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股骨干骨折是指小转子下至股骨髁上之间的股骨骨折。股骨干不易骨折,骨折多系强大暴力所致,如车祸和高处跌落,由挤压力性损伤所致股骨干骨折,有引起挤压综合征的可能。本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的压痛、肿胀、短缩畸形,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多预后良好。
同大多数股骨干骨折一样,依据X线片显示的骨折位置(近1/3、中1/3、远1/3)、形状(横行、斜行、螺旋形)、成角、粉碎程度、移位和短缩程度进行分类。
骨折近折端受髂腰肌、臀中,小肌及外旋肌的作用力,产生屈曲、外展及外旋移位,而远折段则向上、向后、向内移位。
通常为重叠移位或因断端因外力的直接作用造成向内或向外成角。
由于附着在大腿后侧内、外髁的腓肠肌牵拉,导致骨折远断端向后倾斜移位,可能压迫到或损伤行经其后的血管、神经。
儿童股骨干骨折多数原因是高能量损伤,有直接暴力和扭转暴力,会造成横行骨折或斜形骨折等,本病好发于学龄儿童、青少年。
直接暴力损伤一般是小儿的大腿被重物砸伤或被撞伤。可直接导致股骨干横断或蝶形骨折,并伴有软组织的损伤。
间接暴力损伤更常见,如突然绊倒,自身的重量,产生旋转外力,导致股骨的螺旋形或斜形骨折。
有些骨折的损伤机制复杂,如虐婴、摔打、扭伤等暴力可同时有间接和直接的损伤及软组织损伤。
儿童股骨干骨折以10岁以下的儿童为最多,约占股骨干骨折总数的一半。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因其年龄特点,活泼好动,运动伤的发生概率比其他年龄段更为突出。
常在损伤后出现患肢的疼痛、畸形、活动障碍,可有臀部淤血,伴多发伤的患儿在相应损伤部位有不同的疼痛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以免造成过度生长、成角畸形等并发症。
患儿骨折后一般有剧烈的疼痛、患肢畸形或短缩,肿胀多不明显,但有明显的压痛。
部分患儿有皮肤擦伤、瘀斑,特别是在臀部、髋部出现明显的瘀斑。
部分患儿伴有多发性损伤,多表现为相应部位的疼痛和破损,如膝关节疼痛,以及其他相关表现,如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为儿童股骨干骨折后患侧的常见并发症,具体原因不明,过度生长与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折部位、侧别及重叠程度有关。
成角畸形的塑形取决于患儿的年龄、骨折部位以及成角畸形的平面。
一般不能自行矫正,各种治疗方法均应使旋转畸形小于10°,残余旋转畸形一般不影响患肢的功能。
儿童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少见,骨筋膜室综合征少见。
儿童在损伤后如果出现疼痛、畸形等,要及时就诊于儿童骨伤科做相应检查,如体格检查、影像检查等,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儿童股骨干骨折,还应注意本病需与病理性骨折相鉴别。
婴儿从床上跌落,儿童发生交通伤、运动伤等情况时,应当立即就医。
儿童在损伤后有患肢的疼痛、畸形、活动障碍等,应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至儿科、儿童骨伤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是否遭受虐待?
损伤发生了多久?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患肢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
吃过什么药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患儿局部压痛、肿胀、短缩畸形,触诊可有骨擦感。
标准股骨全长正侧位片,应包括髋、膝关节。一般X线检查即可,少数情况,如应力性骨折需CT或MRI确诊。在X线等检查结果上出现股骨干连续性遭到破坏,即出现骨折线或移位等可确诊本病。
如果患者有明显外伤史,患肢疼痛,有异常活动、畸形,局部肿胀,患肢活动障碍,结合影像学观察骨折形态、粉碎程度、移位、成角和缩短程度,股骨干连续性遭到破坏,即出现骨折线或移位等,可确诊本病。
本病需要与病理性骨折相鉴别。轻度损伤即致骨折或反复骨折者应怀疑是否为病理性骨折,常表现为骨小梁变细、消失,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骨密度降低或病理组织代替骨组织,出现骨膜反应等。本病X线等检查结果上出现股骨干连续性遭到破坏,出现骨折线或移位,可进行鉴别。
儿童股骨干骨折一般短期治疗即可,多选择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0~8个月的婴儿选择改良Bryant牵引治疗,疗效较好。
此病无特异有效的药物治疗。
新生儿至8个月的婴儿,因有肥厚的骨膜,股骨干骨折通常稳定。对稳定的近1/3或中1/3骨折,可采用Pavlik挽具治疗,疗效满意,平均5周即可愈合。对不稳定骨折,短缩超过2cm或成角超过30°,可应用改良Bryant牵引治疗。
初始短缩小于2cm的稳定或不稳定的股骨干骨折,即刻或早期石膏裤固定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初始短缩大于2cm或成角畸形超过30°的骨折,可先行皮牵引或骨牵引7~14天,待有骨痂生长后,给予石膏裤固定。多发伤患儿,需对骨折行坚强固定,一般采用外固定器或钢板内固定。体形较大的患儿、骨折稳定者,亦可Enders钉固定。
先行90/90骨牵引,然后给予石膏裤外固定。外固定器适用于开放骨折或多发骨折,普通髓内钉仅用于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如成骨不全症或多发性骨折。近年来,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Nancy或Enders钉)已成为国外治疗5岁以上儿童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弹性髓内钉可应用顺行或逆行穿入方法。国外有报道在儿童应用带锁髓内钉的治疗方法,人口应位于大转子尖而非梨状肌窝,以避免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折稳定者,可行弹性髓内钉固定。此年龄的稳定骨折亦可行坚强交锁钉固定,但近端进针点应置于大转子尖处,以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危险。
儿童股骨干骨折多数可以治愈,一般不影响寿命,但是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股骨外翻畸形、下肢长短不一等后遗症,因此需要及时复诊,如进行影像学检查等。
本病多数患儿进行治疗后能够治愈。
本病一般不影响患儿的自然寿命。
部分患儿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股骨外翻畸形、下肢长短不一等后遗症。
本病患儿因此需要及时复诊,复诊项目有影像学检查等,具体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儿童股骨干骨折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以促进机体恢复。
术后患儿可由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如米汤、豆浆、藕粉等。
患儿采取正常饮食后,可进食瘦肉、牛奶、蛋类、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水果、蔬菜等含维生素的食物。
患儿忌食易胀气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芋、糯米等。
因儿童年龄小,发生儿童股骨干骨折后,在日常生活和康复锻炼中,需要护理人员和家长更多的耐心去照顾、安抚,要早期行功能锻炼,帮助患儿更好的恢复。
早期功能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机体新陈代谢,防止肌肉萎缩,预防关节粘连,但儿童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锻炼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家属要做好患儿的安全教育,进行合理的照看,尽量避免受伤。
家属应注意帮助患儿进行患处护理,防止石膏脱落、受潮。
患儿因其年龄特点,治疗前后可能出现恐惧的情绪,常常哭闹挣扎,容易影响治疗,家长应做好情绪的安抚工作。
年幼儿童不如青少年能耐受长时间的固定。10岁以上儿童采用双90°牵引治疗时,会发生膝关节疼痛、骨折处成角畸形及维持肢体长度困难,还会发生肢体短缩、下肢不等长、畸形愈合、牵引处感染、关节活动减少及肌肉萎缩等不良结果,家属需要引起重视,多多注意这个问题,要防止儿童过多活动。
儿童股骨颈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预防的关键在于家长看护和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规避危险因素,尽可能避免意外的发生。
在儿童玩耍时,家长应看护,避免外伤意外的发生。
避开危险的场所和活动,避免到高处玩耍,以防摔伤。
4343点赞
[1]潘少川.实用小儿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77-382.
[2]卡内尔.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12版,第三卷,儿童骨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353-1362.
[3]姜虹.骨外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156-157.
回复快