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风脱发是一种突然发的头部局限性斑片状脱发,其特点是头部有圆形或椭圆形脱发斑,数目不等、大小不一,脱发处头皮光滑发亮,无任何自觉症状,严重者头发可全部脱落。本病主要与遗传、免疫、精神因素有关,主要通过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局限型,发生在某一部位,边界清楚的斑片状脱发。
全秃,头发迅速全部脱失。
普秃,头发、胡须、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和全身毳毛全部脱落。
斑片状,最常见的斑秃类型,可以单发,也可能多发。
网状型,当斑片不断增多,脱发区和有毛发区融合成了密集、多发的秃发斑,可形成网状。
带状型,脱发区域主要是沿着枕部发际线分布,看上去是枕部的发际线上移,还可以累及额部发际线和鬓角。
中央型,秃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头顶和上枕部,与带状型斑秃正好相反。
弥漫型,全头皮的弥漫性脱发,均匀分布或者不均匀分布,但很难发现明显的秃发斑。急性弥漫型斑秃可在一周至数周内发展至全秃。
油风脱发的主要与遗传、免疫、精神因素有关,好发于有家族史、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此外,局部刺激和感染等可诱发油风脱发。
先天性因素是油风脱发的病因之一,有家族史的患者约占10%~20%。也有报道单卵双胞胎同时患病的。一般认为多基因遗传性,因某种内外环境因素而发病。某些家族内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显示其发病与基因密切相关。
在免疫方面,有研究表明,本病是由能够识别毛囊抗原的T淋巴细胞介导发生的,与毛囊周围CD4+T淋巴细胞浸润和毛囊内CD8+T淋巴细胞浸润密切相关,CD4+、CD8+T淋巴细胞协同作用导致毛囊受损。也有学者报告脱发处有抗毛球细胞的自身抗体,认为毛球处自身免疫反应可减弱毛囊活动性而使毛发脱落。
神经系统的紊乱被认为一个重要因素。有的患者在发病前长期焦急、忧愁或悲伤,有的在精神紧张或情绪不安时发病,也有的在突然惊恐或悲痛之后迅速发生油风脱发。
常见于局部感染或头皮创伤损伤毛囊上皮细胞,可能诱发油风脱发。
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恶性贫血及白癜风等可能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诱发本病。
油风脱发是一种常见病,我国的发病率可达0.27%,发病无性别差异,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多见于30~40岁的人群。
油风脱发与遗传相关,有家族聚集趋势,有家族史者发病率较高。
精神刺激是油风脱发的病因之一,精神压力大者属于高发人群。
油风脱发主要表现为脱发,根据不同类型,可出现不同的病变表现,也可出现甲损害,部分患者可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
起病局限,多数患者只有一个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脱发斑,少数为两个或多个脱发斑。
脱发损害扩大,数目增多,可互相融合,至整个头皮均脱落。
发展至身体其他部位的毛发均脱落,包括眉毛、睫毛、腋毛和阴毛,甚至全身毳毛。
部分患者因长期脱发出现心情低落、抑郁等,可导致心理障碍性疾病。
部分患者可出现甲受累,主要影响指甲,多表现为甲凹陷,也可表现为纵嵴、剥离、脆甲或脱甲。
出现脱发、头皮不适、指(趾)甲改变的症状,及时就诊皮肤科,行体格检查、拉发试验、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是否为油风脱发,并注意与假斑秃、脱发性毛囊炎、梅毒性脱发相鉴别。
当出现脱发、头皮不适、指(趾)甲改变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当出现头发大量脱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立即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科就诊。
出现情绪异常症状去心理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脱发、头皮不适、指(趾)甲改变)
这些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有加重或缓解的因素吗?
直系亲属有类似症状吗?
既往有其他疾病吗?
近期有精神压力吗?
近期有头皮外伤或感染吗?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患者头发脱落的情况,头皮有无瘢痕、感染、外伤等,有无其他毛发脱落,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类型。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头发根部轻轻捏住约40~60根头发,顺着头发方向捋,如只有1~2根头发脱落,代表大致正常;如每次超过5根,则怀疑存在异常的脱发。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该检查之前至少24小时内不应洗头。
皮肤镜检查有助于明确油风脱发的诊断,以及判断油风脱发的类型。
毛囊较小,真皮乳头内黑色素可增多,在早期,毛囊附近尤其毛球周围常有淋巴细胞浸润。晚期,毛囊的体积变小、数目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弥漫性浸润。供应毛囊的某些血管有血栓形成,毛球和毛乳头缩小。
主要检测患者有无合并感染,免疫合功能是否正常,甲状腺激素、血糖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用于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油风脱发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脱发表现,如无意中发现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状脱发,脱发区内皮肤外观正常,脱发区边缘头发拉发试验可为阴性,皮损边缘区毛发显微镜下为上粗下细,可明确诊断。
患者头皮出现脱发区类似于斑秃,局部皮肤是萎缩的,不能再长出毛发,脱发区境界清楚,边缘无上粗下细的毛发,头发边缘拔发实验阴性可与油风脱发相鉴别。
毛囊发生化脓、炎症,预后局部出现萎缩性的疤痕,毛发不能长出,这个病容易反复发作。通过皮肤镜检查可与油风脱发相鉴别。
患者脱发区头发没有斑痕形成,但是边缘是不规则的呈虫蚀状,脱发不完全并且数量比较多,好发于枕后,有婚外性行为史,梅毒血清学实验阳性,常有梅毒的一些其他表现。通过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可与油风脱发相鉴别。
通常为药物结合物理治疗,对于有心理障碍者应给予心理治疗,可以采用多种治疗方式结合。
可局部多点注射糖皮质激素,注意长期应用引起的局部萎缩和全身不良反应。对于迅速和广泛的脱发可选择口服糖皮质激素,通常在2个月内逐渐减量停用,长期应用注意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停药后仍有复发。
可外用5%的米诺地尔溶液,通过扩张血管促进毛发生长,可以与其他治疗方式合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注意其局部刺激反应和多毛症。
盐酸氮芥溶液、1%~2%地蒽酚软膏等药物,有助于促进毛发再生。
该病无需手术治疗。
补骨脂素联合长波紫外线(PUVA)主要用于顽固性和广泛性脱发。常常在治疗40次以上才起效,注意保护眼睛,警惕光老化以及皮肤肿瘤方面的不良反应。
教育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可佩戴假发或描眉等改善外观,减少社会交往中的不便。应该强调本病终能痊愈,以免患者失去信心,既减轻精神的负担又是暗示疗法。
局部应用接触致敏物来治疗顽固性患者,可能通过变态反应使毛囊周围反应性T细胞亚群改变,抑制引起斑秃的效应T细胞。常用致敏物有二硝基氯苯和二苯环丙烯酮等,常引起湿疹样皮炎、荨麻疹和炎症后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刺激局部皮肤,改善血液循环,常用的有10%的辣椒酊、30%的补骨脂酊以及0.5%蒽林霜,注意这些药物刺激反应。
油风脱发多数患者预后尚可,积极治疗也可以治愈,本病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但部分患者迁延不愈,可导致终生秃发的后遗症。油风脱发患者治疗期间每月复查一次皮肤科检查。
油风脱发的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积极治疗可治愈,少数患者迁延不愈。
油风脱发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油风脱发患者部分可发展为终生秃发状态,严重影响美观。
油风脱发患者治疗期间每月复查一次皮肤科检查。
油风脱发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营养,多补充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增加铁元素、碘元素、维生素的摄入,对头发生长有一定益处。
建议患者经常食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如燕麦、花生、玉米、核桃和豆制品等。
富含铁元素的食物也有可以起到生发的作用,这样的食物包括马铃薯、豆类、菠菜、萝卜、蛋类、虾、香蕉、禽类等。
多食含碘高的食物,可以帮助头发快速生长,如海带、苔菜、发菜、海蜇、海参、紫菜、柿子。
维生素也是头发营养所需的主要成分,患者宜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黑芝麻、芥菜、菠菜等。
油风脱发患者的护理需注意头发清洁、适度的运动与休息,患者及家属主要通过观察脱发有无减少进行病情监测,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
不要用脱脂性强或碱性洗发剂,因为这类洗发剂的脱脂性和脱水太强,易使头发干燥、头皮坏死。患者应选用对头皮和头发无刺激性的天然洗发剂,或根据自己的发质选用,而且最好不要一直使用某种洗发剂。
尽量避免吹热风、烫发、染发;日常生活要注意常锻炼;热食、热浴后出汗者,头部注意避风;冬季注意头部的防寒保暖,夏天防晒;注意劳逸结合,不操劳过度,不熬夜,可经常进行头部保健按摩。
患者注意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患者主要通过观察脱发有无减少,来进行病情监测,治疗期间每月复查皮肤科检查。
本病多数患者伴有精神紧张或心情低落,家属注意及时疏导和鼓励,告知患者疾病治疗方式取得患者配合。
长期口服激素的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避免自行加减药量或突然停药,若出现皮疹、内分泌紊乱、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及时就医。
油风脱发的预防主要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避免头皮创伤,及早治疗全身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对于有家族史者可每年进行皮肤科检查,有一定的早期筛查作用。
对于有家族史者可每年进行皮肤科检查,有一定的早期筛查作用。
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避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注意劳逸结合。
注意保护头皮,避免出现头皮破损,若出现伤口及时处理避免感染。
及早治疗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恶性贫血及白癜风等全身疾病,避免引起脱发。
4044点赞
[1]杨淑霞.斑秃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6(4):465-470.
[2]蔡泽明,赵莹,张斌,巩毓刚,西兰,杨建,章星琪.早期斑秃皮损处炎症细胞因子及凋亡因子的异常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128-131.
[3]蔡泽明,赵莹,张斌,等.Abnormal expression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apoptosis-related factors in lesions of early alopecia areata[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048(002):128-13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