喂养,但对以下情况应禁止母乳喂养,如没有经过产前治疗者、继续滥用成瘾药物者以及拒绝戒断治疗者。
新生儿撤药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以减少外界刺激、供给足够热量为主,应给患儿提供略微昏暗的安静环境,用襁褓裹紧婴儿,轻柔、集中护理,在需要时及时抱起患儿给予抚慰。
家属应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及时、正确地给患儿使用。
给患儿提供略微昏暗的安静环境,用襁褓裹紧婴儿,轻柔、集中的护理,尽量减少声光及触觉刺激;在需要时及时抱起患儿给予抚慰;母婴同室等措施有助于减轻患儿的戒断症状。
严密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包括患儿的喂养、睡眠、体温变化、体重增减以及各种症状体征的变化,以便正确评估疗效。复诊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仪或高效气相色谱仪检测母亲或婴儿血、尿中药物或其代谢物,母婴毛发测定、脑电图等检查,严密观察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正常评估疗效。
患儿出现窒息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根据起病早晚、病情轻重及进展制定治疗方案。一般在症状出现前不予治疗。病情轻度、中度都不需药物治疗,重度用药物治疗。
治疗开始前需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新生儿是否能接受等。药物选择需要针对撤药类型,一般选用与母亲成瘾药同源性的药物。
患儿症状控制后应及时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逐渐减量及停药,但需继续观察,防止复发,定期随访。
新生儿撤药综合征是可以预防的疾病,如远离毒品,嗜用成瘾药物的孕妇应配合治疗。
对母亲为滥用成瘾药物妇女的新生儿进行早期筛查。
对初次发生颤易激惹、吃奶差或食欲亢进的患儿应彻底治疗,检査有无窒息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并治疗。
自身应该提高安全意识,远离毒品。用药谨遵医嘱,不滥用药物。
婚前做好体检,孕期做好产检工作,对嗜用成瘾药物的孕妇应给予适当的治疗。
4938点赞
[1]邵肖梅,叶鸿瑁,邱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43-1049.
[2]王卫平.儿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1-102.
[3]胡晓静,张玉侠.新生儿撤药综合征的研究进展[M].上海护理,2008,8(2):64-6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