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属有色金属,呈棕红色,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铜导电性和导热性良好,有光泽和延展性,可溶于硝酸、浓硫酸和有机酸中,加热易氧化成氧化铜。铜中毒是由于吸入铜粉尘或者是烟雾、服用过量铜盐而出现的中毒性疾病,包括急性铜中毒和慢性铜中毒。
急性铜中毒往往为短时间内摄入过量金属铜引起,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牙齿及舌苔呈蓝绿色、尿少、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危及生命。
慢性铜中毒患者往往为长期吸入含铜的气体或摄入含铜的食物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功能异常等。铜尘可致接触性和致敏性皮肤病变,导致局部皮肤发红、水肿、溃疡。
铜中毒是因为人体摄入或吸入过量的铜或铜盐,使其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经皮肤接触进入人体而出现的中毒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急性铜中毒的原因包括治疗上应用硫酸铜过量、用含铜绿的铜器皿存放和储存食物,以及有意无意吞服可溶性铜盐等。另外,熔炼铜工人、焊接磨光镀铜物体工人、油漆厂研磨氧化铜粉工人,在吸入氧化铜细微颗粒后也可发生急性铜中毒。除在日常生活中外,在医院诊疗过程中,硫酸铜外用治疗磷烧伤或磷化合物中毒时作洗胃液,或用作催吐剂使用不当,或病人因用含铜器械进行血液透析也会发生铜中毒。
铜的慢性中毒一般因为长期大量的吸入含铜的气体或摄入含铜的食物所致,如长期接触高浓度铜尘的工人。
目前尚无关于人体铜中毒的相关流行病学资料。
接触含铜的粉尘或烟雾相关工作者。
使用铜器存放或烹调食物者。
生活用水被铜金属污染者。
铜中毒患者因接触的原因和急慢性的不同可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状。
中毒者口中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有时可有呕血和黑便。口服大量铜盐后,牙齿、齿龈、舌苔蓝染或绿染,呕吐物呈蓝绿色,血红蛋白尿或血尿,尿少或尿闭。病情严重者可因肾衰而死亡,有些病人在中毒第2~3天出现黄疸。
多发生于冶炼和铸造工。症状最初像流感,停止接触后10~12小时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咳嗽,继而出现高热(38℃~39℃)持续数小时后逐步缓解。一般夜间发病,次日早晨退热,呈一过性表现,但1~2天内感觉疲乏无力,若伴发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时症状可延续数日。
铜盐和铜尘进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眼睑水肿等,严重时可发生角膜浑浊和角膜溃疡。
皮肤接触过量铜盐者可出现皮肤瘙痒和黏膜刺激症状。
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还可以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神经衰弱综合征。
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等。
可出现心前区疼痛、心悸、高血压或低血压。
少部分病人出现阳痿、肥胖、面部潮红及高血压等。
铜可损伤红细胞引起溶血性贫血。通常铜进入体内后主要在肝脏中累积,一旦超过肝脏的处理水平时,铜即释放入血,损伤红细胞,变性血红蛋白增加。另一方面,铜与血红蛋白结合,使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失活,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从而导致血红蛋白的自动氧化加剧,变性血红蛋白大量进入血液,最终导致溶血性贫血。
部分患者会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竭。而肝脏过量储存铜,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导致肝功能衰竭。
铜中毒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尤其对于急性铜中毒的患者,及时治疗,可避免引起肝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恶心、呕吐、腹部灼烧感等急性消化道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吸入铜粉或烟雾对口鼻黏膜造成刺激,甚至出现发烧、发冷、肌痛、头痛、气促等症状,需要立即就诊。
有明确的过量铜盐接触史,如服用含铜农药或生活用水、食物被铜盐污染者,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立即就诊排查。
铜中毒患者可至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中毒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腹痛腹泻、头晕、乏力、高热等)
出现症状有什么诱因?(如接触铜尘、烧烫伤处理后等)
做什么工作的?
铜中毒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尿铜均明显升高。
铜中毒患者肝脏过量储存铜可致肝细胞坏死,肝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查肝功能可见肝功能结果异常。
对于慢性铜中毒患者,完善脑电图检查,显示脑电波节律障碍,出现弥漫性慢波节律等。
长期接触高浓度铜尘的工人,X射线照射胸透时可出现条索状纤维化,有的可出现结节影,上述改变可能是铜尘慢性刺激引起的肺部感染。
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发现患者是否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
接触史,患者有长期慢性接触或短期内大量接触铜的病史。
急性中毒表现为急性胃肠炎、急性金属烟尘热甚至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长期慢性接触铜者表现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临床表现。
完善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尿铜均显示增高,且可完善毒物鉴定以明确诊断。
先天性铜代谢障碍临床表现为发音障碍、吞咽困难、肢体肌肉震颤、乏力、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毛发卷曲等。其中肢体肌肉震颤、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需与铜中毒相鉴别,可根据接触史及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慢性铅中毒临床可表现为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乏力、肢端麻木、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腹胀、腹绞痛等症状,可根据接触史及金属毒物鉴定进行鉴别诊断。
铜中毒患者需要第一时间脱离中毒环境,及时就医,尤其是急性铜中毒患者,及时就医可明显改善预后。临床需要根据患者接触铜的途径及急慢性进行相应治疗。
吸入中毒者,立即脱离有毒环境,给氧气吸入。
铜盐溅入眼内,立即冲洗,再滴可的松眼药水和消炎眼药水。
口服中毒者要立即用清水、硫代硫酸钠或亚铁氰化钾溶液内服,使生成难溶的亚铁氰化铜。或者用亚铁氰化钾溶液加入洗胃液,以助解毒。洗胃后给予蛋清、牛乳等保护胃黏膜,无腹泻病例可予盐类泻剂导泻。
青霉胺口服,用前需做青霉素皮试。
依地酸二钠钙需加葡萄糖液静滴。
二巯基丁二酸钠稀释于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注,酌情减量直至停药。
皮肤接触铜出现皮肤瘙痒和黏膜刺激症状者,应给扑尔敏抗过敏药物口服,局部外涂氢化可的松软膏。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对于吸入含铜烟雾而出现急性铜中毒的患者,应当立即脱离有毒环境,并给于氧气吸入。
对于肝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者应给予保肝、调节电解质治疗。对于呕吐、腹泻者应给予补液治疗,对于腹痛患者,应给予抗胆碱药解除平滑肌痉挛。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应该进行透析等治疗。休克者除补液外,应进行抗休克处理,高热时给退热镇痛类药物,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有黄疸、血蛋白尿的重症病人,可给糖皮质激素治疗。
铜中毒患者需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尤其是急性铜中毒患者,及时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而治疗不及时者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达23%。
铜中毒患者经过急救处理、解毒及对症支持治疗,一般可治愈,但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则需要终身治疗。
一般经过解毒等急救处理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严重者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者,可引起死亡。
经治疗后铜中毒症状消失,可定期复查胸部X片及肝肾功能以了解是否有肺部、肝肾的损伤。
铜中毒患者饮食方面应当限制含铜多的食物,如果是进行洗胃的患者,注意清淡流质饮食。
应该给予高氨基酸、高蛋白饮食来促进尿铜排泄。
限制含铜多的食物,如坚果类、巧克力、豌豆、蚕豆、玉米、香菇、贝壳等。
戒烟忌酒。
对于铜中毒患者应根据中毒严重程度及各系统损害情况进行护理。
对于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应当观察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以及尿量。
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者应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通风,卧床休息,下床时避免跌倒。
对于肝功能不全者,注意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于胸闷心慌等心律失常者,应密切观察其心率、心律的变化。
对于铜中毒患者,要密切关注其肝肾功能。
对于急性铜中毒患者,往往会出现恐惧、焦虑、惊慌、无助等表现,应当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做好沟通和交流,使患者尽快康复。
铜中毒的预防主要是从事铜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的防护,以及对周围环境铜污染的防治。
对于长期慢性接触铜的工人,应当定期到医院完善血清铜、尿铜、胸部X线检查,来监测体内是否有金属铜的蓄积、金属铜是否对肺部有慢性刺激。
防止铜对环境的污染,特别要防止矿山废水对河水及水稻等农作物的污染。
生产环境中做好防毒、防尘工作,加强通风、密闭措施。从事铜作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佩戴防毒防尘面具,避免过量吸入或误服铜超量气体或食物。并及时做好定期体检。
4537点赞
[1]任引建.实用急性中毒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55.
[2]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66.
[3]孟昭泉,宋大庆,苑修太著.实用急性中毒急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08.16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