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脐环突出的腹外疝称脐疝,发生于成人,则称为成人脐疝。成人脐疝是由于脐环关闭后,瘢痕组织在受到腹内压增高和腹腔脏器的推顶下逐渐膨出形成的疝。成人脐疝是一种后天性脐疝,疝内容物为大网膜或肠管,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成人脐疝,表现为脐部出现可返纳性肿物,肿物大小不定,可从数厘米到数十厘米不等,肿物多呈圆形,或是类圆形。成人脐疝不能自愈,要积极的进行手术治疗。经过正规治疗后,成人脐疝愈后良好,不影响正常生活。
成人脐疝可分为两大类。
与婴儿型脐疝一样从脐环处突出,约占成人型脐疝的10%。
从脐环周围突出,较为常见,约占成人型脐疝的90%。
成人脐疝发生的最主要病因是由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腔内压力增高,因为脐部缺少脂肪组织,是全部腹壁中最薄弱的地方。长时间的腹腔内压增高和腹壁过度牵扯,容易造成腹腔内容物将脐环中薄弱的瘢痕组织顶出体表,形成了脐疝。
由于脐血管通过脐环,形成了先天性的一个腹壁薄弱点。同时若脐环关闭不紧密,腹腔内容物容易从该处薄弱点膨出。脐部瘢痕组织薄弱,也容易造成腹壁强度降低,因为小儿出生后结扎脐带,后愈合为瘢痕组织,瘢痕组织缺少弹性,在持续腹腔压力增高下,容易膨出,因而容易患脐疝。
各种可引起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因素都可能诱发脐疝。
慢性便秘、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等疾病都容易造成腹内压增高,引发成人脐疝。
妇女怀孕生孩子,容易出现肚脐的薄弱,容易引发脐疝。
疾病多发生在中年以后,女性较为常见,以中老年肥胖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3。
多次妊娠可反复牵拉腹壁,造成脐环松弛薄弱,从而容易发生脐疝。
如便秘、肥胖、前列腺增生、慢性咳嗽、肝硬化腹水等,均可导致腹腔压力的增高,继而可引发脐疝。
脐疝表现为脐部柔软性隆起或突出,通常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成人脐疝表现为肚脐周围鼓出来包块,脐部出现可返纳性肿物。用手触摸脐部可发现圆形缺损,返纳肿物。成人脐疝有可能会伴有腹部不适,比如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胃肠道症状。当其出现嵌顿或者绞窄时,会有剧烈的腹痛以及呕吐,当患者咳嗽时,会感到冲击感。
触诊或视诊时可发现患者脐部有明显的肿块,肿块大小不定,通常为圆形或类圆形。
脐疝常伴有腹部不适,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当脐部出现嵌顿或绞窄时,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状况,同时部分患者有脐疝囊处的疼痛不适或是上腹部的隐痛,腹部肿块也会导致腹部隐痛。
当发生肠管嵌顿时,会出现肠梗阻的表现。
巨大脐疝可向下悬垂,若疝内容物为肠管,可见到肠蠕动,患者咳嗽时会有冲击感。
因肿块突出身体表面,容易和衣物发生摩擦,因为容易导致损伤,继而发生脐部感染。
成人型脐疝疝环较小且坚韧,周围有坚韧的瘢痕组织,脱出来的肠管容易长生卡压。
成人脐疝早期可还纳,若不积极治疗,疝内容物容易与脐瘢痕皮肤粘连,变得不可还纳,造成难复性疝。
孕妇或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因腹肌受到过度拉伸,腹壁张力极大,有时会发生自发性或外伤性穿破。
肝硬化伴脐疝时,若行手术修补,可能加重门静脉血流的侧支循环,从而诱发上消化道大出血。
成人脐疝无法自行痊愈,出现脐疝时应当尽早治疗。当患者脐部出现可复性肿物时应及时就医,若脐部肿物不可还纳,伴腹痛、腹胀,应立即就医。
当患者脐部出现可复性肿物,或出现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的症状,应当及时就医。
当患者出现脐部肿物不可还纳、腹痛、腹胀和肛门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及手指按压后突然放开时腹部剧烈疼痛这些症状,或是出现晕厥休克表现时,应当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普通外科就诊。
若患者其他严重不适、病情紧急的情况,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什么时候发现症状的?
肿块是否能够还纳?
以前小时候有这个病吗?
有便秘、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吗?
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通过视诊观察腹部观察脐部是否有肿块,平卧位时肿块可缩小至消失,站立位时肿块明显增大。
通过超声检查探测脐部肿物内部,从而明确肿物性质。
通过CT检查能清晰的看到腹壁缺损及疝内容物,可以明确诊断。
患者脐部出现肿块用手触摸时发现圆形缺损。
体格检查时可见包块自脐旁或脐正中脱出,发生嵌顿时,该包块常较难或者不能完全还纳,咳嗽时包块内有冲击感。
B超和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到腹壁的缺损以及疝内容物即可明确诊断。
白线疝是属于腹外疝的一种,大部分人白线疝发生在肚脐眼部位。白线疝开始时肿块比较小,可没有不适症状,病程比较久后腹膜受牵拉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白线疝也会出现腹部肿块,同时也可有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容易与本病混淆。但白线疝疼痛更严重,症状常在进食后加重,且通过B超检查能进一步作出鉴别。
腹股沟斜疝是临床上常见的腹股沟疝的一种类型,腹股沟斜疝最大的特点是从解剖学上的腹股管的内口疝出,经过腹股管。多数的病人可以疝入阴囊内,而脐疝是从脐环突出的腹外疝,可以此鉴别。
腹股沟直疝是腹股沟疝的一种,腹股沟疝可分为直疝和斜疝、股疝。斜疝较为常见,而直疝最为少见。直疝多见于年老体弱者,直立时腹股沟内侧,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了半球形肿块,无痛感,平卧后可消失,与脐疝位置不同,一般不难鉴别。
股疝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疝,是疝内容物突入股环而形成的疝。一般出现在腹股沟区腹股沟韧带的下方,股疝体积较小,边界清楚,有压痛,很容易嵌顿,容易发生疝内容物坏死。脐疝是脐环突出的腹外疝,较易鉴别。
成人脐疝无法自愈,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发生嵌顿或绞窄,因而必须尽早治疗。手术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法,若有手术禁忌且脐疝较小,可采用疝带治疗。
适用于抗胆碱酯酶药,可用于手术结束时拮抗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的残留肌松作用,用于重症肌无力、手术后功能性肠胀气及尿潴留等。若有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迷走神经张力升高等症状者禁用。癫痫、心绞痛、室性心动过速、机械性肠梗阻或泌尿道梗阻及哮喘病人忌用。
目前成人脐疝手术治疗有两种方法。
传统缝合法适用于脐疝较小的病人,不适合用于腹壁缺损较大的病人,该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高达10%~15%。
无张力修补术相对于传统缝合法可明显降低脐疝复发率,有利于疾病的预后和恢复。
非手术治疗主要是应用疝带对疾病进行治疗,将疝内容物压迫回腹腔,但成人脐疝无法通过疝带治疗而治愈疾病。目前,疝带治疗只能暂时的应用在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且应用疝带后,容易使皮肤擦伤,会增家疝囊外的粘连。
成人脐疝如果尽早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预后效果良好,不影响正常生活,但是如果不积极治疗,随着病程不断进展,病情会不断加重,可能会发生嵌顿或是绞窄,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肠缺血、坏死,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若不采用手术治疗,无法痊愈,同时还可能导致脐部感染等其他疾病。
成人脐疝能痊愈,及时正规的进行治疗,预后不影响正常生活。
成人脐疝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成人脐疝患者需每周复诊至脐周红肿消失后,不适随诊。
手术患者应禁食一段时间,可于手术6小时后进食一些流食,待胃肠功能得到一定恢复后,可从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普食进行过渡。要注意调整饮食习惯,保持排便通畅,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忌抽烟饮酒,吸烟会影响破坏腹部筋膜组织的胶原蛋白,使腹壁变得薄弱,饮酒具有刺激性,烟酒都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避免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容易使患者肥胖,不利于患者身体恢复。
要加强基础护理,居住的环境要进行清洁消毒,要注意衣着,保持冷暖适宜,同时要保证营养摄入充足。也要注重心理健康,保持身心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还要注重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或提举重物,但是也要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强体质。
患者应了解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服用药物。
手术结束后患者应避免3个月内剧烈运动。
患者腹部切口处三天左右换一次药,一般术后一周拆除缝线,若切口出现红肿、疼痛或渗出等情况,应及时告诉医生或去医院就医。
成人脐疝术后一般会放置皮下引流管,家属和患者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挤压,引流液的颜色通常为淡黄色,若颜色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患者还要定期复查,注意预防感染。
术后患者应用腹带包扎脐部3个月,避免各种引起腹压增加的因素,比如有咳嗽的症状,要积极止咳处理,有便秘的症状要积极软化大便、通便处理等。
预防成人脐疝的关键是良好的控制腹腔内压力,因此为避免患上成人脐疝。女性应当尽量避免妊娠过多,平时要注意运动,注意减肥,日常生活中要多食用新鲜果蔬,从而保持大便的通畅,这样才能尽量避免成人脐疝的发生。
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常。
经常运动,锻炼身体,避免肥胖。
放松心情,保持身心愉快,减少疾病的发生。
出现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时要尽早治疗。
女性尽量避免多胎妊娠,避免妊娠过多。
5129点赞
[1]赵明一,高峰,陈涛,邵建平,林俊青,刘春庆.腹腔镜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脐疝临床效果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9(04):246-250.
[2]李琦,孟祥朝,孙惠军.成人脐疝手术治疗的现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04):438-44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