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实质感染所致广泛的化脓性病变,或尿路梗阻后肾盂肾盏积水、感染而形成一个积聚脓液的脓腔称为肾积脓。该病为严重的肾化脓性感染,肾实质组织遭到广泛性破坏,多数是由于输尿管结石或肾结石导致的上尿路梗阻引起。肾积脓需要多饮水,并卧床休息,合理使用药物,病情严重者需要进行肾脏切除术。
肾脓肿可由上行感染、血源性感染、周围组织感染直接蔓延或淋巴感染导致,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也可见于球菌、杆菌等其他菌属。好发于糖尿病、免疫力低下、长期留置导尿管等等人群。输尿管或肾结石、输尿管畸形或狭窄梗阻、肾盂肾炎、肾结核等疾病均可诱发。
目前尚缺乏权威的较全面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高血糖状态容易滋生细菌,同时体内代谢紊乱,抑制白细胞吞噬作用。
抗感染能力差。
易将尿道远端细菌带入膀胱和上尿路继发感染。
尿路梗阻、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妊娠、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液多引流不畅,膀胱残余尿增多,细菌容易繁殖,细菌逆流至肾脏容易引发脓肿。
肾积脓时除了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外,还可有腰部疼痛、肾区叩痛,体格检查还可发现一侧或两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严重时可并发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死、全身感染、败血症、急性肾衰竭、感染中毒性休克等疾病。
突发脓尿,在输尿管与脓肾相通时,可出现持续性肉眼脓尿,也可呈间歇性。
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体温多在38℃以上,多为弛张热,也可呈稽留热或间歇热,寒战、全身无力、恶心、呕吐、腰痛等症状。
慢性病程患者多有长期感染或上尿路梗阻病史,主要表现为反复的腰痛。
若为上行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部分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下腹部疼痛。
对于轻度积液或中度积液的患者,肾穿刺失败率很高,穿刺失败可致肾周感染及肾周围脓肿。
感染严重时病原菌经血流可波及全身其他部位导致全身感染。
除了肾积脓的变现外,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严重时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短期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可出现少尿、水电解紊乱、酸碱失衡、代谢产物聚积、恶性心率失常等。
患者面色和皮肤苍白、肢端湿冷、血压下降等。
当患者突发高热、寒战、乏力、恶心、呕吐、脓尿、肾区叩痛及腰部包块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医。通过体格检查、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经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引流尿液化验,或经皮肾穿刺引流液化验,结合临床表现可进行诊断,但要注意本病要与肾结核、肾肿瘤、肾积水、尿道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
当患者出现高热、寒战、恶心、呕吐、乏力、肌肉酸痛、肾区叩痛、脓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肾积脓患者可于泌尿外科就诊。
是否有脓尿、高热、寒战等症状?
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蛋白尿、水肿、膀胱刺激征等)
是否有遗传家族史?
是否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如何?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一侧或两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痛。
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
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可升高。
可帮助排除是否有尿路结石,提示肾脏内有液性暗区,有助于判断疾病类型。
可以帮助排除有无其他肾脏病变,检查可见肾影不清,有时可发现尿路结石。
肾实质中形态不一、边缘模糊的混合密度肿块,中央为低密度,增强扫描示肾实质增强明显降低,肾盂肾盏不显影、排尿期膀胱输尿管反流造影、逆行肾盂造影,了解尿路情况。
经皮肾穿刺可穿出脓液,有助于诊断本病。
患者有腰痛,可反复发作或伴寒战、发热、全身无力等全身表现。体格检查触及肿块,肿块可为痛性,还可有肾区叩痛。
血常规可有白细胞升高,PCT、CRP等感染指标升高。
尿常规提示有脓尿或脓血尿,尿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
经皮肾穿刺可吸出脓性液体。
肾积脓需合理应用抗生素,根据情况可穿刺引流缓解症状,如为输尿管结石梗阻引起的肾积脓,可以经膀胱镜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引流脓液,缓解感染中毒性休克症状。病情严重者,若肾功能不能恢复,对侧肾功能正常,可以将功能丧失的脓肾切除,同时给予退热、营养、改善症状的支持治疗。治疗周期不少于4~6周,高热患者可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注意营养支持。
作用是抗感染,常用抗菌药包括喹诺酮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及二代头孢菌素等。
作用是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碳酸氢钠、枸橼酸钾。
作用是解除膀胱痉挛和缓解刺激症状,如维拉帕米。
早期肾穿刺造瘘,充分引流,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若肾功能恢复健康搜索则矫治梗阻;若肾功能不能恢复,且对侧肾功能良好者,应行患侧肾切除术。
由尿路梗阻引起的患者,应尽早手术解除梗阻,如患者病情危重,可先放置输尿管支架管或肾穿刺造瘘充分引流,待病情稳定后再解除梗阻。
如肾单位全部破坏,失去肾功能,可行肾切除。
若脓肾体积过大与肾周围粘连较紧估计肾切除有困难,可先行肾造瘘引流,以后再施行肾切除术。慢性病变的患者,肾皮质成为包绕扩张而充满脓液的集尿系统的一层薄而萎缩的纤维鞘,因此建议作肾切除,从梗阻段输尿管起将肾脏和输尿管一并切除。
高热患者可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注意营养支持,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血尿和膀胱刺激征明显的患者可给予口服碳酸氢钠缓解症状,贫血时给予输注血制品支持治疗。
肾积脓轻症患者如及时诊断,治疗有效,则病人预后良好。重症患者经经对症及手术治疗也可改善症状,预后尚可,若诊断及治疗不及时发生重症并发症可导致死亡。
通过积极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最终可以达到治愈。但当发生严重并发症导致肾功能无法恢复,有时需要切除患侧肾脏,严重时危及生命。
肾积脓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预后良好,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若诊断及治疗不及时发生重症并发症可导致死亡。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肾积脓患者出院后3~6个月检测肾功能、尿常规、肾脏B超,后期可1年复查。
肾积脓患者要低盐低脂饮食,可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促进病情恢复,肾功能良好者可多饮水,不要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戒烟戒酒。
低盐、低脂饮食,盐的总量每天控制在6g以内,低脂是指脂肪量每天限于40g以内。食物烹调方法主要采取蒸、卤、煮,禁止油炸食物,可以选择脱脂的牛奶,控制坚果的进食量。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蔬果,如香蕉、草莓、苹果等,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压增高。
忌烟酒,忌辛辣油腻食物,忌吃生冷食物,以避免疾病反复发作。
肾功能良好者可多饮水,维持尿量每日在1.5L以上,有利于炎症产物的排出。
肾积脓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防治继发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预防尿路结石,若出现发热、腰痛、膀胱刺激征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定期检测肾功能等,术后注意做好护理,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运动。
手术患者注意卫生,防止继发感染。
患者术后若留有输尿管支架,注意不可憋尿,排尿时避免刻意用力,以免引起尿液返流,诱发感染。
有肾功能损伤患者应注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预防尿路结石。
日常监测患者的尿量情况,肾功能良好的患者应每日尿量一般在1000ml,便于观察肾功能。
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增强抗病决心。
肾积脓术后注意多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日常饮食建议注意水和钾的摄入。
肾积脓术后注意加强全身皮肤、口腔黏膜、会阴、肛周皮肤的清洁护理,防治皮肤、黏膜损伤。
肾积脓的预防重点在于多饮水,勤排尿,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尿路感染,对于输尿管畸形或输尿管狭窄患者应定期体检,以便对肾积脓早发现,早治疗。
输尿管畸形或输尿管狭窄患者应定期行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积脓。
多饮水,勤排尿。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
如因其他肾病手术必须留置导尿管,前3天需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延长尿路感染的发生。
与性生活相关的尿路感染,应于性交后立即排尿,并口服一次常用量抗生素。
膀胱输尿管反流者,要“二次排尿”,即每次排尿后数分钟,再排一次尿。
4883点赞
[1]梅长林,余学清.内科学.肾脏内科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